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691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通过获取耕地常规统计数据和各个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利用预设聚类模型,以每个标准管理耕地为聚类中心,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多个耕地簇;利用预设耕地评价模型,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每个耕地簇的耕地智保评价值;当耕地智保评价值大于预设评价阈值时,将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与耕地簇中各个耕地单元对应的耕地常规统计数据进行逐一对比,确定并输出对比结果,对比结果用于表征耕地单元与标准管理耕地在土地自然属性的保护措施和土地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差异。的差异。的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发展也进入了规模化、机械化以及信息化,“三化”之后对耕地的需求自然会快速增加,耕地保护的力度也会更强。
[0003]目前,耕地智保是通过在农村安装视频监控,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来管理农村的耕地,但是其管理模式依然延续着传统的行政区域分管的方式,各地区之间缺乏互通和信息交互,不利于大规模耕地智保的联合监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以解决各地区之间缺乏互通和信息交互,无法实现跨区域的大规模耕地智保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包括:获取耕地常规统计数据和各个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标准管理耕地由专业人员根据预设的耕种及管理标准进行耕作,并记录耕作过程中产生的标准统计数据;利用预设聚类模型,以每个标准管理耕地为聚类中心,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多个耕地簇,每个耕地簇中包括多个耕地单元,耕地单元与标准管理耕地在土地自然属性上的相似度满足预设聚类要求;利用预设耕地评价模型,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每个耕地簇的耕地智保评价值,耕地智保评价值用于综合表征对耕地簇在自然属性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平衡效果;当耕地智保评价值大于预设评价阈值时,将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与耕地簇中各个耕地单元对应的耕地常规统计数据进行逐一对比,确定并输出对比结果,对比结果用于表征耕地单元与标准管理耕地在土地自然属性的保护措施和土地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差异。
[000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利用预设聚类模型,以每个标准管理耕地为聚类中心,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多个耕地簇,包括:分别计算每个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与每个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自然属性数据的距离;根据预设聚类要求以及距离,确定每个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耕地簇。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分别计算每个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与每个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自然属性数据的距离,包括:
[0008]其中,为一个耕地单元与第k个标准管理耕地的距离,为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中的第i个自然属性,为对应的权重系数,为第k个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i个自然属性,N为自然属性的总数。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预设聚类要求以及距离,确定每个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耕地簇,包括:若预设聚类要求为每个耕地单元只能归属于一个耕地簇,则从耕地单元对应的多个距离中筛选出最小距离作为目标距离;将耕地单元加入目标距离对应的耕地簇中。
[0010]可选的,若预设聚类要求为每个耕地单元能够归属于多个耕地簇,则将每个耕地单元对应的多个距离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将前N个距离作为N个目标距离;将耕地单元分别加入N个目标距离对应的N个耕地簇中。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利用预设耕地评价模型,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每个耕地簇的耕地智保评价值,包括:根据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以及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自然属性数据,确定耕地智保评价值的第一分量;根据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以及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社会经济属性数据,确定耕地智保评价值的第二分量;根据第一分量、第二分量以及权重系数,确定耕地智保评价值:
[0012]其中,P为耕地智保评价值,为第一分量,为第二分量,和为权重系数。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以及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自然属性数据,确定耕地智保评价值的第一分量,包括:
[0014]其中,为第一分量,为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中第i个自然属性,为第二自然属性数据与对应的自然属性,为第一权重系数,N为自然属性的总数。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以及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社会经济属性数据,确定耕地智保评价值的第二分量,包括:
[0016]其中,为第二分量,为第一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中第i个社会经济属性,为第二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中与对应的社会经济属性,为第二权重系数,M为社会经济属性的总数。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耕地常规统计数据和各个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标准管理耕地由专业人员根据预设的耕种及管理标准进行耕作,并记录耕作过程中产生的标准统计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预设聚类模型,以每个标准管理耕地为聚类中心,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多个耕地簇,每个耕地簇中包括多个耕地单元,耕地单元与标准管理耕地在土地自然属性上的相似度满足预设聚类要求;利用预设耕地评价模型,根据标准统计数据以及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每个耕地簇的耕地智保评价值,耕地智保评价值用于综合表征对耕地簇在自然属性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平衡效果;当耕地智保评价值大于预设评价阈值时,将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与耕地簇中各个耕地单元对应的耕地常规统计数据进行逐一对比,确定并输出对比结果,对比结果用于表征耕地单元与标准管理耕地在土地自然属性的保护措施和土地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差异。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
[0019]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
[0020]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
[002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各地构建标准管理耕地,再以标准管理耕地作为聚类中心,对耕地进行聚类划分,打破了传统的以行政区域划分耕地保护管理区域的限制,以耕地的土地自然属性来聚类,解决了各地区之间缺乏互通和信息交互,无法实现跨区域的大规模耕地智保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跨区域的信息
交互,为大规模耕地智保在社会经济层面上的各项措施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耕地常规统计数据和各个标准管理耕地的标准统计数据,所述标准管理耕地由专业人员根据预设的耕种及管理标准进行耕作,并记录耕作过程中产生的所述标准统计数据;利用预设聚类模型,以每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为聚类中心,根据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以及所述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多个耕地簇,每个所述耕地簇中包括多个耕地单元,所述耕地单元与所述标准管理耕地在土地自然属性上的相似度满足预设聚类要求;利用预设耕地评价模型,根据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以及所述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每个所述耕地簇的耕地智保评价值,所述耕地智保评价值用于综合表征对所述耕地簇在自然属性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平衡效果;当所述耕地智保评价值大于预设评价阈值时,将所述标准管理耕地的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与所述耕地簇中各个所述耕地单元对应的所述耕地常规统计数据进行逐一对比,确定并输出对比结果,所述对比结果用于表征所述耕地单元与所述标准管理耕地在所述土地自然属性的保护措施和土地社会经济属性的利用效益上的差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聚类模型,以每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为聚类中心,根据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以及所述耕地常规统计数据,确定多个耕地簇,包括:分别计算每个所述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与每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自然属性数据的距离;根据所述预设聚类要求以及所述距离,确定每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耕地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每个所述耕地常规统计数据中的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与每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二自然属性数据的距离,包括:;其中,为一个耕地单元与第k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的所述距离,为第一自然属性数据中的第i个自然属性,为对应的权重系数,为第k个所述标准统计数据中的第i个所述自然属性,N为所述自然属性的总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聚类要求以及所述距离,确定每个所述标准管理耕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耕地簇,包括:若所述预设聚类要求为每个所述耕地单元只能归属于一个所述耕地簇,则从耕地单元对应的多个所述距离中筛选出最小距离作为目标距离;将所述耕地单元加入所述目标距离对应的所述耕地簇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聚类要求为每个所述耕地单元能够归属于多个所述耕地簇,则将每个耕地单元对应的多个所述距离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将前N个所述距离作为N个目标距离;将所述耕地单元分别加入N个所述目标距离对应的N个所述耕地簇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统计数据的耕地智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焜臧永生王福泉乔玉王方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瞭望神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