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13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水下航行体的平行中体外表面敷设柔性覆盖层,平行中体导边和随边处分别沿着周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喷射孔;水下航行体内部布设析出机构,由析出机构工作经导边处的喷射孔或是经随边处的喷射孔向外喷射聚合物;水下航行体处于前进状态时,析出机构经导边处的喷射孔向外喷射聚合物,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沿水下航行体表面逐渐向尾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水下航行体处于后退状态时则由随边处的喷射孔向外喷射聚合物;水下航行体的航速大时,由析出机构经喷射孔进行聚合物喷射,与柔性覆盖层协同减阻,从而大大改变航行体表面流动状态,解决大雷诺数下水下航行体摩擦阻力过高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体
,尤其是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不可再生能源的极具匮乏,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资源与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机械交通工具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载体之一,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大,因此,减少机械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尤为重要。
[0003]汽车、飞机和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其能量消耗主要来源于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则来源于流体介质与交通运输表面之间所产生的表面阻力。
[0004]船舶在低速航行时,摩擦阻力约占总阻力的70%~80%,在高速航行时,约占40%~50%。该摩擦阻力的产生主要是由湍流产生的,湍流减阻的研究对于节能减排、提高续航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0005]现有技术中,减小流动阻力的方法有微沟槽减阻、气泡减阻、粘液减阻以及柔性减阻等,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单一减阻技术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已经很难通过单一减阻方式的参数优化实现更好的减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从而实现柔性覆盖层与聚合物的协同减阻,突破单一减阻模式,大大改变航行体表面流动状态,解决大雷诺数下水下航行体摩擦阻力过高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水下航行体包括有平行中体,所述平行中体外表面敷设有柔性覆盖层,平行中体导边和随边处分别沿着周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喷射孔,喷射孔贯穿柔性覆盖层;所述水下航行体内部布设有析出机构,析出机构与各个喷射孔连通,由析出机构工作经导边处的喷射孔或是经随边处的喷射孔向外喷射聚合物;
[0009]水下航行体处于前进状态时,析出机构经导边处的喷射孔向外喷射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沿着水下航行体表面逐渐向尾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水下航行体处于后退状态时,析出机构经随边处的喷射孔向外喷射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沿着水下航行体表面逐渐向头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
[0010]水下航行体的航速大时,由析出机构经喷射孔进行聚合物喷射,与柔性覆盖层协同减阻。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2]当水下航行体的特征雷诺数ReL≤1.0
×
106时,柔性覆盖层厚度为1.0~5.0mm,弹性模量为3.0~5.0MPa,泊松比为0.3~0.6;当水下航行体的特征雷诺数ReL>1.0
×
106时,
柔性覆盖层厚度为5.0~10mm,弹性模量为0.5~3.0MPa,泊松比为0.6~1.0;特征雷诺数ReL=VL/ν,V和L分别为水下航行体的航行速度和特征长度,ν为水下航行体周围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
[0013]所述柔性覆盖层位于导边、随边处的首尾端部进行硬化处理,首尾端部的弹性模量值大于中间部分的弹性模量值,喷射孔开设于柔性覆盖层首尾端部弹性模量值大的位置。
[0014]开设于导边或随边处的喷射孔,沿着周向均匀布设的数量不小于六个;单个喷射孔沿着轴向的喷射方向垂直于平行中体的表面。
[0015]单个喷射孔的直径不大于20mm,聚合物从喷射孔中的析出速度不大于0.005*V,V为水下航行体的航行速度。
[0016]所述喷射孔距离导边或随边的距离为0.008L
PP
~0.0012L
PP
,L
PP
为水下航行体上平行中体的长度。
