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07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涉及抗菌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编制的面料,并对面料进行皂洗后烘干,得到预处理的干净面料,调配银离子抗菌溶液,对面料进行银离子溶液浸润,并进行自然烘干得到初步抗菌的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面料表面起绒的方法处理,能够大面积增加面料吸附银离子的空间,而该面料是以棉纤维经纬编织形成面料,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起绒的面料在被夹于两个面料之间时,即便外侧两个面料上的抗菌材料被消耗完,内层面料上也有足够的抗菌面料,并足以让银离子通过面料间的间隙,保证抗菌被的使用寿命,并在单位空间内增加银离子等抗菌面料的浓度。间内增加银离子等抗菌面料的浓度。间内增加银离子等抗菌面料的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面料
,具体为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1310745540.8的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吸湿速干且长效抗菌的面料。此长效抗菌的面料的特征是:此一面料是由具有抗菌剂的亲水性纱线及疏水性的纱线织成,形成具有内层及外层的一种面料,其中面料内层具亲水性,面料外层具疏水性。
[0003]抗菌面料的抗菌性主要由面料中的抗菌材料提供,上述面料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抗菌材料,因此面料的抗菌性难以保证,并且有与外层的疏水性很高,因此抗菌材料难以长时间吸附于面料上,难以保证面料长时间的抗菌性;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104404773B的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所述的面料为纯棉面料,所述面料至少包括一底部面料以及织在所述底部面料上的表面料;其中,在所述底部面料中通过蜡固定有纳米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的抗菌面料,同时该面料具有单向导湿性强、透气性好、舒适程序高等优势,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0005]上述面料通过蜡固定纳米银,而蜡的稳定性不强,在高温天气下,该添加了蜡的面料容易褶皱并不易恢复形状,使用的舒适度明显降低,且面料上的蜡是涂覆上去的,不适宜用作衣物和床被等日常与皮肤接触的用品。
[0006]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抗菌面料并附有其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一:处理编制的面料,并对面料进行皂洗后烘干,得到预处理的干净面料;
[0010]步骤二:调配银离子抗菌溶液;
[0011]步骤三:对面料进行银离子溶液浸润,并进行自然烘干得到初步抗菌的面料;
[0012]步骤四:对面料进行起绒处理,增加面料表面绒毛;
[0013]步骤五:对起绒处理后的面料两侧喷附银离子以及驱虫喷剂;
[0014]步骤六:对面料上下两侧增加新制的面料,新制的面料同样经过银离子溶液的浸润;
[0015]步骤七:通过针织缝纫工艺将三层面料进行缝纫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面料采用棉纤维经纬编织形成面料,厚度不大于0.2mm,皂洗通过向清洗桶内添加皂洗物并以机器搅拌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不小于30min;
[0017]清洗后的面料在温度50

60度地烘干室内进行烘干处理。
[0018]优选的,所述银离子抗菌溶液以银离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以1:3:6调配而成,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5—0.5mol/l,将银离子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即得银离子抗菌溶液。
[0019]优选的,所述将银离子抗菌溶液倒入筒中并将预处理的面料浸泡在银离子抗菌溶液中,浸泡30—40min后取出晾干。
[0020]优选的,所述面料通过带有倒钩的滚筒在面料表面滚动,通过滚筒将面料表面的绒毛勾起,达到起绒的效果。
[0021]优选的,所述面料通过喷枪在面料表面喷附银离子以及驱虫喷剂,驱虫喷剂通过艾草精油、柠檬精油和丁香酚以6:2:2的比例通过搅拌装置混合而成。
[0022]优选的,所述面料之间通过轧车减少布料之间的间隙,轧车的压力为2kg/cm2时,负载时间为3min,轧制完成后将三层布料通过针织缝纫相连接。
[0023]一种抗菌面料,其通过以上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制得。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该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通过面料表面起绒的方法处理,能够大面积增加面料吸附银离子的空间,而该面料是以棉纤维经纬编织形成面料,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起绒的面料在被夹于两个面料之间时,即便外侧两个面料上的抗菌材料被消耗完,内层面料上也有足够的抗菌面料,并足以让银离子通过面料间的间隙,保证抗菌被的使用寿命,并在单位空间内增加银离子等抗菌面料的浓度,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
[0026]同时,该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主要以面料表面起绒以及银离子抗菌面料的附着方法作为改进,对面料的结构等不做改变,能够有效保证面料本身的舒适度,避免褶皱等情况发生,同时不添加稳定性不强的材料,在各温度下均能够保证该面料的使用性,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桶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与进料箱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桶体;2、连通管;3、驱动装置;4、进料箱;5、支脚;6、操作器;11、环形槽;12、环体;13、内壳;14、出料管道;15、内齿圈;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搅拌轴;19、传动杆;181、搅拌主轴;182、可调环体;183、搅拌支架;1831、固定部;1832、框架体;1833、U形部;1834、搅拌体;1835、辊轮;31、座体;32、伺服电机;33、主动轮;34、输出杆;35、斜齿轮;36、从动轮;41、箱体;42、进料口;43、螺旋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纺织品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功能性用品,由于其自身微孔结构,极易吸附沾染微生物,加上人体表面适宜的温湿度,分泌的油脂、汗液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微生物的繁殖、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常常要求纺织品具备抗菌性能;目前制备抗菌纺织品的方法通常是将银离子抗菌剂通过浸涂的方式整理到面料上,整理得到的抗菌面料虽然显著提高了织物的抗菌耐久性,但是银离子存在的时间无法保证,难以持久抗菌的同时降低面料的舒适度。
[0035]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步骤一:处理编制的面料,并对面料进行皂洗后烘干,得到预处理的干净面料;
[0037]步骤二:调配银离子抗菌溶液;
[0038]步骤三:对面料进行银离子溶液浸润,并进行自然烘干得到初步抗菌的面料;
[0039]步骤四:对面料进行起绒处理,增加面料表面绒毛;
[0040]步骤五:对起绒处理后的面料两侧喷附银离子以及驱虫喷剂;
[0041]步骤六:对面料上下两侧增加新制的面料,新制的面料同样经过银离子溶液的浸润;
[0042]步骤七: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处理编制的面料,并对面料进行皂洗后烘干,得到预处理的干净面料;步骤二:调配银离子抗菌溶液;步骤三:对面料进行银离子溶液浸润,并进行自然烘干得到初步抗菌的面料;步骤四:对面料进行起绒处理,增加面料表面绒毛;步骤五:对起绒处理后的面料两侧喷附银离子以及驱虫喷剂;步骤六:对面料上下两侧增加新制的面料,新制的面料同样经过银离子溶液的浸润;步骤七:通过针织缝纫工艺将三层面料进行缝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采用棉纤维经纬编织形成面料,厚度不大于0.2mm,皂洗通过向清洗桶内添加皂洗物并以机器搅拌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不小于30min;清洗后的面料在温度50

60度的烘干室内进行烘干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离子抗菌溶液以银离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去离子水以1:3:6调配而成,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起泰章富杰林松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奥针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