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52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抛丸机,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室,所述加工室的顶部拆卸式连接有流通顶板,所述流通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纳钢丸抛出的通道,所述流通顶板上安装有一对抛丸单元,所述流通顶板的内顶壁上安装有一对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呈喇叭状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导流罩,可使穿过通道下落的部分钢丸呈环形分散,扩大钢丸的喷射角度,扩大与工件的接触范围。与导流罩表面所接触的部分钢丸,可通过不同位置的第一流通豁口、落料通道和第二流通豁口下落,部分穿过导流罩的开口处的钢丸可被导向板导向集中下落,可使大量钢丸被充分地分散,与工件的不同位置接触,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抛丸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丸机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抛丸机。

技术介绍

[0002]抛丸加工,是指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离心力将直径为0.2—3.0mm的弹丸抛向工件的表面,使表面达到一定的粗糙度;或者改善工件的焊接拉应力为压应力,提高工件使用寿命。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汽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
[0003]现有的立式抛丸机,通常采用输送带将需要抛丸加工的工件输送至机器加工腔室内部通过飞轮抛丸的方式来对工件实施加工,由于飞轮的规格有限,因此,其所抛出的钢丸的弹射角度也有限,与工件的接触角度通常在固定范围内,如若更换不同规格的工件实施抛丸加工,则容易存在钢丸与工件接触不全面的现象。同时,由于钢丸长期呈一个角度抛出,容易与工件之间存在加工死角,需要反复多次调整工件的位置,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立式抛丸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抛丸机,包括加工室,所述加工室的顶部拆卸式连接有流通顶板,所述流通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纳钢丸抛出的通道,所述流通顶板上安装有一对抛丸单元,所述流通顶板的内顶壁上安装有一对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呈喇叭状延伸,且导流罩的开口处位于抛丸单元的正下方。
[0006]所述导流罩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第一流通豁口、落料通道和第二流通豁口,所述第一流通豁口、落料通道和第二流通豁口均可容纳钢丸下落,所述第一流通豁口与导流罩的上端开口处相贯通,所述第二流通豁口与导流罩的下端开口处相贯通,所述导流罩的内侧且靠下方设置有匀料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抛丸单元包括有安装于流通顶板顶部的流通座,安装于流通座外侧的承接板、位于流通座内腔的导料叶轮,所述承接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主轴贯穿于流通座与导料叶轮对接安装。
[0008]所述流通座的侧面设置有管道接口,且流通座的下方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正对流通顶板上所开设的通道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通豁口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匀料结构的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匀料结构包括有位于导流罩下方开口处内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二,且支撑板的下方拆卸式连接有一对护罩,一对所述护罩位于
伺服电机二的外侧。
[0011]所述伺服电机二的主轴贯穿支撑板延伸至其上方且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分散钢丸的分散扇叶。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散扇叶的表面开设有弧形的下料豁口,所述转轴的顶端呈半球形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室两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防护门一和防护门二,且加工室的下方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回收机架,所述回收机架通过输送管连接有钢丸回收塔。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流通顶板的内顶壁通过螺钉相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对位杆,所述对位杆通过螺钉安装于加工室的内侧壁。
[0016]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导流罩,可使穿过通道下落的部分钢丸呈环形分散,扩大钢丸的喷射角度,扩大与工件的接触范围。与导流罩表面所接触的部分钢丸,可通过不同位置的第一流通豁口、落料通道和第二流通豁口下落,部分穿过导流罩的开口处的钢丸可被导向板导向集中下落,可使大量钢丸被充分地分散,与工件的不同位置接触,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8]2、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有匀料结构,下落至分散扇叶表面的钢丸,一部分可随着分散扇叶的转动均匀发散下落,一部分可可穿过下料豁口垂直下落,在该过程中,可将通过导向板、落料通道和第二流通豁口下落至导流罩内侧的钢丸均匀分散,提高了钢丸在以转轴为中轴的不同环线上下落的均匀性,可有效保障钢丸均匀、精准地下落至工件表面。减少导流罩对钢丸的引流死角,有效避免抛丸加工死角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室与流通座剖开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流通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流罩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流罩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伺服电机二与支撑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加工室;11、流通顶板;12、防护门一;13、防护门二;14、输送带;15、回收机架;16、输送管;17、钢丸回收塔;2、流通座;21、承接板;22、下料口;23、管道接口;24、导料叶轮;3、伺服电机一;4、导流罩;41、第一流通豁口;42、落料通道;43、第二流通豁口;44、导向
板;45、安装杆;5、支撑板;6、伺服电机二;7、转轴;8、分散扇叶;81、下料豁口;9、护罩;10、对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立式抛丸机,包括加工室1,加工室1的顶部拆卸式连接有流通顶板11,流通顶板11的顶部开设有容纳钢丸抛出的通道,流通顶板11上安装有一对抛丸单元,在该立式抛丸机的使用过程中,工件位于加工室1的内部,流通顶板11上所安装的抛丸单元可将钢丸抛出至加工室1的内部,与加工室1内部的工件接触,对工件的表面具有清洁、强化作用,由于抛丸单元的规格有限,为了扩大钢丸与加工室1内部的工件的接触范围,流通顶板11的内顶壁上安装有一对导流罩4,导流罩4呈喇叭状延伸,且导流罩4的开口处位于抛丸单元的正下方。
[0031]导流罩4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第一流通豁口41、落料通道42和第二流通豁口43,第一流通豁口41、落料通道42和第二流通豁口43均可容纳钢丸下落,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抛丸机,包括加工室(1),所述加工室(1)的顶部拆卸式连接有流通顶板(11),所述流通顶板(11)的顶部开设有容纳钢丸抛出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顶板(11)上安装有一对抛丸单元,所述流通顶板(11)的内顶壁上安装有一对导流罩(4),所述导流罩(4)呈喇叭状延伸,且导流罩(4)的开口处位于抛丸单元的正下方;所述导流罩(4)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第一流通豁口(41)、落料通道(42)和第二流通豁口(43),所述第一流通豁口(41)、落料通道(42)和第二流通豁口(43)均可容纳钢丸下落,所述第一流通豁口(41)与导流罩(4)的上端开口处相贯通,所述第二流通豁口(43)与导流罩(4)的下端开口处相贯通,所述导流罩(4)的内侧且靠下方设置有匀料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单元包括有安装于流通顶板(11)顶部的流通座(2),安装于流通座(2)外侧的承接板(21)、位于流通座(2)内腔的导料叶轮(24),所述承接板(21)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一(3),所述伺服电机一(3)的主轴贯穿于流通座(2)与导料叶轮(24)对接安装;所述流通座(2)的侧面设置有管道接口(23),且流通座(2)的下方开设有下料口(22),所述下料口(22)正对流通顶板(11)上所开设的通道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豁口(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俊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巍华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