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87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包括壳体、导管和软管,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一端,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气囊,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卡合的形式连接导向块,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支撑板,通过外部的设备给导管的内部注入空气,空气通过导管上的排气孔进入到气囊的内部,使气囊进行膨胀,气囊内壁带动两侧的软管移动,软管通过限位圈和气囊一起进行移动,软管移动拉动弹性件进行拉伸,移动块通过弹性件的带动进行移动,通过两个移动块距离得出气囊的直径,即可得出消化道的窄宽,便于使用人员对其进行治疗。对其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当需要对消化道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把球囊导管送入消化道的内部,然后对消化道进行治疗,但是现有球囊导管在进入消化道内部时,使用人员不知道病人消化道的窄宽,不能把控的对消化道检查或治疗的精准度,现有的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只能模糊的了解其窄宽,不能了解其准确的数据,降低了对病人消化道的治疗或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设计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包括壳体、导管和软管,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一端,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气囊,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卡合的形式连接导向块,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弹性件一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一端,所述软管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内壁,所述软管上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通过支撑柱连接导管内壁,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一侧设有刻度所述导管上开设有排气孔。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贯穿所述壳体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所述导管。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刻度,所述刻度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一端。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壳体内壁,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
[0010]优选的,所述软管一端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软管,所述软管远离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内壁。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内壁,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导管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内部设有所述软管。
[0012]优选的,所述软管贯穿所述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活动连接所述导管,所述滑轮活动连接所述软管。
[0013]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制备原料,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30~60份聚氯乙烯、2~10份抗菌剂、2~10份填料、1~3份抗氧剂。
[0014]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为聚氯乙烯粉。
[0015]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粉包括聚氯乙烯粉A和聚氯乙烯粉B。
[0016]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粉A的聚合度为500~1000。
[0017]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粉B的聚合度为1000~2000。
[0018]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粉A和聚氯乙烯粉B的质量比为(1~3):(1~3)。
[0019]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粉A和聚氯乙烯粉B的质量比为2:3。
[0020]优选的,所述抗菌剂选自纳米银、纳米氧化亚铜、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甲壳素、硅藻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1]优选的,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的组合。
[0022]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1~3):(1~3)。
[0023]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的粒径为20~100nm。
[0024]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的粒径为50nm。
[0025]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50~300nm。
[0026]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50nm。
[0027]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
[0028]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0。
[002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引入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作为抗菌剂,并且控制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1~3):(1~3)时可以提高导管的抗菌性,尤其当选择纳米银的粒径为5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50nm,壳聚糖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0,可以提高导管的抗菌持久性。本申请人猜测:当选择特定粒径的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可以相互掺杂,分散性良好,在保持导管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导管的抗菌性能;当选择特定数均分子量的壳聚糖时,壳聚糖可能会粘附在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表面,使体系中的银离子和锌离子缓慢释放出来,与细菌的细胞膜及膜蛋白结合,破坏细菌的结构,提高导管的抗菌持久性。
[0030]优选的,所述填料选自碳酸钙、二氧化硅、碳酸镁、氧化铝、三氧化二铁、高岭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31]优选的,所述填料选自氧化铝和滑石粉的组合。
[0032]优选的,所述氧化铝为片状α

氧化铝和球形α

氧化铝。
[0033]优选的,所述片状α

氧化铝的粒径为50~200nm。
[0034]优选的,所述球形α

氧化铝的粒径为50~200nm。
[0035]优选的,所述片状α

氧化铝和球形α

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2~3)。
[0036]优选的,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CA、抗氧剂264、抗氧剂2246、抗氧剂1076中的任意
一种。
[0037]所述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将聚氯乙烯、抗菌剂、填料、抗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造粒机中,经口模挤出、切粒、冷却后即得。
[0038]口模温度设置为为160~180℃。
[003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40]1.通过设置了软管和移动块,当需要使用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对病人的消化道进行检查时,通过导向块把气囊送入病人的消化道内部,然后通过导管推动气囊移动到需要进行检查或治疗的地方,通过外部的设备给导管的内部注入空气,空气通过导管上的排气孔进入到气囊的内部,使气囊进行膨胀,气囊内壁带动两侧的软管移动,软管通过限位圈和气囊一起进行移动,软管移动拉动弹性件进行拉伸,移动块通过弹性件的带动进行移动,通过两个移动块距离得出气囊的直径,即可得出消化道的窄宽,便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导管(2)和软管(8),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2)一端,所述导管(2)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气囊(3),所述导管(2)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通过卡合的形式连接导向块(4),所述壳体(1)的内壁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一侧固定连接弹性件(10)一端,所述弹性件(10)远离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8)一端,所述软管(8)远离所述弹性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3)内壁,所述软管(8)上设有限位圈(14),所述限位圈(14)通过支撑柱(13)连接导管(2)内壁,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观察口(6),所述观察口(6)的一侧设有刻度(7),所述导管(2)上开设有排气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2)远离所述气囊(3)的一端,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输液管(5),所述输液管(5)贯穿所述壳体(1)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所述导管(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刻度(7),所述刻度(7)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导管(2)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3)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控性强的消化道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通过嵌入的形式连接壳体(1)内壁,所述支撑板(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10)一端,所述弹性件(10)远离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