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08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玉米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对每个品种进行单播及每两个品种进行等比错行混播种植,随后测定每个品种单播的单株平均生物产量以及每个等比错行混播种植组合中的两个品种的各自单株平均生物产量,再计算相对生物产量并得到散点值,然后建立竞争结局模型图,并将不同散点代入到竞争结局模型图后,即可知晓每两个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再进一步获得待评价的n个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大小排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简化了试验设置的处理数量并降低了试验的工作量,且在评价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明确品种间植株竞争的相互关系,对高产玉米育种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义。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玉米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生产是一个群体过程,群体中的相邻植株个体之间会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开展竞争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作物群体中植株个体间竞争能力强,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则强,不利于群体中个体均衡的生长发育,容易造成群体的整齐度低,进而影响作物群体产量潜力的发挥。已有研究表明,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会加速植株的的衰老,不利于籽粒灌浆和群体产量的形成。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评价不同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对筛选群体植株个体间弱竞争的高产玉米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003]现有的评价体系存在如下弊端:
[0004]1、当前关于不同植物间或者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相对竞争力的评价多数是采用传统的de Wit替代系列试验进行评价,但每一替代系列试验组合都是基于待评价的两个物种或两个品种进行设置的,每一替代系列试验组合至少设置5个种植模式。如:对于待评价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替代系列试验设计需要设置3个替代系列组合,每个组合5个种植模式,共计需15个种植模式。
[0005]即对于待评价的多个物种或品种,每两个物种或品种都需要组合成一个替代系列试验组合,这种多个替代系列试验设置极大增加了田间试验设置的处理数量和调查取样的工作量,操作相对繁琐。
[0006]2、现有的替代系列试验设计只能局限性的评价物种或品种间植株的相对竞争力,但并不能明确物种或品种间植株竞争的相互关系。例如,无法评价竞争下的协同互惠关系、竞争下的相互抑制关系、竞争下一方生长促进但另一方生长受抑制的关系,评价的局限性较大。
[0007]故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对待评价的n个玉米品种进行单播种植和等比错行混播种植的种植模式;
[0010]其中:所述单播种植为n组;
[0011]所述等比错行混播种植为每两个品种按照1:1等比例在每一行进行错株混合种植,同时每相邻的两行玉米在种植的行向上进行品种错位种植,以使混种的两个玉米品种植株实现均匀混播;所述等比错行混播种植为n(n

1)/2组;
[0012]n≥2且为整数。
[001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是在4500~46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和等行距60cm的种植
前提下进行的,且单播种植的模式共有n种,等比错行混播种植的模式共有n(n

1)/2种,即共有n+n(n

1)/2种种植模式。
[0014]为便于理解,以n=3为例(A品种、B品种、C品种),其共有3+3*(3

1)/2=6种种植模式,具体的种植模式如图1所示。
[0015](2)田间管理,至玉米品种生理成熟。
[0016]为便于理解,更具体的:
[0017](2

1)播种前对前茬作物进行灭茬、均匀撒施基肥(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9~12kg/亩、5.3~8kg/亩和5.3~8kg/亩)、旋耕并平整地面,采用等行距60cm的画行器画行线,借助单播与混播密度绳及人工点播器按照图1所示对每个品种进行单播以及每两个品种进行等比错行混播种植,每穴播种3~4粒玉米,每个种植模式小区行长至少6m,等行距种植7~9行。
[0018](2

2)播种后及时镇压,在土壤墒情不满足种子出苗时,及时通过喷灌浇出苗水以保证种子正常发芽出苗,玉米出苗前采用合适的除草剂进行苗前封闭除草。
[0019](2

3)在玉米出苗后达到3~4个完全展开叶时,按照留大去小的原则进行间苗,间苗后对其中的一个品种植株进行挂牌标记,在玉米8叶展时期借助玉米施肥机在行间开沟追施氮肥(纯N:6~8kg/亩),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氮素供应。
[0020](2

4)玉米追肥之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包括病虫草害防治及灌溉等同常规大田管理,在大田管理上尽量做到使玉米生长免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0021](3)自所述单播种植和所述等比错行混播种植中进行取样,以计算每个种植模式下每个玉米品种的平均单株生物产量。
[0022]为便于理解,更具体的:
[0023]在待评价的各个品种达到生理成熟期后(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形成),对每个种植模式小区的中间3~4行中部位置的玉米植株地上部进行取样。对于单播种植模式,在中间3行的中部位置随机取5株玉米植株;对于等比错行混播种植模式,在小区中间3

4行的中部位置分别随机取混播的两个玉米品种各5株,分别对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所取植株进行标记并按照茎、叶、鞘、苞叶、穗轴与籽粒对玉米植株进行形态分解,分解的植株样品在烘箱经105~110℃杀青30~40min后,再经85~90℃烘干至恒重,计算每个种植模式下每个品种的平均单株生物产量(BY),不同种植模式下各个玉米品种平均单株生物量的缩写说明如表1所示。
[0024]表1
[0025][0026][0027](4)计算等比错行混播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的相对生物产量(RBY),计算方法如表2所示。
[0028]表2
[0029][0030][0031](5)建立基于等比错行混播的竞争结局模型图,如图2所示。该模式图的X轴和Y轴分别表示某一等比错行混播种植模式中两个品种(X和Y)的相对生物产量,将某一等比错行混播种植模式中的两个品种的相对生物产量分别作为x和y,形成一个散点M(x,y),将此散点代入到竞争结局的模型图中,观察此散点M所在竞争结局模型图中位置,散点M所在的不同的区域代表X和Y品种间植株不同的竞争结局。只要散点M位于带箭头的对角线左上部,则表明Y对X具有竞争优势;与之相反,只要散点M位于带箭头的对角线右下部,则代表X对Y具有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模型图进一步划分了6个不同的区域范围,不同的区域范围代表了不同的竞争结局,其说明如表3所示。
[0032]表3
[0033][0034][0035]作为进一步的延伸理解,当品种为3种时:根据品种A和品种B、品种A与品种C以及品种B与品种C分别组成的三个等比错行混播组合,可以形成三个不同的散点M1(RBY
A

B(A)
,RBY
A

B(B)
)、M2(RBY
A

C(A)
,RBY
A

C(C)
)和M3(RBY
B

C(B)
,RBY
B

C(C)
),将这三个不同的散点直接代入到竞争结局的模型图中,根据散点所在竞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待评价的n个玉米品种进行单播种植和等比错行混播种植的种植模式;其中:所述单播种植为n组;所述等比错行混播种植为每两个品种按照1:1等比例在每一行进行错株混合种植,同时每相邻的两行玉米在种植的行向上进行品种错位种植,以使混种的两个玉米品种植株实现均匀混播;所述等比错行混播种植为n(n

1)/2组;n≥2且为整数;(2)田间管理,至玉米品种生理成熟;(3)自所述单播种植和所述等比错行混播种植中进行取样,以计算每个种植模式下每个玉米品种的平均单株生物产量;其中,平均单株生物产量如下表所示:
(4)计算等比错行混播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的相对生物产量,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5)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基于等比错行混播的竞争结局模型图,并以任意两个品种X、Y的相对生物产量作为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散点M,通过散点M所处的区域来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其中,所述竞争结局模型图共分6个区域,分别为I、II、III、IV、V、VI,如下表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评价玉米品种间植株相对竞争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立超张丽华郑孟静张经廷姚艳荣贾秀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