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9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包括保温支撑装置、气流组织装置、热量存储装置、热量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热量存储装置包括多个蓄热砖,蓄热砖通过电加热丝加热将其热量储存起来;所述的热量交换装置包括气水换热器、供水管、回水管,蓄热砖体内的热量在气流组织装置的作用下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供水管和回水管与气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保温支撑装置包括保温墙、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A、第二隔热层B、支撑架、壳体;所述的气流组织装置包括:风机和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保温墙上,位于风机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蓄热砖的孔道设置为变截面孔道,用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固体蓄热放热效率不佳的问题。率不佳的问题。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固体蓄热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
技术背景
[0002]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以固体蓄热材料为储热介质,固体蓄热具有占地面积小,储热温度高;通过电能将蓄热体加热,使热能储存在蓄热体中,需要用热的时候再通过热风将热量传递出来,热量通过换热设备可将热能在用电高峰期作为用户热水供应、室内采暖等能量的来源;固体蓄热的性能指标和蓄热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固体蓄热结构的合理性;目前由于市面上一些固体蓄热结构存在着缺陷,导致蓄热效率及放热效率不佳,基于此开发一种新的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既能解决放热效率不佳的问题又能提高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固体蓄热放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包括保温支撑装置、气流组织装置、热量存储装置、热量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热量存储装置包括多个蓄热砖,蓄热砖通过电加热丝加热将其热量储存起来;所述的热量交换装置包括气水换热器、供水管、回水管,蓄热砖体内的热量在气流组织装置的作用下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高温气体,高温气体经过气水换热器并与其进行换热,实现供热,供水管和回水管与气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保温支撑装置包括保温墙、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A、第二隔热层B、支撑架、壳体;所述的气流组织装置包括:风机和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保温墙上,位于风机的上方;
[0005]进一步的,保温墙附在壳体内部构成固体蓄热供暖系统的腔体,其中蓄热砖在腔体内,左右两侧的保温墙上有导流件;蓄热砖在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A、第二隔热层B中间,第一隔热层位于顶部保温墙的下方,第二隔热层A和第二隔热层B位于支撑架的上方且与支撑架连接。
[0006]上述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所述的多个蓄热砖呈顺排列的方式在所述的保温支撑装置内,且蓄热砖孔道的设置方向与空气流动的方向平行,蓄热砖孔道内含有电加热丝。
[0007]上述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所述的导流件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保温墙上,位于风机的上方,从风机出口吹上来的气体经过导流件进入蓄热砖孔道。
[0008]上述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所述的风机设置有4个,且4个风机分别位于腔体的四个角落处,所述的气水换热器位于第二隔热层A和第二隔热层B的支撑架中间。
[0009]上述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所述的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A中间是由蓄热砖构成的蓄热体C,蓄热体C共有6层蓄热体砖,每层蓄热砖是由横排3个,纵排4个组成;每个砖体有两个孔道,横排和纵排的砖体紧密相连,蓄热体C每一横排蓄热砖连接的孔径由左到右逐渐变小,成为变截面的孔道。
[0010]上述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所述的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B中间是由蓄热砖
