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212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包括地轨、若干个母车,地轨首端侧面设置上料提升机,地轨末端侧面设置下料提升机,地轨两侧设置若干个切片机,切片机相邻处设置缓存位,缓存位相邻处设置充电位,若干个母车在地轨上滑动移动;每个母车上配设有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的子车。解决现有人工上料费时、费力及桁架前端上料安全性差、维修困难、污染通道、成本高的缺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切片机上下料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人工用专用工装车到取料点取料,然后对接切片机,将物料推进切片机里,人工下料用专用工装车对接切片机将切好的硅片托到工装车上,工装车将硅片运至硅片脱胶处,此方法缺点全程需要人工操作,硅锭比较沉重,人工推动费时费力。
[0003]第二种方式切片机前端桁架自动上下料方式,上料机械手在高空运行,上下升降对切片机上下料,切片机前端是主操工作区域,人员流动密集,桁架机械手对切片机上下料容易发生碰撞或高空掉物,危险性比较大,也容易造成前端操作区域落液污染,并且与切片机对接调整精度比较麻烦,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解决现有人工上料费时、费力及桁架前端上料安全性差、维修困难、污染通道、成本高的缺点。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包括地轨、若干个母车,地轨首端侧面设置上料提升机,地轨末端侧面设置下料提升机,地轨两侧设置若干个切片机,切片机相邻处设置缓存位,缓存位相邻处设置充电位,若干个母车在地轨上滑动移动;每个母车上配设有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的子车。
[0006]系统在地轨两侧还设置防护组件,用于保护人工安全,防护组件不做特殊限定,实现其防护功能即可,优选护栏和安全门组合形式。<br/>[0007]上料提升机包括提升机框架,提升机框架顶部设置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输出端与工件定位组件连接,升降气缸外周还设有若干个导向轴,导向轴穿插旋转夹紧组件上,旋转夹紧组件可在升降气缸带动下,沿导向轴上下移动;所述旋转夹紧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顶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四组线性导向机构,连接板上设有两个旋转轴,每个旋转轴上套设齿轮,连接板侧端设置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两侧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底部通过直线导轨和滑块与连接板连接,连接件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齿条和齿轮个数对应设置。
[0008]连接板前端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底部设置工件限位条;固定板的两侧设置用于子车移动的辊道A。
[0009]线性导向机构可以为直线轴承和线性导向轴形式,也可为其他形式,不做特殊限定。
[0010]旋转夹紧组件不限制个数,按工况设置即可。
[0011]所述上料提升机与下料提升机的结构相同。
[0012]所述母车包括底座,底座与地轨滑动连接,底座上设置驱动母车在地轨上移动的X轴驱动机构,底座上还设置R轴驱动机构,底座上设置立柱,立柱顶部设置Z轴驱动机构,立柱下端安设排液机构,立柱上端两侧还设有子车连接架,子车连接架上设置锁紧组件和充电组件。
[0013]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X轴伺服电机,X轴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齿轮连接,齿轮通过链条与底座上的从动轮连接实现驱动;从动轮设置在底座底部,从动轮在地轨上带动母车位移。
[0014]所述R轴驱动机构包括R轴伺服电机,R轴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和齿轮与回转支撑轴承连接,回转支撑轴承设置在底座上,立柱设置在回转支撑轴承上。
[0015]立柱两侧通过直线导轨和滑块与子车连接架连接,Z轴驱动机构包括Z轴伺服电机,Z轴伺服电机通过之滚珠丝杠和丝母与子车连接架连接。子车连接架上设置子车运行支撑导辊。
[0016]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接液槽,接液槽相邻处还配设有排液管路,排液管路上设置气动排水泵。
[0017]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气缸,锁紧气缸输出端设置插销,插销与子车的限位孔插设活动连接。
[0018]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器、充电座,充电座与子车上的充电插口匹配,充电组件为市售常规件,不做特殊限定。
[0019]母车上还设置电控箱,电控箱不做特殊限制,为市售产品。电控箱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电控箱分别与X轴伺服电机、R轴伺服电机、Z轴伺服电机、气动排水泵、锁紧气缸、充电组件连接,且均不限制某一具体型号,实现其工作功能即可。
