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落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99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竹林落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林落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S2、竹叶的发酵降解:将粉碎后的竹叶混合腐熟物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林落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林落叶处理
,具体涉及针对山地型竹林落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贵州赤水市竹资源产量和产值在全国同级地区位居前列,然而竹叶的有效处理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一大难题。竹叶由于木制纤维素含量高,处理成本高、周期长,回收价值低等原因,不适合作为肥料使用,分析情况原由如下:
[0003](1)将竹叶采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当地劳动力欠缺,且多为山地,没人愿意将竹叶堆在一起,即使有人将竹叶堆在一起,由于竹叶降解周期长,竹叶也会被风吹散,难以通过堆肥实现发酵。
[0004](2)将竹叶作为肥料生产加工再利用存在以下问题:竹叶经济价值低,将竹叶拉走集中发酵,竹叶回收的成本高于(竹叶)肥料的价值,即便拉走成功发酵,由于肥料生产旺季是每年的3

10月,竹子施肥主要时间是冬季,加上施肥难度、成本高,竹叶制成的肥料也没人愿意再去施用。
[0005](3)将竹叶作为生物质燃烧存在以下问题:竹叶焚烧会产生碳排放,存在安全隐患,且政府禁止燃烧。
[0006]因此竹叶目前直接被丢弃在竹林中自然发酵降解。然而,将竹叶进行自然发酵降解时,竹叶由于存在难以被自然降解的特点,竹叶自然掉落堆积在竹林中,第3年才开始有腐烂的迹象,竹叶的大量堆积导致存在火患的风险。
[0007]2022年8月贵州赤水发生了山火,火情多次反复,扑灭后又有多处起火,鏖战五天五夜,终于被成功扑灭。据统计,各方面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救援力量1.4万余人、森林灭火主战装备3100余台(套)、直升机10架等。究其难以灭火的原因,正是由于地表覆盖一层多年积累的竹叶。
[0008]直接将竹叶丢弃在竹林中自然发酵降解,除了存在火患的风险外,竹叶还会形成“斗笠效应”,贵州地形多为山地,竹叶覆盖在山地表面形成“斗笠”,雨水降落时,最上层的竹叶将雨水直接导流到洼地,山地土壤无法有效浸湿,土壤含水量降低,竹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竹叶的有效处理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位发酵处理竹叶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竹叶发酵存在的难以降解、劳动量需求大的问题;解决竹叶堆积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斗笠效应”和竹子产量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林落叶复合肥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人工需求量低,能够有效安全地处理了竹林落叶废弃物,施肥效果好,配合氮源、固氮菌之后,施肥效果能进一步的提升。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竹林落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冬季采收竹子之后,原位收集竹林落叶并粉碎;所述竹叶
含量大于90%,其他成分还含有其他树叶等;
[0012]S2、竹叶的发酵降解:将粉碎后的竹叶混合腐熟物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35

45天,腐熟物料的加入量质量占比为15

20%,腐熟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按质量份数取65

75份酒糟、16

20份竹渣、6

10份草木灰、1

3份发酵剂、1

3份氮源进行混合后高温好氧发酵,优选70份酒糟、18份竹渣、8份草木灰、2份发酵剂、2份氮源,发酵完成后制备得到所述腐熟物料;其中高温好氧发酵需要控制水分含量50%左右,2

4天翻堆一次,发酵周期约30天左右,高温好氧发酵是酒糟发酵成有机肥的常用方法。
[0014]S3、竹叶肥的施用:将发酵得到的产物作为肥料施用于竹林。
[0015]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竹林落叶粉碎至过10目(2mm)占80%以上。优选粉碎使用的设备为揉丝机,使用传统粉碎机,由于竹叶轻、密度小,表面含水量高,使用传统粉碎机粉碎效果不好。
[0016]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酒糟为酱香型白酒酒糟。比浓香型白酒酒糟效果更好,且贵州主要产酱香型白酒酒糟,更利于实际利用。
[0017]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竹渣为竹子粉碎过80目得到的产物。优选为竹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0018]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发酵剂包括芽孢杆菌、霉菌、酵母菌,有效活菌数大于50亿/克。所述发酵剂的功效为促进有机物料发酵熟料,发酵剂品种的为华微肥料发酵剂(NT2)。
[0019]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氮源为尿素,尿素一方面可以补充氮源,另一方面由于腐熟物料呈酸性,也可以起到调节pH值的作用。
[002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草木灰除了本身就是一种肥料外,还具有调节pH值,杀虫、改变发酵菌落构成,助长发酵,促进有机物的分解的作用。
[0021]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氮源为尿素。所述堆肥好氧发酵需每8

12天翻堆一次。优选为10天。
[0022]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堆肥好氧发酵的水含量为40

60%。
[0023]进一步的,步骤S2中,堆肥的直径为2

3m左右。
[0024]进一步的,步骤S3中,施用于竹林的方法为环施,深度为10

20cm。
[0025]进一步的,步骤S3中,施用于竹林时,还需要混合质量占比0.01%

0.1%固氮菌和0.5%

1%尿素使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为竹林落叶废弃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具有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有效安全地处理了竹林落叶废弃物,成功降低了火患的风险,已获得政府支持推广。
[0028]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林落叶废弃物的发酵方法,能够有效发酵竹林落叶废弃物,制备成有机肥料,且该有机肥料不含粪便等发酵原料,不易滋生病虫害,不含重金属污染物,原位发酵对竹根无烧根情况,安全可靠。
[0029]3、本专利技术竹林落叶废弃物真正实现了全程原位处理,不需要专门进行回收竹林落叶,也不需要专门场地进行发酵竹林落叶,发酵完成后直接用于竹林肥料使用,不会烧苗烧根,增加了竹产物产量。
[003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林落叶废弃物处理方法在冬季竹子收获后进行,肥料于40天后发酵完成,不仅方便施肥,而且此时正处于竹林施肥全年最佳时期,能够节约肥料的开支的同时也利于竹产物产量的提升。
[0031]5、本专利技术仅需要搬运少量的腐熟物料与粉碎后的竹林落叶进行原位堆肥发酵,即可获得制备得到竹林落叶复合肥,不仅节省了人工、材料成本,而且有效安全地处理了竹林落叶废弃物。得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可进行原位施肥,施肥效果较好,具有提高竹笋产量品质、提高新竹产量质量的效果,且在混合了氮源、固氮菌之后,施肥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实施例1、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竹林落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S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冬季采收竹子之后,原位收集竹林落叶并粉碎;S2、竹叶的发酵降解:将粉碎后的竹叶混合腐熟物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35

45天,腐熟物料的加入量质量占比为15

20%,腐熟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数取65

75份酒糟、16

20份竹渣、6

10份草木灰、1

3份发酵剂、1

3份氮源进行混合后高温好氧发酵,发酵完成后制备得到所述腐熟物料;S3、竹叶肥的施用:将发酵得到的产物作为肥料施用于竹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落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竹林落叶粉碎至过10目占8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洪明李淑模
申请(专利权)人:赤水市幸福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