构成的蓄热体D,蓄热体D共有6层蓄热体砖,每层蓄热砖是由横排3个,纵排4个组成;每个砖体有两个孔道,横排和纵排的砖体紧密相连,蓄热体D每一横排蓄热砖连接的孔径由右到左逐渐变小,成为变截面的孔道。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上述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的显著进步是:既能解决放热效率不佳的问题又能提高蓄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的主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的左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中蓄热砖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保温墙,3.风机,4.支撑架,5.第一隔热层,6.第二隔热层A,9.第二隔热层B,11.气水换热器,12.蓄热体C,13.蓄热体D,15.蓄热砖,17.导流件,19.供水管,20.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图1

3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
[0018]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将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中的每一横排的3个蓄热砖15连接,其孔径由进风口到出风口逐渐变小,成为变截面的孔道,从而使得出口的风速和出口温度都高于传统的蓄热砖15孔道,强化了蓄热砖15孔道的自然对流从而增强固体蓄热放热的效率。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包括保温支撑装置、气流组织装置、热量存储装置、热量交换装置;保温支撑装置里面有气流组织装置、热量存储装置、热量交换装置;其中热量存储装置包括蓄热体C12和蓄热体D13,蓄热体C12和蓄热体D13是由蓄热砖15堆积而成,热量交换装置包括气水换热器11、供水管19、回水管20,通过气水换热器11的热量与水进行换热,被加热的水通过供水管19供人们使用。
[0020]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在夜间利用谷电以热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供热。详细的说,在夜间,利用谷电通过电加热丝对蓄热砖15进行加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蓄热砖15里面,达到设定的温度停止加热;在白天蓄热结束,开始放热,风机3提供腔体内空气的循环动力,在导流件17的作用下,风机3吹出的空气改变方向与蓄热砖15孔道的方向平行,空气与蓄热砖15进行换热形成高温空气,高温空气向下流动流经气水换热进行换热,经过气水换热器11换热的高温空气形成低温空气再次进入风机3,以此形成循环,经过气水换热器11换热的热量加热回水管20输送来的冷水,经过加热的冷水达到供热的温度通过供水管19实现供热。
[0021]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中,保温墙2组成的腔体内有蓄热体C12和蓄热体D13,蓄热体C12在第一层隔热和第二层隔热A中间,蓄热体D13在第一层隔热和第二层隔热B中间,蓄热体C12和蓄热体D13中的蓄热砖15排列方式都相同,蓄热体C12和蓄热体D13每层都是横排3个蓄热砖15,纵排4个蓄热砖15,共6层组成,蓄热
体C12和蓄热体D13共计144块蓄热砖15。
[0022]如图1所示,气流组织装置包括风机3和导流件17,导流件17位于左右两侧的保温墙2上,在风机3的上方,导流件17可以改变经过风机3出口空气的流动方向,以此使空气的流动方向和蓄热砖15的孔道平行,同时重要的一点是避免空气在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上方堆积,减少高温空气的热量浪费,缓解蓄热砖15的排列结构造成的温度不均现象;具体的来说,在夜间利用谷电通过电加热丝对蓄热砖15进行加热,空气从风机3出口排出去向上流动通过导流件17改变方向和蓄热砖15孔道平行,经过蓄热砖15向下流动,导流件17使得空气均匀和蓄热砖15接触,空气与蓄热砖15换热之后形成高温空气,高温空气再次通过气水换热器11与其进行换热,高温空气加热回水管20输送的冷水,经过加热的热水通过供水管19流到用户。
[0023]进一步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包括保温支撑装置、气流组织装置、热量存储装置、热量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的热量存储装置包括多个蓄热砖,蓄热砖通过电加热丝加热将其热量储存起来;所述的热量交换装置包括气水换热器、供水管、回水管,蓄热砖体内的热量在气流组织装置的作用下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高温气体,高温气体经过气水换热器并与其进行换热,实现供热,供水管和回水管与气水换热器连接;所述的保温支撑装置包括保温墙、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A、第二隔热层B、支撑架、壳体;所述的气流组织装置包括:风机和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保温墙上,位于风机的上方;其特征在于:保温墙附在壳体内部构成固体蓄热供暖系统的腔体,其中蓄热砖在腔体内,左右两侧的保温墙上有导流件;蓄热砖在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A、第二隔热层B中间,第一隔热层位于顶部保温墙体的下方,第二隔热层A和第二隔热层B位于支撑架的上方且与支撑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储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蓄热砖呈顺排列的方式在所述的保温支撑装置内,且蓄热砖孔道的设置方向与空气流动的方向平行,蓄热砖孔道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贵张亚杰王硕庞雪峰常宗越秦景马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