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65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包括外皮抗菌层、衔接线和系带,所述外皮抗菌层内部设有内部抗菌层,所述内部抗菌层内部设有韧性层,所述韧性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层,在进行缝合时会对装置进行裁剪,选择合适长度,将两个外皮抗菌层之间的衔接线从中剪断,后通过衔接线穿过针孔连带装置进入针孔,进行穿针,呈扁形椭圆状的衔接线更便于使用人员穿针,能够有效减少穿针时间,更便于使用。更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

技术介绍

[0002]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其中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
[0003]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时需要将缝合线穿过缝合针针孔进行连接,但是在穿针过程中,由于针孔小,且缝合线截面面积较大,导致穿针过程困难,十分耗费时间,不便使用,且在缝合后将缝合线系紧闭合时,由于使用缝合线本体进行打结,会导致结合处体积较大,不利与后续结合处与缝合线本体同时降解,会增加降解时间,同时可降解的缝合线在逐渐降解后会导致缝合线本体强度与韧性降低,极易出现断线的情况,以及缝合线缝合后操作人员会对患者进行表面消毒,不能保证在伤口愈合的同时进行抗菌消毒,导致患者在后续伤口愈合时细菌滋生,引发并发症,不利于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设计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包括外皮抗菌层、衔接线和系带,所述外皮抗菌层内部设有内部抗菌层,所述内部抗菌层内部设有韧性层,所述韧性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层,所述外皮抗菌层两端设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远离所述外皮抗菌层的一侧设有所述衔接线,所述衔接线上下两端设有所述系带。/>[0007]优选的,所述衔接线呈扁形椭圆状,且所述衔接线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转接块之间,并与所述转接块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系带位于所述衔接线上下两端,在所述衔接线上下两端均设有两个,且所述系带与所述衔接线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外皮抗菌层外部设有若干个上药槽,所述上药槽以所述外皮抗菌层为圆心均匀分布在所述外皮抗菌层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加固层内部固定连接有粘连层。
[0011]优选的,所述粘连层内部固定连接有药物层。
[0012]优选的,所述外皮抗菌层涂覆有抗菌液,所述抗菌液制备原料包括:可降解高分子,乳化剂,抗菌药物,溶剂。
[0013]所述可降解高分子包括改性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
[0014]优选的,所述改性聚己内酯为氨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所述氨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为0.1

1万。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改性聚己内酯为氨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所述氨基聚乙二醇
聚己内酯重均分子量为1万,购自深圳市魅罗科技有限公司,品牌:MeloPEG。
[0016]优选的,所述聚乳酸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

60℃。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乳酸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7.8℃,购自东莞市屹立塑胶有限公司,型号:NatureWorks/4032D。
[0018]优选的,所述聚乙交酯重均分子量为0.5

2万。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乙交酯重均分子量为1万,购自山东新动能化学有限公司。
[0020]本申请人发现,所述改性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重量比为1:(0.5

1):(0.2

0.5)时,可提高涂层力学性能,随着改性聚己内酯的增多,载药涂层的断裂强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过多的改性聚己内酯,会使涂层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性能急速下降,分析原因是因为当改性聚己内酯含量高于聚乳酸,聚乙交酯时,在涂层的成膜过程中没有主导的一方,而是三个结晶速率相差较大的高分子物质互相牵制,导致成膜性不好,载药涂层的力学性能差。聚乙交酯是一种柔韧性亲水性较好材料,少量聚乙交酯的加入,不会影响聚己内酯的主导性,但是可以降低涂层的结晶度,导致载药涂层的拉伸性能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改性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重量比为1:0.5:2时,可提高涂层成膜性,可能是特定比例下提高了聚合物网络与抗菌药物的相容性。
[0021]优选的,所述改性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重量比为1:(0.5

1):(0.2

0.5)。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改性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重量比为1:0.5:0.5。
[0023]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酸钾60和聚山梨酸钾80,所述聚山梨酸钾60和聚山梨酸钾80重量比为1:(1

2)。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酸钾60和聚山梨酸钾80,均购自济南普莱华化工有限公司,所述聚山梨酸钾60和聚山梨酸钾80重量比为1:1。
[0025]所述抗菌药物为甘草醇和茶多酚,所述甘草醇和茶多酚的重量比为1:(1

2)。
[002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抗菌药物为甘草醇(购自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JOT

10442)和茶多酚(购自四川萃益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CYR

C0015),所述甘草醇和茶多酚的重量比为1:1。
[0027]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去离子水。
[0028]所述外皮抗菌层涂覆有抗菌液。
[0029]所述抗菌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将可降解高分子溶于溶剂中,得到混合液A;
[0031]S2,将抗菌药物及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液B;
[0032]S3,将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液A中,混合均匀得到外皮抗菌液。
[0033]所述外皮抗菌层的制备,通过浸轧涂层工艺,将外皮抗菌液涂覆于内部抗菌层表面。
[003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5]1、在进行缝合时会对装置进行裁剪,选择合适长度,将两个外皮抗菌层之间的衔接线从中剪断,后通过衔接线穿过针孔连带装置进入针孔,进行穿针,呈扁形椭圆状的衔接线更便于使用人员穿针,能够有效减少穿针时间,更便于使用。
[0036]2、将伤口缝合后,将缝合线两端的系带互相打结系紧,即可完成缝合,通过较小的系带系紧可以减小缝合线连接处的体积,使后续整体的降解更加快速。
[0037]3、外皮抗菌层在使用时能够抵御外部细菌,在外皮抗菌层降解后,内部抗菌层继续起到相同的作用,保证伤口进行初步愈合,内部的韧性层、加固层与粘连层会对装置进行加固,提高了装置的抑菌性、韧性与强度。
[0038]4、所述改性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乙交酯重量比为1:(0.5

1):(0.2

0.5)时,可提高涂层力学性能以及成膜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
附图说明
[0039]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皮抗菌层(1)、衔接线(2)和系带(4),所述外皮抗菌层(1)内部设有内部抗菌层(6),所述内部抗菌层(6)内部设有韧性层(7),所述韧性层(7)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层(8),所述外皮抗菌层(1)两端设有转接块(3),所述转接块(3)远离所述外皮抗菌层(1)的一侧设有所述衔接线(2),所述衔接线(2)上下两端设有所述系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线(2)呈扁形椭圆状,且所述衔接线(2)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转接块(3)之间,并与所述转接块(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4)位于所述衔接线(2)上下两端,在所述衔接线(2)上下两端均设有两个,且所述系带(4)与所述衔接线(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改性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抗菌层(1)外部设有若干个上药槽(5),所述上药槽(5)以所述外皮抗菌层(1)为圆心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