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87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滤油机,所述真空滤油机的进油阀到出油阀之间依次连接粗过滤器、齿轮泵、加热器、细过滤器和脱气室,所述脱气室还依次连通分离器、罗茨泵、冷凝器和真空泵,所述分离器和冷凝器的下方分别加装第一泄油器和第二泄油器,第一泄油器与分离器之间有第一放油阀,第一泄油器上设有第三放油阀;第二泄油器与冷凝器之间有第二放油阀,第二泄油器上设有第四放油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装第一泄油器和第二泄油器实现真空滤油机连续工作,同时还防止空气中的潮气进入真空滤油机,保证了滤油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变电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滤油机
技术介绍
用于特高压变电站的特高压变压器和特高压电抗器等大型油侵设备,因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大,需使用大量的绝缘油。以特高压南阳变电站为例,单台特高压电抗器的绝缘油量达到100吨,7台特高压电抗器的绝缘油量达到700吨,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其油务处理的工作量相当大。以过滤处理一罐25吨的绝缘油为例,真空滤油机在连续工作情况下需10小时过滤绝缘油,连续滤油40小时才能保证一台特高压电抗器的用油,因此在特高压电抗器安装中,对真空滤油机的工作性能,特别是连续工作性要求很高,如果真空滤油机在工作中经常停机将不能满足特高压电抗器的安装需求。见图1所示,为现有真空滤油机的结构示意图,真空滤油机10的进油阀20连接储油罐,出油阅21连接空油罐,进油阀20到出油阀21之间依次连接粗过滤器19、齿轮泵18、加热器17、细过滤器16和脱气室15,脱气室15还依次连通分离器14、罗茨泵13、冷凝器12和真空泵11。真空滤油才几IO在滤油过程中,启动真空泵11对脱气室15抽真空,当脱气室15中的压力达到0. 95mbar时,启动罗茨泵13,配合真空泵11对脱气室15进行抽真空,当达到一定真空度时,打开储油罐和空油罐,及真空滤油机10的进油阀20和出油阀21,使绝缘油进入真空滤油机10。经粗过滤器19滤除绝缘油中的大颗粒杂质,再经齿轮泵18加压,绝缘油进入加热器17,通过加热器17加热使绝缘油温度升高,经细过滤器16滤除绝缘油中的小颗粒杂质,最后进入脱气室15脱去绝缘油中的水蒸气,最后排出真空滤油机10进入空油罐。其中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的作用是冷凝和分离油气中的气化绝缘油,防止其进入罗茨泵13和真空泵11从而造成损坏。真空滤油机IO在工作2个小时后,冷凝器12和分离器14的油位就会到达告警油位,真空滤油机10必须停机并通过放油阀排出其中的绝缘油,才能再次投入工作。此时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中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在真空滤油机10工作时,其中的绝缘油不能通过;^文油阀21排出,否则可能溢出对罗茨泵13和真空泵11造成损坏。真空滤油机10每工作2个小时就需要停才几,清理冷凝器12和分离器14中的绝缘油,过滤一台特高压电抗器所需的绝缘油就需反复停机清理20多次,滤油效率低,不满足现场连续滤油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滤油机,该真空滤油机能够在保护罗茨泵和真空泵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实现连续工作。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真空滤油机,所述真空滤油机的进油阀到出油阀之间依次连接粗过滤器、齿轮泵、加热器、细过滤器和脱气室,所述脱气室还依次连通分离器、罗茨泵、冷凝器和真空泵,所述分离器和冷凝器的下方分别加装第一泄油器和第二泄油器,第一泄油器与分离器之间有第一^:油阀,第一泄油器上设有第三放油阀;第二泄油器与冷凝器之间有第二放油阀,第二泄油器上设有第四》文油阀。优选的,所述第三放油阀设置在第 一泄油器的底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第四放油阀设置在第二泄油器的底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三放油阀为耐真空高强度J求阀。优选的,所述第四放油阀为耐真空高强度3求阀。优选的,所述第一泄油器与分离器之间采用PVC铝塑软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泄油器与冷凝器之间采用PVC铝塑软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加装第一泄油器和第二泄油器实现真空滤油机连续工作,同时还防止空气中的潮气进入真空滤油机,保证了滤油的质量。并且本专利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只需开关几个阀门,就可在不停机状态清除分离器和冷凝器中的绝缘油,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第一泄油器和第二泄油器等设备加工简单,投资少,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真空滤油^L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真空滤油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真空滤油机,真空滤油机30的进油阀20和出油阀21连^妄油罐,进油阀20到出油阀21之间依次连4妻粗过滤器19、齿|仑泵18、加热器17、细过滤器16和脱气室15,脱气室15还依次连通分离器14、罗茨泵13、冷凝器12和真空泵11。