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034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堆肥
,具体涉及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竹类资源丰富,占世界的3%,现有竹林484.26万公顷,每年都有大量的竹叶、竹枝、笋叶等竹材废弃物产生,目前,这些废弃物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填埋或焚烧,这样不仅使生物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0003]堆肥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过程中,废物中的病菌、虫卵等减少,获得的有机肥营养价值高,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将竹林废弃进行堆肥,是一种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具有良好的前景。
[0004]然而,竹枝、笋叶中含木质纤维素较多,降解难度大,熟化时间长,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90d以上,较长的周期严重制约了竹林废弃物的堆肥利用,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外加菌剂的手段可有效缩短堆肥周期。目前市面上的复合菌剂种类众多,不同的菌剂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最常用的是EM发酵菌剂,EM发酵菌剂对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具有明显的作用,可将堆肥周期缩短至30

45d左右。
[0005]然而,研究发现,在加入EM发酵菌剂的前期,其微生物的活动依然较弱,有研究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堆肥底物中含有大量土著微生物,加入外源菌剂后,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导致外源菌种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菌落,发挥的作用受限。
[0006]如果有一种方法使EM发酵菌剂菌种在堆肥前期就能迅速壮大,那么竹林废弃物的腐熟周期还将进一步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通过特定菌种进行预发酵改变底物的化学特性,使EM发酵菌剂在堆肥前期就具有较高的活动水平,实现进一步缩短竹林废弃物的腐熟周期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将3

5天的鸡粪、米酒渣、铜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湿度为40

45%,加入蜡状芽孢杆菌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置于发酵池中厌氧预发酵4

5天,得到预发酵物;
[0011]S2.将所述预发酵物、竹林废弃物、木炭渣、石灰粉、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2]S3.向所述混合料中加入EM发酵菌剂后聚拢收堆,在表面覆盖一层薄土,进行堆肥处理。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竹林废弃物包括废竹叶、废竹枝、笋壳。
[0014]步骤S1、S2和S3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鸡粪20

30份,米酒渣2

4份,铜溶液5份,蜡状芽孢杆菌菌剂0.2

0.5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5

0.8份,竹林废弃物100份,木炭渣3

5份,
石灰粉5

8份,尿素0.8

1.2份,EM发酵菌剂4份。
[0015]进一步的是,步骤S1中,所述铜溶液包括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铜溶液,其中铜离子浓度为3.5

6%。
[0016]进一步的是,步骤S1中,所述预发酵温度为室温。
[0017]进一步的是,步骤S2中,所述竹林废弃物经过了预处理;所述废竹叶的预处理是将其粉碎至粒径为5

10mm;所述废竹枝、笋壳的预处理是将其碎至粒径为2

3mm后,于饱和石灰水中浸泡8

10h。
[0018]经石灰水浸泡后,废竹枝和笋壳表面的蜡质层被破坏,有利于吸水促进腐解。
[0019]进一步的是,步骤S4中,堆体高度为120

150cm,堆底直径为180

220cm,本专利技术对堆体的大小进行限定,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好氧堆肥,堆体过大则中心部分氧气含量低,不利于发酵,堆体过小则占地过大,不利于控制成本。
[0020]进一步的是,步骤S4中,堆肥过程中,5

7d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后,均洒水控制湿度为50

60%,并在表面覆土,发酵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进行翻堆一方面可以降低温度,另一方面也能使中心部分的堆料与氧气接触,而翻堆过程也是对堆料水分情况的检查。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的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获得的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0022]蜡样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广泛存在于在土壤、水、空气、食物以及动物肠道等处,为兼性好氧菌;枯草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subtilis),为革兰氏阳性菌,也是一种兼性好氧菌,普遍存在于土壤及植物体表,可以抑制由丝状真菌等植物病原菌所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二菌常与各种肥料混合制备生物菌肥。
[0023]铜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铜以阳离子的形态被植物吸收,铜元素对植物的作用表现在:(1)是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呼吸作用有关;(2)对蛋白质代谢及叶绿素的形成有重大影响;(3)能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结实率。中国南方长期淹水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泥炭土、沼泽土以及丘陵坡地的砂质土壤易缺铜。在缺铜土壤上施铜,水稻增产10%

20%。但铜离子也是一种重金属离子,一般认为,铜离子对微生物和酶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0024]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采用蜡状芽孢杆菌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鸡粪进行预发酵处理,再将得到的预发酵物与竹林废弃物混合堆料,添加EM发酵菌剂后,在堆肥前期,发酵菌剂就可维持较高的发酵水平,加快堆料腐熟,申请人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与原鸡粪中的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中具有优势,经过预发酵后,原土著微生物种群大量消亡,而二菌与EM菌剂可共处,且二菌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乙醇等又可改变堆料的理化特性,使其适宜EM发酵菌剂的在堆肥前期的生长繁殖。
[0025]此外,申请人还发现,在预发酵时,向底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离子溶液,也能有效缩短堆肥时长,申请人推测,这一方面是由于铜离子对原土著菌群具有杀灭作用,而对蜡状芽孢杆菌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无抑制作用或抑制作用较弱;另一方面,铜离子还可作为蜡状芽孢杆菌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进行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增加其代谢水平,同时参与一部分代谢产物(酶等)的合成,提升了二菌对土著菌群的竞争力;这两方面的原因加速了土著菌群的消亡,使底物经过短暂的预发酵就可达到适宜EM发酵菌剂大量生长繁殖的条
件。
[002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在堆料中加入铜离子溶液的,但大多是出于丰富堆肥的营养、增强肥效、改良土壤的目的,如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3

5天的鸡粪、米酒渣、铜溶液混合均匀,调节湿度为40

45%,加入蜡状芽孢杆菌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置于发酵池中厌氧预发酵4

5天,得到预发酵物;S2.将所述预发酵物、竹林废弃物、木炭渣、石灰粉、尿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S3.向所述混合料中加入EM发酵菌剂后聚拢收堆,在表面覆盖一层薄土,进行堆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林废弃物包括废竹叶、废竹枝、笋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S2和S3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鸡粪20

30份,米酒渣2

4份,铜溶液5份,蜡状芽孢杆菌菌剂0.2

0.5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5

0.8份,竹林废弃物100份,木炭渣3

5份,石灰粉5

8份,尿素0.8

1.2份,EM发酵菌剂4份。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快竹林废弃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模
申请(专利权)人:赤水市幸福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