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63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包括渣斗本体、设在渣斗本体内的转换料板、第一脱水组件和设在渣斗本体下端的卸料网板;转换料板的一端转动卡接在渣斗本体上,渣斗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为转换料板提供动力的转换电机;第一脱水组件包括连接框架、设在连接框架内的脱水压辊和设在渣斗本体侧壁上且为脱水压辊提供动力的脱水电机;卸料网板通过安装座卡接在渣斗本体下端,泄料网板的下端设有接水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延长了气化渣在渣斗本体内部的下落时间,从而降低了气化渣的含水率,适宜推广使用。适宜推广使用。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化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气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煤气化渣的堆存量及产生量越来越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对煤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煤气化渣处理迫在眉睫。
[0003]煤气化渣主要由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三氧化二铁和碳组成组成,气化细渣残碳含量较气化粗渣高,煤气化渣的主要矿相为非晶态铝硅酸盐,夹杂着石英、方解石等晶相,富含硅、铝、碳资源的化学组成特点和特殊的矿相构成是煤气化渣回收利用的基础。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气化渣含水量普遍高于35%,严重制约了气化渣的二次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包括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隔板的渣斗本体、活动设置在渣斗本体内部且端部与隔板顶端抵接的转换料板、设置在渣斗本体内部的第一脱水组件和设置在渣斗本体下端的卸料网板;渣斗本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下端均设置有出料口;
[0007]转换料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卡接在渣斗本体上,转轴的一端贯穿渣斗本体且设置有转换齿轮,渣斗本体的侧壁上通过电机外壳设置有转换电机,转换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外壳且设置有与转换齿轮啮合连接的小齿轮;
[0008]第一脱水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脱水组件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上端开口处;第一脱水组件包括连接框架、数个等距分布在连接框架内部的脱水压辊和设置在渣斗本体侧壁上且为脱水压辊提供动力的脱水电机;各个脱水压辊分别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框架转动卡接,各个连接轴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框架和渣斗本体,且各个连接轴的同一端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连接齿轮;脱水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连接轴固定连接;
[0009]卸料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卸料网板分别通过安装座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出料口下端,两个卸料网板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座活动插接,且两个卸料网板的下底面均设置有接水盘。
[0010]进一步地,转换料板内部上下两端均滑动卡接有振动板,两个振动板与转换料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复位压簧,转换料板内部设置有分别两个振动板相靠近的一端抵接的第一振动电机;
[0011]说明:通过在转化料板上设置振动板,有利于提高气化渣在转换料板上下落时的流畅性,同时避免气化渣粘结在转化料板表面而影响下料效率。
[0012]进一步地,连接轴内部中空,脱水压辊上设置有与连接轴内部导通的毛细管;
[0013]说明:通过在脱水压辊上设置毛细管,脱水压辊挤压气化渣过程中,气化渣中的水分通过毛细管进入连接轴内部而排出渣斗本体,从而有利于降低气化渣的含水率。
[0014]进一步地,脱水压辊的外壁上设置有挤压槽;
[0015]说明:通过在脱水压辊上设置挤压槽,能够是下落至脱水压辊上的气化渣快速通过相邻两个脱水压辊之间而被挤压。
[0016]进一步地,安装座与出料口活动卡接,且安装座与出料口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渣斗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
[0017]说明:当气化渣在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部气化渣堆积至一定高度时,安装座在气化渣的压力作用下与压力传感器接触,从而通过控制器转换电机启动,对转换料板进行转换,从而实现下料区域的转换,有利于提高气化渣处理的连续性。
[0018]进一步地,两个安装座上均设置有与对应位置处的卸料网板螺纹连接的推动丝杠,两个推动丝杠的端部均贯穿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座且均设置有对接齿轮;渣斗本体侧壁下端通过滑动座滑动卡接有卸料电机,卸料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能够与对接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滑动座内部设置有与卸料电机连接的电动推杆;
[0019]说明:当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部气化渣需要排出时,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卸料电机在安装座内部移动,使得主动齿轮与对应位置处的对接齿轮啮合,从而使得对应位置处的推动丝杠带动卸料网板在安装座上移动后将出料口打开,从而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渣斗本体排料时的可靠性。
