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58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包括基材层、阻隔层、热封层、防雾层、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及聚酰胺层,所述基材层为热收缩性膜,所述基材层一侧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热封层连接,所述热封层背离基材层一侧连接防雾层,所述基材层另一侧涂覆有聚酰胺层,所述聚酰胺层另一面与阻隔层通过第二粘接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收缩膜具有高阻隔、防雾性能,可满足食品包装需求。满足食品包装需求。满足食品包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


[0001]本技术涉及高阻隔防雾收缩膜
,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

技术介绍

[0002]POF收缩膜是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简称,它是一种现时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发展迅速的新型环保收缩膜。该产品采用先进的双向拉伸三层、五层熔融共挤的特殊工艺。生产出具有高透明度、高收缩率、高韧性、高热封性能、抗静电、耐寒性优良,安全可靠的软性收缩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礼品,药品,文具,玩具,音像制品,电子,木制品,塑胶五金,日用品等各行业产品的外包装和集体式包装。
[0003]收缩膜用于食物包装时,尤其是熟食,包装膜上酱油食物蒸腾的雾水积聚成水珠并滴落在食物上,影响食物食用口感;另外,食物储存及转运要求其具备高阻隔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包括基材层、阻隔层、热封层、防雾层、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及聚酰胺层,所述基材层为热收缩性膜,所述基材层一侧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热封层连接,所述热封层背离基材层一侧连接防雾层,所述基材层另一侧涂覆有聚酰胺层,所述聚酰胺层另一面与阻隔层通过第二粘接层连接。
[0006]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氧化硅镀层,所述氧化硅镀层设于阻隔层背离基材层一面上。
[0007]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印刷层、油墨层及第三粘接层,所述油墨层印刷于印刷层上,并将印刷后的印刷层与所述氧化硅镀层背离阻隔层一侧通过第三粘接层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硅镀层厚度为2

6μm。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层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涂层,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20

25μm,阻隔层提高了阻氧性,同时,大大提高了多层薄膜对氧气和香味的阻隔性、复合剥离强度、耐环境性和保鲜贮藏期。
[0010]进一步的,其还包括第四粘接层,所述防雾层为附着有防雾剂层膜的氟化聚乙烯层,所述防雾层通过第四粘接层与热封层连接,所述防雾层的厚度为10

20μ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为POF收缩膜,基材层的厚度为30

50μ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印刷层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所述印刷层厚度为1

5μm,所述油墨层厚度为0

3μm。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第三粘接层及第四粘接层厚度为1

5μm。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热封层为PLA薄膜,所述热封层厚度为20

50μm。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阻隔层采用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涂层,同时在阻隔层上设置氧化硅镀层,可有效提高收缩膜的阻隔性能;此外,防雾层采用
附着有防雾剂层膜的氟化聚乙烯层,可有效提高收缩膜的防雾性能。本技术所述收缩膜具有高阻隔、防雾性能,可满足食品包装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基材层1、阻隔层2、热封层3、防雾层4、聚酰胺层5、氧化硅镀层6、油墨层7、印刷层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所示,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包括基材层1、阻隔层2、热封层3、防雾层4、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及聚酰胺层5,所述基材层1为热收缩性膜,所述基材层1一侧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热封层3连接,所述热封层3背离基材层1一侧连接防雾层4,所述基材层1另一侧涂覆有聚酰胺层5,所述聚酰胺层5另一面与阻隔层2通过第二粘接层连接。
[0020]所述聚酰胺层5采用聚酰胺6(PA6),所述聚酰胺层5厚度为5μm

15μm。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还包括氧化硅镀层6,所述氧化硅镀层6设于阻隔层2背离基材层1一面上。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还包括印刷层8、油墨层7及第三粘接层,所述油墨层7印刷于印刷层8上,并将印刷后的印刷层8与所述氧化硅镀层6背离阻隔层2一侧通过第三粘接层连接。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氧化硅镀层6厚度为2

6μm。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隔层2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涂层,所述阻隔层2的厚度为20

25μm。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还包括第四粘接层,所述防雾层4为附着有防雾剂层膜的氟化聚乙烯层,所述防雾层4通过第四粘接层与热封层3连接,所述防雾层4的厚度为10

20μm。其中所述防雾剂层的厚度小于1μm。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材层1为POF收缩膜,基材层1的厚度为30

50μm。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印刷层8为聚丙烯或聚乙烯,所述印刷层8厚度为1

5μm,所述油墨层7厚度为0

3μm。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第三粘接层及第四粘接层厚度均为1

5μm。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热封层3为PLA(聚乳酸)薄膜,所述热封层3厚度为20

50μm。
[0030](一)收缩膜制备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包括基材层1、阻隔层2、热封层3、防雾层4、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氧化硅镀层6、印刷层8、油墨层7、第三粘接层、第四粘接层及聚酰胺层5,基
材层1一侧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热封层3连接,所述热封层3背离基材层1一侧通过第四粘接层连接防雾层4,基材层1另一侧涂覆有聚酰胺层5,所述聚酰胺层5另一面与阻隔层2通过第二粘接层连接,氧化硅镀层6设于阻隔层2背离基材层1一面上,油墨层7印刷于印刷层8上,并将印刷后的印刷层8与氧化硅镀层6背离阻隔层2一侧通过第三粘接层连接。
[0033]其中,基材层1为POF收缩膜(多层共挤聚烯烃热收缩膜),基材层1的厚度为30μm;选购于浙江中瑞包装有限公司;
[0034]阻隔层2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涂层,阻隔层2的厚度为20μm;
[0035]热封层3为PLA薄膜(聚乳酸薄膜),热封层3厚度为25μm;
[0036]防雾层4为附着有防雾剂层膜的氟化聚乙烯层,防雾层4的厚度为10μm,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材层(1)、阻隔层(2)、热封层(3)、防雾层(4)、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及聚酰胺层(5),所述基材层(1)为热收缩性膜,所述基材层(1)一侧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热封层(3)连接,所述热封层(3)背离基材层(1)一侧连接防雾层(4),所述基材层(1)另一侧涂覆有聚酰胺层(5),所述聚酰胺层(5)另一面与阻隔层(2)通过第二粘接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氧化硅镀层(6),所述氧化硅镀层(6)设于阻隔层(2)背离基材层(1)一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油墨层(7)、印刷层(8)及第三粘接层,所述油墨层(7)印刷于印刷层(8)上,并将印刷后的印刷层(8)与所述氧化硅镀层(6)背离阻隔层(2)一侧通过第三粘接层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镀层(6)厚度为2

6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隔防雾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2)为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涂层,所述阻隔层(2)的厚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春党宝庆吴大江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