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体龙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75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内,通过锁芯的伸展固定前叉管的内外套管,使龙头与车身呈135°且无法转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骑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属于锁具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主要自行车防盗锁均为弹子结构,锁的整体均置于自行车之外,存在 体积大、钥匙互开率高、技术开启难度低三大缺陷。新增防盗锁主要着眼于改 善内部弹子结构,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互开率,但锁体外露、体积大的缺陷 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导致自行车锁一直比较容易被不法分子技术性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 式龙头防盗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 头防盗锁,该锁锁芯为叶片结构,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圓 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 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 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 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内,通过锁芯的伸展固定前叉管的内外套管,使龙头与车身呈135。且无法转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骑行。该锁锁芯为叶片结构,钥匙为双面内铣槽,此两项均为自行车锁领域独一无 二之技术。有别于其它自行车锁的弹子结构。特殊的结构使该锁具备如下特性①几乎无法被技术开启。全锁仅钥匙孔 部位外露,钥匙孔长度仅5 mm左右,现有工具无法从钥匙孔插入;即便被特殊 工具插入该工具也无法使所有叶片呈特定的曲线排列。②互开率极低。该锁有5 种型号的叶片,每4巴锁装配5片叶片,因此互开率为1/15625即万分之0. 64。 ③造型美观。首先,该锁整体隐蔽于车内,不影响自行车的外观;其次,内铣 槽钥匙新颖美观,极具品质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锁的"隐蔽"性,^:其具有防-橇、防砸、防剪、防锯、 防卸等破坏性开启手段。内铣槽叶片锁芯结构在极大降低互开率的同时,使锁 具备防勾、防拔等技术性开启手段。锁孔上的防钻帽,又给锁增加了一层保护 壁垒。这三方面成功地诠释了具有全新理念的自行车防盗用锁。由于该锁的特殊结构,加之安装部位和方式的独特,装锁部位的"圓孔"还 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标记,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重要和可靠的依据,使盗贼销 赃亦难。又由于该锁的先进技术,钥匙丢失或锁被破坏后,普通锁匠无法重新 配置钥匙,只能返回特约维修点进行配置。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锁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钻钢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锁芯锁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芯开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钥匙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开锁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锁车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防钻钢帽l的中部有矩形孔,锁芯2 为叶片结构,锁芯2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2的圓柱面上有槽孔,叶 片3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3插入锁芯2的槽孔中, 叶片3凸起部分呈曲线排列,为5片叶片3插入锁芯2的槽孔中;5片叶片3如图3所 示,孔中的凸起部分相互错开,形成不同的组合;如图4所示,有锁体4为圆柱形,圓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 与锁芯2的直径相匹配,锁芯2插入锁体4的通孔中,在锁体4的通孔的两侧固定 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IO,如图6所示,钥匙8有双面内铣槽9,铣槽9为弯 曲状,对应于叶片3的排列即叶片3相互错开的凸起部分。如图7所示,防钻钢帽1套在锁芯2上,多个叶片3插入锁芯2的槽孔中,叶片3为5片或6片或7片;有橡胶圈5分别套在锁体4的两侧,锁芯2插入锁体4的通孔中。如图8、 9所示,装配好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安装在自行 车前叉管6中,自行车前叉管6在自行车三角架立管7中,锁芯2穿过自行车 前叉管6的孔。实施例2:结构如实施例1,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叶片锁芯+内铣槽钥匙) 开创自行车防盗锁的新形式,通过巧妙的设计将锁变"外露"为"隐形",极大地提高了防盗性能。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插管内,与自行车浑然一体,从而 使出厂的自行车天生就具备防盗性能。采用汽车锁芯的结构原理,使互开率降低至0.64/10000,比普通机械锁互 开率降低了 100倍。在有限的锁芯内植入8叶片,交叉排列,精密、紧凑,很 难被纟支术开启。车子在锁闭状态下,车把与车身成45度固定,无法转动,防恶意推走。在 锁孔上安装了材质坚硬的防钻帽,即使将车子扛走,也无法破坏锁体。锁具植入车体内部,成为了车子的固有部件,不影响自行车的设计外观及 设计理念,容易和各种型号的车辆配套。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锁芯为叶片结构,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 征是防钻钢帽的中部有矩形孔,防钻钢帽套在锁芯上,为5片叶片插入锁芯的 槽孔中;5片叶片孔中的凸起部分相互错开;钥匙铣槽为弯曲状,对应于叶片相互错开的凸起部分。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其特征是叶片为5片或6片或7片或8片;有橡胶圈分别套在锁体的两侧。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 特征是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中,自行车前叉管在自行车三角架立管中,锁芯 穿过自行车前叉管的孔。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 其特征是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中,自行车前叉管在自行车三角架立管中,锁 芯穿过自行车前叉管的孔。全文摘要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该锁安装在自行车前叉管内,通过锁芯的伸展固定前叉管的内外套管,使龙头与车身呈135°且无法转动,从而使自行车无法骑行。文档编号E05B29/00GK101586423SQ20091014812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体龙 申请人:吴体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内置式龙头防盗锁,其特征是:锁芯为叶片结构,锁芯为圆柱形,中部有长方形孔,锁芯的圆柱面上有槽孔,叶片为片状,长方形中部有矩形孔,孔中有凸起部分,叶片插入锁芯的槽孔中,叶片呈曲线排列;有锁体为圆柱形,圆柱面上有通孔为灯笼状,灯笼状的孔直径与锁芯的直径相匹配,锁芯插入锁体的通孔中,在锁体的通孔的两侧固定有硬质合金或聚晶金刚石棒,钥匙有双面内铣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体龙
申请(专利权)人:吴体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