本专利技术在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的下方分别加装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第一泄油器23与分离器14之间有第一放油阀25,第一泄油器23下方i殳有第三放油阀27;第二泄油器24与冷凝器12之间有第二放油阀26,第二泄油器24下方i殳有第四》支油阅28。真空滤油机30正常工作时,打开第一放油阀25和第二力文油阀26,关闭第三放油阀27和第四放油阀28。真空滤油机30工作一l殳时间后,由于第一泄油器23与分离器14相连通,第一泄油器23和分离器14内的空气^f皮罗茨泵13抽出,第一泄油器23和分离器14内同处于真空状态;同理,由于第二泄油器24与冷凝器12相连通,第二泄油器24和冷凝器12内的空气被真空泵ll抽出,第二泄油器24和冷凝器12内同处于真空状态。此时,关闭第一放油阀25和第二放油阀26,使第一泄油器23与分离器14、第二泄油器24和冷凝器12间隔开,真空滤油机30滤油过程产生的气化绝缘油进入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存储。当真空滤油机30工作一定时间,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油位过高时,打开第一放油阀25和第二放油阀26,由于分离器14、冷凝器12、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同处于真空状态,由于重力作用,分离器14中油流入第一泄油器23,冷凝器12中油流入第二泄油器24,放油完毕后,关闭第一放油阀25和第二放油阀26,使第一泄油器23与分离器14、第二泄油器24和冷凝器12间隔开,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仍处于真空状态,不影响真空滤油机30工作。当第一泄油器25和第二泄油器26中油满时,打开第三放油阀27和第四》文油阀28排出。由于对原有真空滤油机加装了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真空滤油机30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就可以排出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中的绝缘油到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并通过第三》丈油阀27和第四放油阀28排出,乂人而实现真空滤油才几30的连续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加装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实现真空滤油机30连续工作,同时还防止空气中的潮气进入真空滤油才几30,保证了滤油的质量。并且本专利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只需开关几个阀门,就可在不停机状态清除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中的绝缘油,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等设备加工简单,投资少,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可釆用钢材制作,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的钢板厚度范围是8mm-12mm,优选为10mm,高度厚度范围是250mm-450mm,优选为350mm,直径范围是200mtn-400mm,优选为300mm。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与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的连管可采用PVC铝塑软管,铝塑软管有较强的柔韧性,保证接口密闭紧密,有很强的耐真空性。铝塑软管长度范围是20 mm -40 mm,优选为30mm。当然,第一泄油器23和第二泄油器24与分离器14和冷凝器12之间也可采用钢管或其他管线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三放油阀27和第四放油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滤油机,所述真空滤油机的进油阀到出油阀之间依次连接粗过滤器、齿轮泵、加热器、细过滤器和脱气室,所述脱气室还依次连通分离器、罗茨泵、冷凝器和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器和冷凝器的下方分别加装第一泄油器和第二泄油器,第一泄油器 与分离器之间有第一放油阀,第一泄油器上设有第三放油阀;第二泄油器与冷凝器之间有第二放油阀,第二泄油器上设有第四放油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姚莉娜张军张斌陈宝军闫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