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科学院专利>正文

磷自掺杂型生物质碳量子点缓蚀剂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685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自掺杂型生物质碳量子点缓蚀剂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法以生物质组分植酸为原料,在反应釜中进行一步水热反应,得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粗产品;粗产品用氨水调节pH使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沉淀,反复离心清洗得到纯净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生物质组分植酸富含P原子,以其同时作为碳源和磷源,无需外加其他试剂便可实现杂原子磷对碳量子点的掺杂。所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分散均匀,粒径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自掺杂型生物质碳量子点缓蚀剂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缓蚀剂
,尤其涉及一种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以生物质植酸同时作为碳源和磷源的绿色高效型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碳钢金属酸洗液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难免会产生锈蚀和污垢,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输油管道。酸洗是清除修饰和污垢最有效的方法,而最常用的酸洗液为硫酸和盐酸。然而,硫酸和盐酸都属于强酸,在清除金属表面污垢和锈蚀的同时也会对金属造成严重的腐蚀。除此之外,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不但会使金属材料发生氢脆腐蚀还会带出大量的酸雾,对操作人员及周围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在酸洗液中添加缓蚀剂是解决上述问题最简单且经济有效的方式。
[0003]酸洗缓蚀剂通常是含电负性杂原子的化合物,含具有亲核体的电子对,可与金属原子的空轨道发生配位,从而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膜,阻止腐蚀性物质与金属接近,实现金属的保护。目前,有机化合物如咪唑、三唑、季铵盐、离子液体等,无机盐类,如亚硝酸盐、铬酸盐等,均以被应用于金属缓蚀。然而,咪唑、三唑、季铵盐、亚硝酸盐、铬酸盐具有较强的环境与生物毒性,而离子液体价格比较昂贵。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绿色、环保、廉价、高效的缓蚀剂应用于酸洗过程的金属腐蚀防护。
[0004]碳量子点是碳纳米材料家族中年轻的一员,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在光电传感器、催化剂、细胞成像、光电器件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碳是构成生命体的主要元素,由它构成的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由于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易得,可再生,且含有丰富的官能团,是合成碳量子点的理想材料。现有研究表明,碳量子点也是一种良好的缓蚀剂。为了实现碳量子点与金属的有效结合,常常需要通过引入一些杂原子对碳量子点进行掺杂。目前,杂原子通常是通过外加含相关元素的化合物加以实现,这样无疑增加了实验的操作与实验成本。此外,在金属缓蚀领域,研究较多的为氮掺杂的碳量子点,而其他杂原子的掺杂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生物质植酸同时作为碳源和磷源,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应用于碳钢酸洗过程的缓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缓蚀剂具有绿色环保、高效、廉价的特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以生物质植酸同时作为碳源和磷源,将其加入到聚PPL内衬的反应釜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在马弗炉或鼓风干燥箱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粗产品。粗产品经滤膜过滤,透析袋透析得到磷自掺杂碳量子点提纯产品,干燥后得到磷自掺杂碳量子点缓蚀剂。所述磷自掺杂碳量子点缓蚀剂包含sp2型石墨
碳、杂原子磷,可与金属铁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在铁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对碳钢起保护作用。
[0008]上述以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009]步骤S1:将生物质植酸和去离子水同时加入到洁净的聚PPL内衬中,并将聚PPL内衬加入到水热反应釜中;
[0010]步骤S2:将步骤S1中的水热反应釜置于鼓风干燥箱或马弗炉中进行水热反应;
[0011]步骤S3:将步骤S2中反应完成后的水热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粗产品;
[0012]步骤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调节pH至沉淀,离心分离,烘干,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
[0013]优选地,步骤S1中植酸的用量为0.5~6mL、去离子水为14~19.5mL,步骤S2中水热反应在150~260℃下进行3~12h,步骤S4中采用氨水、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调节pH至2~6。
[0014]优选地,步骤S1中植酸用量为2mL、去离子水为18mL,步骤S2中水热反应在260℃下进行6h,步骤S4中采用氨水或氢氧化钠调节pH 3~4。
[0015]上述方法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前文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分散均匀,粒径1.2

4.3nm,富含sp2型共轭碳和杂原子磷,可与金属基体发生配位反应。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前文所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在制备碳钢酸洗液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在1M的HCl溶液中,添加量为100~300mg/L。
[0019]优选地,在1M HCl酸洗液中,当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添加量为200mg/L时,对Q235碳钢的缓蚀效果最佳,采用腐蚀失重法测得此时的缓蚀率为94.61%。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0021]1.制备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所用原料为生物质组分植酸,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无毒等优势。
[0022]2.生物质植酸作为碳源的同时还可作为磷源实现磷的自掺杂,无需外加杂原子源。
[0023]3.制备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采用的是简单的一步水热法,方便快捷。
[0024]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水溶性,且可为金属原子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因此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1M的HCl中对Q235碳钢缓蚀机理示意图。
[0026]图2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的透射电镜图。
[0027]图3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的粒径分布图。
[0028]图4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的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图。
[0029]图5是采用腐蚀失重法测得不同水热温度制备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在1M HCl介质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效率曲线图(实施例1~7)。
[0030]图6是采用腐蚀失重法测得不同水热时间下制备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在1M HCl介质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效率曲线图(实施例1,8~11)。
[0031]图7是采用腐蚀失重法测得不同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用量在1MHCl介质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效率曲线图(实施例1,12~1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
[0033]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的制备:将2mL植酸和18mL去离子水加入到聚PPL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混匀,置于260℃的马弗炉中,进行水热反应6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粗产品。用氨水调节pH至3,使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沉淀,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烘干,得到碳量子点缓蚀剂。
[0034]腐蚀失重实验:称取0.1g上述步骤中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添加到500mL的1M HCl溶液中,超声分散。接着,将Q235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其特征在于以生物质植酸同时作为碳源和杂原子磷源,以水作为溶剂,经一步水热法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量子点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生物质组分植酸和去离子水同时加入到聚PPL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混合均匀;步骤S2:将步骤S1中的高压反应釜置于鼓风干燥箱或马弗炉等加热装置中进行水热反应;步骤S3:步骤S2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粗产品;步骤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粗产品先通过离心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通过调节pH使磷自掺杂型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聚沉,分离沉淀,烘干得到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自掺杂型碳量子点缓蚀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植酸的用量为0.5~4g、去离子水为10~80mL,水热反应温度为130~260℃,水热反应时间为4~12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自掺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秀芬赖俊翔侯保荣孙丛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