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47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帘线电镀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该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包括壳体、阴极头组件和导线。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导线穿设的空腔。壳体的进线端设置有第一开槽。壳体的电镀端设置有第二开槽。阴极头组件位于壳体的电镀端,且嵌入在空腔内。阴极头组件包括导电柱和钨钢枪头。导电柱通过紧固件与钨钢枪头相连。导电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的锁紧孔。钨钢枪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接触待电镀钢丝的坡口。坡口正对于第二开槽。该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优化了现有的阴极枪结构,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提高了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提高了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提高了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帘线电镀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帘线生产系涉及干拉、电镀、湿拉、捻股等多道工序。电镀工序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湿拉及捻股工序的加工质量。在钢帘线电镀工序中,通常将待电镀的钢丝放置在供电设备的阴极实施镀锌镀铜操作。供电设备的阴极通过导线经阴极枪与钢丝相接触。
[0003]目前,阴极枪中的钨钢头与导电极通过铜焊连接,钨钢头用于与待电镀的钢丝相接触,导电极用于与导线相连。然而,在钢帘线电镀加工的过程中,铜焊经常失效,导致钨钢头与导电极脱开。尤其是在镀锌操作中,阴极枪在镀锌槽使用工况下,腐蚀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阴极枪的使用寿命。
[0004]除此之外,钨钢头与导电极采用铜焊的连接方式,其焊接质量对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增加阴极枪电流检测频次来及时发现失效的阴极枪,导致进一步增加了阴极枪的使用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钢帘线实施电镀加工的过程中,提供一种阴极装置,用以优化现有的阴极枪结构,降低使用维护成本,提高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包括壳体、阴极头组件和用于向阴极头组件供电的导线;
[0007]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导线穿设的空腔,所述壳体的进线端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壳体的电镀端设置有第二开槽;
[0008]所述阴极头组件位于壳体的电镀端,且嵌入在空腔内;
[0009]所述阴极头组件包括导电柱和钨钢枪头,所述导电柱通过紧固件与钨钢枪头相连,所述导电柱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的锁紧孔,所述钨钢枪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接触待电镀钢丝的坡口,所述坡口正对于第二开槽。
[0010]作为优选,阴极头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导电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壳体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的通孔。如此设置,螺栓用于将阴极头组件与壳体相锁紧,有利于降低阴极头组件的装配难度,有效避免了阴极头组件在腔体内的蹿动,提高了阴极头组件的安装稳定性。
[0011]作为优选,导电柱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半圆沉台,钨钢枪头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半圆沉台,第一半圆沉台与第二半圆沉台相嵌合。如此设置,第一半圆沉台与第二半圆沉台相嵌合的结构,增大了导电柱与钨钢枪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强导电柱与钨钢枪头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导电柱与钨钢枪头发生相脱离的情况,进而保证了钢帘线电镀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钨钢枪头端部的坡口为U型口或者V型口。如此设置,U型口和V型口均便于钨钢枪头对待电镀钢丝的两侧形成限位导向,进一步保证了待电镀钢丝在钢帘线电镀池中的走线精度。
[0013]作为优选,导电柱通过沉头螺丝与钨钢枪头相连。如此设置,沉头螺丝便于全部拧入导电柱的侧壁或者钨钢枪头的侧壁,进而有利于阴极头组件顺利嵌入壳体中。
[0014]作为优选,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挡块,挡块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如此设置,在钢帘线实施电镀加工时,往往是多个阴极装置沿着电镀池的宽度呈线性阵列排布,挡块用于隔开相邻的两个阴极装置,相邻两个阴极装置中的挡块相贴合,进一步保证了阴极装置的安装稳定性,避免了晃动,进而提升了钢丝电镀的稳定性。
[0015]作为优选,导电柱为黄铜导电柱。如此设置,黄铜导电柱利用黄铜的特性,有利于提升阴极头组件的耐腐蚀性,降低了阴极装置的使用维护成本。
[0016]作为优选,导线通过螺钉与导电柱端部的锁紧孔相连。如此设置,通过螺钉旋合在锁紧孔内,向导线施加轴向锁紧力,进一步提高了导线与导电柱的连接强度,保证了阴极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该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将阴极头组件分为导电柱和钨钢枪头两个部分,导电柱通过紧固件与钨钢枪头锁紧,导线从第一开槽进入壳体的空腔中,并与导电柱端部的锁紧孔相连,供电设备通过导线将电力依次经导电柱和钨钢枪头,传输至与钨钢枪头的坡口相接触的待电镀钢丝,相比于铜焊的阴极枪结构,避免了导电柱与钨钢枪头发生脱落的情况,提高了导电效果,优化了现有的阴极枪结构,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提高了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阴极头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阴极头组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壳体;2、阴极头组件;3、导线;4、挡块;11、空腔;12、第一开槽;13、第二开槽;21、导电柱;22、钨钢枪头;211、锁紧孔;212、螺栓;213、螺纹孔;214、通孔;215、第一半圆沉台;221、坡口;222、第二半圆沉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旨在优化现有的阴极枪结构,降低使用维护成本,提高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
[002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将阴极头组件分为导电柱和钨钢枪头两个部分。导电柱通过紧固件与钨钢枪头锁紧,导线从第一开槽进入壳体的空腔中,并与导电柱端部的锁紧孔相连,相比于铜焊的阴极枪结构,避免了导电柱与钨
钢枪头发生脱落的情况。并且,导电柱与钨钢枪头之间的紧固件锁定结构,便于自行更换钨钢枪头,大大降低了后续维护成本,有利于消除钨钢枪头的质量隐患。供电设备通过导线将电力依次经导电柱和钨钢枪头,传输至与钨钢枪头的坡口相接触的待电镀钢丝,提高了导电效果,优化了现有的阴极枪结构,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提高了钢帘线镀层的稳定性。
[0027]如图1结合图5所示,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包括壳体1、阴极头组件2和用于向阴极头组件2供电的导线3。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导线3穿设的空腔11。壳体1的进线端设置有第一开槽12。壳体1的电镀端设置有第二开槽13。
[0028]其中,第一开槽12用于对进入壳体1中的导线3形成导向,有利于降低导线3排布难度。当导线3在向壳体1中穿线时,第一开槽12的设置避免了导线3在壳体1的进线端发生90度弯折的情况,进而有利于导线3在排布过程中实现平缓过渡。例如,第一开槽12选为U型开槽或者矩形开槽。
[0029]如图2所示,阴极头组件2位于壳体1的电镀端,且嵌入在空腔11内。
[0030]如图3所示,阴极头组件2包括导电柱21和钨钢枪头22。导电柱21通过紧固件与钨钢枪头22相连。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阴极头组件(2)和用于向阴极头组件(2)供电的导线(3);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导线(3)穿设的空腔(11),所述壳体(1)的进线端设置有第一开槽(12),所述壳体(1)的电镀端设置有第二开槽(13);所述阴极头组件(2)位于壳体(1)的电镀端,且嵌入在空腔(11)内;所述阴极头组件(2)包括导电柱(21)和钨钢枪头(22),所述导电柱(21)通过紧固件与钨钢枪头(22)相连,所述导电柱(2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线(3)的锁紧孔(211),所述钨钢枪头(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接触待电镀钢丝的坡口(221),所述坡口(221)正对于第二开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电镀的阴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头组件(2)通过螺栓(212)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导电柱(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栓(212)相匹配的螺纹孔(21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212)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琪超钱国平陈亮严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