[0017]所述析出机构包括有水囊,水囊经由管路分别连通至导边和随边处的喷射孔,水囊在水泵的动力作用下向喷射孔供应聚合物;位于水囊与导边处喷射孔之间的管路上、和位于水囊与随边处喷射孔之间的管路上,均串联安装有水阀。
[0018]所述聚合物中包括有聚乙烯和氢化聚异戊二烯。
[0019]所述柔性覆盖层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0020]所述水下航行体呈回转体结构,由从前至后依次衔接的头部、平行中体、尾部构成,头部与平行中体衔接处为导边,平行中体与尾部衔接处为随边,尾部沿着周向间隔布设有舵构成操纵面。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水下航行体平行中体上敷设柔性覆盖层,同时在平行中体首尾端的导边、随边位置开设向外喷射聚合物的喷射孔,从而突破现有的单一减阻模式,而兼顾了两种不同的减阻模式,将其有效融合于水下航行体中,实现协同减阻,有效改变航行体表面流动状态,解决大雷诺数下水下航行体摩擦阻力过高的问题,起到大大减小水下航行体流动阻力的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4]在水下航行体平行中体表面敷设柔性覆盖层,在流体载荷的冲击作用下,柔性覆盖层被动变形,减小流体边界层内部的动量交换,减小能量消耗与阻力;通过开设于柔性覆盖层上的喷射孔主动喷出聚合物,聚合物在来流的冲击作用下逐渐覆盖整个航行体表面,经由聚合物显著改变航行体表面流体的湍动能与壁面剪应力分布,从而使其流动更加均匀,达到减小流动阻力的效果;
[0025]通过将柔性覆盖层减阻和聚合物减阻兼顾布设于水下航行体上,并相结合协同使用,发挥出1+1>2的减阻效果,可使得不同航速下的水下航行体均实现不同程度地减阻效果,减阻率高达6.85%~14.2%;
[0026]将柔性覆盖层首尾端部硬化处理,从而减小柔性覆盖层端部受来流作用而引起的变形,不仅有效保证柔性覆盖层与水下航行体表面之间的可靠衔接,而且有效保障了喷射孔的稳定可靠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下航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析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水下航行体;2、喷射孔;3、柔性覆盖层;4、操纵面;5、管路;6、水阀;7、水囊;8、水泵;h、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水下航行体1包括有平行中体,平行中体外表面敷设有柔性覆盖层3,平行中体导边和随边处分别沿着周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喷射孔2,喷射孔2贯穿柔性覆盖层3;水下航行体1内部布设有析出机构,析出机构与各个喷射孔2连通,由析出机构工作经导边处的喷射孔2或是经随边处的喷射孔2向外喷射聚合物;
[0033]水下航行体1处于前进状态时,析出机构经导边处的喷射孔2向外喷射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沿着水下航行体1表面逐渐向尾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水下航行体1处于后退状态时,析出机构经随边处的喷射孔2向外喷射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沿着水下航行体1表面逐渐向头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水下航行体(1)包括有平行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中体外表面敷设有柔性覆盖层(3),平行中体导边和随边处分别沿着周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喷射孔(2),喷射孔(2)贯穿柔性覆盖层(3);所述水下航行体(1)内部布设有析出机构,析出机构与各个喷射孔(2)连通,由析出机构工作经导边处的喷射孔(2)或是经随边处的喷射孔(2)向外喷射聚合物;水下航行体(1)处于前进状态时,析出机构经导边处的喷射孔(2)向外喷射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沿着水下航行体(1)表面逐渐向尾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水下航行体(1)处于后退状态时,析出机构经随边处的喷射孔(2)向外喷射聚合物,在来流速度的作用下,聚合物沿着水下航行体(1)表面逐渐向头部移动直至覆盖表面;水下航行体(1)的航速大时,由析出机构经喷射孔(2)进行聚合物喷射,与柔性覆盖层(3)协同减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下航行体(1)的特征雷诺数ReL≤1.0
×
106时,柔性覆盖层(3)厚度为1.0~5.0mm,弹性模量为3.0~5.0MPa,泊松比为0.3~0.6;当水下航行体(1)的特征雷诺数ReL>1.0
×
106时,柔性覆盖层(3)厚度为5.0~10mm,弹性模量为0.5~3.0MPa,泊松比为0.6~1.0;特征雷诺数ReL=VL/ν,V和L分别为水下航行体(1)的航行速度和特征长度,ν为水下航行体(1)周围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协同减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覆盖层(3)位于导边、随边处的首尾端部进行硬化处理,首尾端部的弹性模量值大于中间部分的弹性模量值,喷射孔(2)开设于柔性覆盖层(3)首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成张楠张华潘子英孙海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