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40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申请涉及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及其应用方法,涉及气体加热结构技术领域,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包括加热部、导气部和测温部;所述加热部包括热循装置和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和热循装置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热循装置供热;所述导气部包括导气管道,所述热循装置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供导气管道安装的通连通道,所述导气管道内腔用于供气体通过;所述测温部包括预装架和测温件,所述测温件通过预装架设置于导气管道内腔,且所述测温件位于热循装置内腔,以在所述热循装置对位于导气管道内腔的气体加热时,对气体进行测温;应用方法包括供热、通气和测温。本申请具有同时对气体进行加热和测温,有效保障了测温件测定加热气体温度的精准度的效果。度的效果。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气体加热结构
,尤其涉及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体传感器泛指将特定气体的气体分数转化为对应电信号的转换设备,此外,现有的气体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收集气体快速分析气体的成分、浓度,并对气体进行精准测温。基于此,在气体加热的设备中,气体传感器往往作为测温设备以应用。
[0003]在实际的气体加热测温中,由于部分气体本身的属性为高压、易腐蚀的不稳定状态,致使用于供气体通过的管道极易被腐蚀损坏。因此,操作人员往往先对气体进行加热,之后,再通过气体传感器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测温。
[0004]然而,气体加热后再由气体传感器测温,存在测定温度有温差的问题,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气体传感器对气体测温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气体加热和测温分开操作,致使气体传感器对气体测温的精准度偏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高精度气体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1)、导气部(2)和测温部(3);所述加热部(1)包括热循装置(5)和供热装置(6),所述供热装置(6)和热循装置(5)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热循装置(5)供热;所述导气部(2)包括导气管道(21),所述热循装置(5)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供导气管道(21)安装的通连通道(512),所述导气管道(21)内腔用于供气体通过;所述测温部(3)包括预装架(31)和测温件(32),所述测温件(32)通过预装架(31)设置于导气管道(21)内腔,且所述测温件(32)位于热循装置(5)内腔,以在所述热循装置(5)对位于导气管道(21)内腔的气体加热时,对气体进行测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装置(5)包括保温块(51),所述保温块(51)上设置有多条通温通道(511),所有所述通温通道(511)沿保温块(5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供热装置(6)包括两组通连机构(61),每组所述通连机构(61)包括通连管道(611)和多根定连管道(612),所有所述定连管道(612)均连通于通连管道(611)上;其中一组所述通连机构(61)的所有定连管道(612)一一对应插设于所有通温通道(511)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壁内,另一组所述通连机构(61)的所有定连管道(612)一一对应插设于所有通温通道(51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侧壁内;其中一组所述通连机构(61)的通连管道(611)用于向所有通温通道(511)内持续注入导热流体,另一组所述通连机构(61)的通连管道(611)用于将所有通温通道(511)内的导热流体持续向外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气体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装置(5)还包括多组缓流机构(52),一组所述缓流机构(52)对应设置于一条通温通道(511)的侧壁内;每组所述缓流机构(52)包括连贯主轴(521)和多块缓流环板(522),所有所述缓流环板(522)设置于连贯主轴(521)上,且所有所述缓流环板(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默李新华安德里亚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舒茨测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