一种能源管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93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源管片,其包括管片本体,还包括第一换热管道,第二换热管道,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设置于管片本体的内部两端,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一端分别管片本体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一换热管道的两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道设置于管片本体的外侧壁。本方案通过设置内部换热管道和外部换热管道,将内部段固定于管片的内部后可实现通过连接头对外部段进行连接,能够实现提高换热效率,延长热平衡时间的效果。同时,外部换热管道在管片制作完毕后粘附于管片外部,两端通过连接头与内部换热管道进行连接,安装简单。简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源管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艺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能源管片。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的钻孔式地热开采方式相比,利用地下结构进行地热能开采,可在保证结构主体的力学功能外,实现地面热量与地层热量的交换,深基础、浅基础、地下连续墙、隧道衬砌和锚杆都是可用于地热能采集的能源地下结构,而与其他的能源地下结构相比,能源隧道内拥有更大的可用于换热的结构,土壤接触面,具有传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等优点。
[0003]现有的预制能源管片,如专利号为:CN115059479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可采集地热能的双层管路盾构隧道预制管片,包括通用的呈环形的管片主体;多道所述管片主体沿轴向依次首尾拼接形成盾构隧道管片;每一所述管片主体均包括多个纵截面呈扇形的预制构件块;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块通过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构件块相向的端面互相拼接形成环形的所述管片主体。
[0004]其中,每一所述预制构件块的钢筋笼内均设有分别贴近相应的所述盾构隧道外壁和内壁的双层所述换热,其热交换管路埋设在管片内部。这样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是管片制作时,盾构管片本身配筋很密,在焊接好的钢筋笼中安装换热管路十分费力;二是安装好的能源管片,其内部换热管与周围土体隔一层保温性良好的混凝土,导致换热效率低,达到热平衡时间长。
[0005]因此现有的管片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由此可见,如何在优化管片结构的同时提高换热效率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于现有管片存在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管片,其安装简单,且能够实现提高换热效率,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源管片,其包括管片本体,还包括第一换热管道,第二换热管道,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设置于管片本体的内部两端,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一端分别管片本体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一换热管道的两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道设置于管片本体的外侧壁。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上套设有隔热防护管,所述隔热防护套固定于管片本体内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设置于隔热防护管内且与第一换热管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子连接头以及母连接头,将所述子连接头以及所述母连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二换热管道以及第一换热管道的接头处,通过子母接头的配合,可将第一换热管道与第二换热管道进行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与连接结构的接口处设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管道上等距设有固定结构,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将第一换热管道与管片本体进行固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块,插合块以及挤压组件,所述固定块相对管片本体一侧设有第二插合槽,所述插合块设置于第二插合槽内部,所述固定块两侧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组件分别设置于挤压槽内部并与插合块配合,对插合块进行同步挤压,使插合块相对管片本体进行轴向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固定板,螺杆以及三角推块,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挤压槽内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三角推块相对固定板设置,所述三角推块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中心与螺孔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能够将螺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后与三角推块进行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螺杆推动三角推块移动挤压插合块经第二插合槽进入管片本体内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管片本体上对应第二插合槽设有第一插合槽。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能源管片,其通过设置内部换热管道和外部换热管道,将内部段固定于管片的内部后可实现通过连接头对外部段进行连接,能够实现提高换热效率,延长热平衡时间的效果。
[0016]同时,外部换热管道在管片制作完毕后粘附于管片外部,两端通过连接头与内部换热管道进行连接,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图1为本能源管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能源管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能源管片中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能源管片中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0022]下面为附图中的部件标注说明:
[0023]1.管片本体11.第一插合槽2.第一换热管道3.第二换热管道31.隔热防护套32.密封圈4.连接结构41.连接头5.固定结构51.固定块511.第二插合槽512.侧挤压槽52.插合块53.挤压组件531.固定板532.螺杆533.三角推块5331.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5]针对于现有管片存在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管片,其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管片所存在的技术缺陷,其不仅连接结构简单,同时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提高了换热效率。
[0026]参见图1

图2,本方案提供的能源管片包括管片本体1,第一换热管道2,第二换热管道3,连接结构4以及固定结构5。
[0027]进一步地,第二换热管道3设置于管片本体1内部的两侧,其一端与管片本体1侧边进行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换热管道2进行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0028]同时,在第二换热管道3上优选套设有隔热防护管31,将隔热防护套31固定于管片1内部的两侧,同时将第二换热管道3设置于隔热防护套31内后,一端与第一换热管道2进行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0029]这里优选在第二换热管道3上套设隔热防护管31,其避免内部的第二换热管道3由于温度过高而形成损坏,对第二换热管道3进行隔热保护。
[0030]管片本体1内部两侧设置的第二换热管道3,其一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道2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进行连通。
[0031]参见图3,连接结构4包括连接头41,连接头41分为子连接头以及母连接头,将子连接头以及母连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二换热管道3以及第一换热管道2的接头处,通过子母接头的配合,可将第一换热管道2与第二换热管道3进行连通。
[0032]同时,本方案优选在第二换热管道3与连接结构4的接口处设有密封圈32,通过设置密封圈32保证第二换热管道3与连接结构4接口处的密封性,避免热气从接口处泄漏,保证热度只能传递至第一换热管道2进行换热,来达到延长热平衡时间的效果。
[0033]第二换热管道3设置于管片本体1的外部,沿着管片本体1外侧壁进行分布,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4与管片本体1内部的第二换热管道3进行连通,由此,在管片本体1上通过设置的内部段和外部段的换热管道,并将内部段和外部段的换热管道连通,能够实现提高换热效率,延长热平衡时间的效果。
[0034]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二换热管道3在管片本体1上安装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管片,其包括管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管道,第二换热管道,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设置于管片本体的内部两端,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一端分别管片本体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一换热管道的两端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道设置于管片本体的外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上套设有隔热防护管,所述隔热防护套固定于管片本体内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设置于隔热防护管内且与第一换热管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子连接头以及母连接头,将所述子连接头以及所述母连接头分别设置于第二换热管道以及第一换热管道的接头处,通过子母接头的配合,可将第一换热管道与第二换热管道进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源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与连接结构的接口处设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昊韩磊任晓敏孙小力袁青云王炜窦锦钟方兴杰吴剑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