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落叶复合肥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38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竹林落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林落叶复合肥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S2、竹叶的发酵降解:将粉碎后的竹叶混合腐熟物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林落叶复合肥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林落叶处理
,具体涉及竹林落叶复合肥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贵州赤水市竹资源产量和产值在全国同级地区位居前列,然而竹叶的有效处理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一大难题。竹叶由于木制纤维素含量高,处理成本高、周期长,回收价值低等原因,不适合作为肥料使用,分析情况原由如下:
[0003](1)将竹叶采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当地劳动力欠缺,且多为山地,没人愿意将竹叶堆在一起,即使有人将竹叶堆在一起,由于竹叶降解周期长,竹叶也会被风吹散,难以通过堆肥实现发酵。
[0004](2)将竹叶作为肥料生产加工再利用存在以下问题:竹叶经济价值低,将竹叶拉走集中发酵,竹叶回收的成本高于(竹叶)肥料的价值,即便拉走成功发酵,由于肥料生产旺季是每年的3

10月,竹子施肥主要时间是冬季,加上施肥难度、成本高,竹叶制成的肥料也没人愿意再去施用。
[0005](3)将竹叶作为生物质燃烧存在以下问题:竹叶焚烧会产生碳排放,存在安全隐患,且政府禁止燃烧。
[0006]因此竹叶目前直接被丢弃在竹林中自然发酵降解。然而,将竹叶进行自然发酵降解时,竹叶由于存在难以被自然降解的特点,竹叶自然掉落堆积在竹林中,第3年才开始有腐烂的迹象,竹叶的大量堆积导致存在火患的风险。
[0007]2022年8月贵州赤水发生了山火,火情多次反复,扑灭后又有多处起火,鏖战五天五夜,终于被成功扑灭。据统计,各方面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救援力量1.4万余人、森林灭火主战装备3100余台(套)、直升机10架等。究其难以灭火的原因,正是由于地表覆盖一层多年积累的竹叶。
[0008]直接将竹叶丢弃在竹林中自然发酵降解,除了存在火患的风险外,竹叶还会形成“斗笠效应”,贵州地形多为山地,竹叶覆盖在山地表面形成“斗笠”,雨水降落时,最上层的竹叶将雨水直接导流到洼地,山地土壤无法有效浸湿,土壤含水量降低,竹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竹叶的有效处理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林落叶复合肥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人工需求量低,能够有效安全地处理了竹林落叶废弃物,施肥效果好,配合氮源、固氮菌之后,施肥效果能进一步的提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位发酵处理竹叶的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竹叶发酵存在的难以降解、劳动量需求大的问题;解决竹叶堆积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斗笠效应”和竹子产量低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1]S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冬季采收竹子之后,原位收集竹林落叶并粉碎;
[0012]S2、竹叶的发酵降解:将粉碎后的竹叶混合腐熟物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35

45天,发酵完成即得所述竹林落叶复合肥;其中,腐熟物料的加入量质量占比为15

20%,腐熟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按质量份数取65

75份酒糟、16

20份竹渣、6

10份草木灰、1

3份发酵剂、1

3份氮源进行混合后高温好氧发酵,发酵完成后制备得到所述腐熟物料。
[0014]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竹林落叶粉碎至过10目占80%以上。
[0015]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酒糟为酱香型白酒酒糟。
[0016]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竹渣为竹子粉碎过80目得到的产物。
[0017]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发酵剂包括芽孢杆菌、霉菌、酵母菌,有效活菌数大于50亿/克。
[0018]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氮源为尿素。
[0019]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氮源为尿素。所述堆肥好氧发酵需每8

12天翻堆一次。
[002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堆肥好氧发酵的水含量为40

60%。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用于竹子肥料的应用。
[0022]进一步的,所述应用的方法为环施于竹林,深度为10

20cm,所述竹林落叶复合肥需要混合质量占比0.01%

0.1%固氮菌和0.5%

1%尿素使用。优选为0.05%固氮菌和0.75%尿素。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仅需要搬运少量的腐熟物料与粉碎后的竹林落叶进行原位堆肥发酵,即可获得制备得到竹林落叶复合肥,不仅节省了人工、材料成本,而且有效安全地处理了竹林落叶废弃物。得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可进行原位施肥,施肥效果较好,具有提高竹笋产量品质、提高新竹产量质量的效果,且在混合了氮源、固氮菌之后,施肥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0025]2、本专利技术为竹林落叶废弃物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具有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有效安全地处理了竹林落叶废弃物,成功降低了火患的风险,已获得政府支持推广。
[0026]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林落叶废弃物的发酵方法,能够有效发酵竹林落叶废弃物,制备成有机肥料,且该有机肥料不含粪便等发酵原料,不易滋生病虫害,不含重金属污染物,原位发酵对竹根无烧根情况,安全可靠。
[0027]4、本专利技术竹林落叶废弃物真正实现了全程原位处理,不需要专门进行回收竹林落叶,也不需要专门场地进行发酵竹林落叶,发酵完成后直接用于竹林肥料使用,不会烧苗烧根,增加了竹产量。
[0028]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林落叶废弃物处理方法在冬季竹子收获后进行,肥料于40天后发酵完成,不仅方便施肥,而且此时正处于竹林施肥全年最佳时期,能够节约肥料的开支的同时也利于竹产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分别进行堆肥40天;图左为实施例1,图右为对
比例2,图中为对比例1;
[0030]图2为图1中实施例1堆肥外观;
[0031]图3为图1中对比例2堆肥外观;
[0032]图4为图1中对比例1堆肥外观;
[0033]图5为图2实施例1中堆肥内部情况;
[0034]图6为图2对比例2中堆肥内部情况;
[0035]图7为图2对比例1中堆肥内部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37]实施例1
[0038]在贵州赤水某地,选择土壤条件和竹林结构基本一致的元竹林,进行实施例1

3和对照例1

2的竹林落叶处理,实施例1的方法如下:
[0039](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冬季(气温约5

10℃)采收竹子之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S1、竹叶的收集和粉碎:冬季采收竹子之后,原位收集竹林落叶并粉碎;S2、竹叶的发酵降解:将粉碎后的竹叶混合腐熟物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发酵周期为35

45天,发酵完成即得所述竹林落叶复合肥;其中,腐熟物料的加入量质量占比为15

20%,腐熟物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数取65

75份酒糟、16

20份竹渣、6

10份草木灰、1

3份发酵剂、1

3份氮源进行混合后高温好氧发酵,发酵完成后制备得到所述腐熟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竹林落叶粉碎至过10目占8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酒糟为酱香型白酒酒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林落叶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模黄仕平
申请(专利权)人:赤水市幸福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