[0020]所述子车包括子车架体,子车架体上设置工件位置位,工件位置位两侧设置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驱动机构,子车架体底部设置旋转门;子车架体上配设电池;子车架体前后均设置检测开关。
[0021]子车架体外周配设防护罩。
[0022]所述工件放置位由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底板上设置用于工件限位的限位槽。
[0023]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两排,分别设置在侧板上,传动组件包括若干个交叉设置的侧导向轮和辊轮;同一侧的若干个辊轮通过链条连接,其中一个辊轮与驱动机构连接。子车通过传动组件与切片机、上料提升机、下料提升机、母车、缓存位、充电位活动连接。
[002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齿轮和链条分别与两侧各一个辊轮连接。
[0025]所述电池不限制具体型号,实现其工作功能即可。
[0026]所述旋转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旋转轴上,旋转轴一端与旋转伺服电机连接实现开闭。
[0027]所述子车还设有充电座,充电座不限制型号,实现其工作功能即可。
[0028]所述子车还配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驱动伺服电机、旋转伺服电机、检测开关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0029]所述缓存位包括缓存位框架,缓存位框架上设置旋转夹紧组件,旋转夹紧组件结
构与上料提升机的旋转夹紧组件结构相同,旋转夹紧组件不限制个数,按工况设置即可。
[0030]所述充电位包括充电位框架,充电位框架上首端设置充电座,充电座配设带动充电座上下位移的气缸,充电位框架上设置用于子车移动的辊道B,充电位框架上还设置缓冲器。充电座和缓冲器为市售产品,不限制型号,实现其工作功能即可。
[0031]整个系统也配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上料提升机、切片机、充电位、缓存位、子车、母车、下料提升机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切片机为现有产品,不做特殊限定。
[0032]本技术使用地轨母车/子车形式从后端对切片机进行上下料,对子车进行无线控制,子车自带电池,电量低时子车到充电位进行充电。整套系统坐落在地面上,用护栏将地轨整个运行系统进行保护,带有安全门防止人员勿进入。上料时母车载着带料的子车运行至需要上料切片机的后端,子车通过辊道进入切片机将硅锭放置切割仓并返回到母车上,下料时母车载着空子车运行至需要下料切片机的后端,子车同样通过辊道进入切片机机舱将切割好的硅片取下并返回到母车上,运行至下料处,当上料或下料母车其中一个需要维修,将需要维修的母车推至检修位,另外一个母车可以执行上下料工作,子车需要维修实,用备用子车进更快速更换,每台切片机配缓存位,适应对物料多品种,多规格进行上料下料。
[003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地轨(1)、若干个母车(7),地轨(1)首端侧面设置上料提升机(2),地轨(1)末端侧面设置下料提升机(9),地轨(1)两侧设置若干个切片机(3),切片机(3)相邻处设置缓存位(5),缓存位(5)相邻处设置充电位(4),若干个母车(7)在地轨(1)上滑动移动;每个母车(7)上配设有用于切片机(3)后端上下料的子车(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其特征是,上料提升机(2)包括提升机框架(203),提升机框架(203)顶部设置升降气缸(201),升降气缸(201)输出端与工件定位组件连接,升降气缸(201)外周还设有若干个导向轴(202),导向轴(202)穿插旋转夹紧组件(205)上,旋转夹紧组件(205)可在升降气缸(201)带动下,沿导向轴(202)上下移动;所述旋转夹紧组件(205)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顶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四组线性导向机构,连接板上设有两个旋转轴,每个旋转轴上套设齿轮,连接板侧端设置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两侧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底部通过直线导轨和滑块与连接板连接,连接件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齿条和齿轮个数对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其特征是,连接板前端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底部设置工件限位条;固定板的两侧设置用于子车(6)移动的辊道A(20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切片机后端上下料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料提升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国鞠修勇杨希衣振洲贺成金芝成
申请(专利权)人:连智大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