[0020]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均活动卡接有脱水板,渣斗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为两个脱水板提供动力的电动缸;
[0021]说明:利用电动缸推动脱水板在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部移动,对气化渣进行二次挤压脱水,进一步降低了气化渣的含水率。
[0022]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均设置有与对应位置处的脱水板滑动卡接的定位导杆;
[0023]说明:通过设置定位导杆有利于提高脱水板在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内部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4]进一步地,电动缸与脱水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振动电机;
[0025]说明:通过设置第二振动电机,能够避免压实后的气化渣堆积在渣斗本体内部而造成排料困难的问题。
[0026]进一步地,振动板上设置有导料槽;
[0027]说明:通过在振动板上设置导料槽,有利于提高气化渣在转换料板上下落时的流畅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8]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分别将转换电机和脱水电机分别与外部电源连接;
[0030]S2、利用转换电机上的小齿轮带动转换齿轮旋转,从而使得转换料板偏转一定角度,并遮挡在第一腔体上端开口处;
[0031]S3、将气化渣通过捞渣机导入渣斗本体内部,气化渣在转换料板的作用下进入第二腔体内部;
[0032]S4、开启与第二腔体对应的脱水电机启动,利用脱水电机带动各个脱水压辊旋转,对气化渣进行挤压脱水处理,挤压处的水分通过卸料网板进入接水盘内部;挤压后的气化渣落在第二腔体内底部的卸料网板上;
[0033]S5、当第二腔体内部物料堆满时,抽出与第二腔体对应的卸料网板进行排料;然后利用转换电机带动转换料板偏转一定角度,并遮挡在第二腔体上端开口处;气化渣转换料板的作用下进入第一腔体内部;
[0034]S6、重复步骤S2

S5,使得气化渣中的水分连续分离。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0036]第一、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渣斗本体内部设置两个腔体,两个腔体内部循环进料,延长了气化渣在渣斗本体内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了气化渣的含水率;
[0037]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渣斗本体内部设置第一脱水组件和脱水板,对进入两个腔体内部的气化渣分别进行挤压脱水处理,使得气化渣的含水率进一步得到降低,有效提高了气化渣的利用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
[0038]第三、本专利技术利用卸料电机控制卸料网板的开合,同时在卸料网板与下料口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利用PLC控制器控制卸料网板的自动化开合,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隔板(10)的渣斗本体(1)、活动设置在所述渣斗本体(1)内部且端部与隔板(10)顶端抵接的转换料板(2)、设置在渣斗本体(1)内部的第一脱水组件(3)和设置在渣斗本体(1)下端的卸料网板(4);渣斗本体(1)内部通过隔板(10)分隔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下端均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转换料板(2)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卡接在渣斗本体(1)上,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渣斗本体(1)且设置有转换齿轮(20),渣斗本体(1)的侧壁上通过电机外壳(21)设置有转换电机(22),所述转换电机(22)的输出轴贯穿电机外壳(21)且设置有与所述转换齿轮(20)啮合连接的小齿轮;所述第一脱水组件(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脱水组件(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的上端开口处;第一脱水组件(3)包括连接框架(30)、数个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框架(30)内部的脱水压辊(31)和设置在渣斗本体(1)侧壁上且为所述脱水压辊(31)提供动力的脱水电机(32);各个所述脱水压辊(31)分别通过连接轴(310)与连接框架(30)转动卡接,各个所述连接轴(310)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框架(30)和渣斗本体(1),且各个连接轴(310)的同一端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连接齿轮(311);所述脱水电机(3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连接轴(310)固定连接;所述卸料网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卸料网板(4)分别通过安装座(40)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出料口(13)下端,两个卸料网板(4)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座(40)活动插接,且两个泄料网板(4)的下底面均设置有接水盘(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气化渣水含量的渣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料板(2)内部上下两端均滑动卡接有振动板(23),两个所述振动板(23)与转换料板(2)连接处均设置有复位压簧(230),转换料板(2)内部设置有分别两个振动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成明林必成陈鹏王丽丹陈卫忠徐锋陈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压力容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