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60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包括管道、第一气囊和凸块,所述管道的一侧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抽吸管,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两端固定连接斜角块,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通过粘黏的方式连接防腐蚀层,使第一气囊不会直接贴合在横肠的内壁导致堵塞住横肠,然后通过第二气囊输液管往第二气囊内部注入液体到第二气囊内部,第二气囊带动凸块对横肠的内壁进行支撑,即可达到对病人横肠进行支撑的同时,使横肠可以继续保持通畅,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支撑导致病人不舒服。致病人不舒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当需要对病人的横肠进行治疗时就需要使用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通过把双球囊导管输送到需要进行治疗的地方,通过两个球囊把病人的需要进行治疗的横肠的两端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球囊在对病人横肠进行固定时会堵塞住横肠,导致横肠长时间不流通以致病人不舒服,现有的双球囊导管不能在对横肠进行固定的同时使横肠进行流通,且现有的双球囊导管在对支架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支架在横肠内进行移动会产生阻塞感,导致不能有效的把支架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设计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包括管道、第一气囊和凸块,所述管道的一侧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抽吸管,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两端固定连接斜角块,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通过粘黏的方式连接防腐蚀层,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设有定位气囊,所述定位气囊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远离所述定位气囊的一端设有导管。
[0007]优选的,所述导管的材质为二氧化钛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0008]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

50nm。
[0009]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为有机硅表面改性二氧化钛。
[0010]本申请人发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

50nm,且表面经有机硅改性后,提高导管耐老化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机械强度和抗菌性。推测是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在光照环境下可以吸收光照能量后激发周围环境中的氧气产生超氧负离子,通过强氧化作用抑制杀灭病菌,同时适当粒径的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ABS中,有机硅使二氧化钛和ABS充分接触相容,提高导管的机械强度,但二氧化钛粒径过小将导致二氧化钛大量团聚,使ABS内部应力不均匀,导管机械强度降低。
[0011]优选的,所述导管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ABS高温熔化加入二氧化钛搅拌均匀,挤出造粒。
[0013]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输液管,所述第一气囊输液管一端贯穿所述导管,所述第一气囊输液管远离所述导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内部,所述第一气囊输液管的下方设有定位气囊输液管,所述定位气囊输液管一端贯穿所述导管,所述定位气囊输液管远离所述导管的一端位于定位气囊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气囊输液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囊输液管,所述第二气囊输液管一端贯穿所述管道,所述第二气囊输液管远离所述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气囊内部,所述管道位于第一气囊处开设有排气孔。
[0015]优选的,所述管道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所述斜角块,所述斜角块固定连接第一气囊两端,所述斜角块的外壁通过粘黏的方式连接润滑膜,所述第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凸块。
[0016]优选的,所述润滑膜的原料包括聚乙烯比咯烷酮、壳聚糖、酮酯类、乙酸。
[0017]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比咯烷酮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

7):(1

2)。
[0018]本申请人发现,聚乙烯比咯烷酮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

7):(1

2)时,提高了润滑膜的润滑效果和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导管的抗菌性。推测是润滑膜中的聚乙烯比咯烷酮吸水后会发生溶胀变软,使其亲水链更易贴合肠壁,降低摩擦阻力,而适当的具有疏水结构的壳聚糖则保证润滑膜不会因长时间在液体中而溶解,同时壳聚糖分子的正电荷与微生物细胞膜的负电荷相互作用,改变通透性,抑制微生物代谢,该作用无需光照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导管的抗菌性能。
[0019]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比咯烷酮的K值为20

40。
[0020]本申请人进一步发现,聚乙烯比咯烷酮的K值为20

40时,润滑膜的润滑效果和稳定性能更好。推测是适当分子量的聚乙烯比咯烷酮更易通过光照与导管中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基材接枝固化,分子量过低,润滑膜溶胀能力差,即润滑效果差,分子量过高,接枝固化反应不彻底,润滑膜易溶于水。
[0021]优选的,所述酮酯类为丙酮酸乙酯,3

甲基

丁酮酸乙酯,二氢

4,4

二甲基

2,3

呋喃二酮中的至少一种。
[0022]优选的,所述润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在无光环境下将聚乙烯比咯烷酮、壳聚糖、乙酸、酮酯类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将液体涂覆在斜角块的表面,光照固化既得。
[0024]优选的,所述管道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定位气囊一端,所述限位块呈对称分布形式。
[0025]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定位气囊远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所述第二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导管。
[0026]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远离所述定位气囊的一端设有导管,所述导管固定连接所述管道远离所述抽吸管的一端。
[002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8]1.通过设置了第二球囊和凸块,当需要使用双球囊导管对病人的横肠进行治疗时,通过导管把双球囊导管送到病人的体内,然后通过管道推动气囊进行移动,直至定位气囊移动到病人需要进行治疗的地方,然后通过第一气囊输液管向第一气囊内部注入液体,
第一气囊膨胀带动第一气囊上的凸块一起进行膨胀,凸块对病人的横肠进行支撑,使第一气囊不会直接贴合在横肠的内壁导致堵塞住横肠,然后通过第二气囊输液管往第二气囊内部注入液体到第二气囊内部,第二气囊带动凸块对横肠的内壁进行支撑,即可达到对病人横肠进行支撑的同时,使横肠可以继续保持通畅,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支撑导致病人不舒服。
[0029]2.通过设置了限位块和限位槽,当需要使用双球囊导管往病人的体内输送支架时,把支架一端放置在限位块的限位槽内,把支架的另一端放置在另一个限位块上的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对支架的限位固定,在对支架进行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第一气囊(3)和凸块(6),所述管道(1)的一侧通过贯穿的形式连接抽吸管(2),所述管道(1)上设有第一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3)的两端固定连接斜角块(13),所述第一气囊(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6),所述第一气囊(3)的外壁通过粘黏的方式连接防腐蚀层(14),所述第一气囊(3)的一侧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上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限位块(7)远离所述第一气囊(3)的一侧设有定位气囊(5),所述定位气囊(5)远离所述第一气囊(3)的一端设有第二气囊(4),所述第二气囊(4)远离所述定位气囊(5)的一端设有导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8)的材质为有机硅/二氧化钛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8)的内部设有第一气囊输液管(10),所述第一气囊输液管(10)一端贯穿所述导管(8),所述第一气囊输液管(10)远离所述导管(8)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气囊(3)内部,所述第一气囊输液管(10)的下方设有定位气囊输液管(11),所述定位气囊输液管(11)一端贯穿所述导管(8),所述定位气囊输液管(11)远离所述导管(8)的一端位于定位气囊(5)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双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气囊输液管(11)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囊输液管(12),所述第二气囊输液管(12)一端贯穿所述管道(1),所述第二气囊输液管(12)远离所述管道(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