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64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属于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储能电机、耦合器和储能飞轮;耦合器设置于储能电机与储能飞轮之间;储能电机的下端盖连接于耦合器的耦合器壳体;储能电机转子的一端穿过下端盖并与耦合器的外转子连接;耦合器包括耦合器定子、外转子和内转子,耦合器定子设置于外转子的外部,内转子的下部连接于储能飞轮;耦合器壳体底部设有密封腔体,储能飞轮设置于密封腔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储能电机与储能飞轮的密封腔体隔开,使得储能电机可在常压环境下运行,节约成本且利于散热;通过控制励磁电流的通断及电机转速,可以使得储能电机和储能飞轮之间进行磁性连接和断开,从而降低储能过程中的损耗,利于长时储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飞轮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储能飞轮在转动过程中的风摩损耗,飞轮储能装置通常是整体封装后,采取内部抽真空的方法。然而,真空环境对储能电机的定子绕组绝缘带来了新的挑战。
[0003]现有方案有将定子绕组整体灌封的,但灌封模具和胶水都增加了飞轮储能装置的成本。其次,储能电机的转子热量在真空环境下主要靠两端的机械轴承传导出去,这不仅散热困难而且也加重了轴承的负担,使得轴承寿命减少。
[0004]此外,常规飞轮储能电机飞轮和电机同轴连接,在储能滑行状态时,电机转子一同旋转,会产生额外的损耗,导致高自损耗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目的在于使储能电机和储能飞轮处于不同腔体,飞轮储能装置运转时,仅需对储能飞轮所在腔体抽真空,有效降低了储能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风险,由此解决储能电机转子的散热及高自损耗率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机(1)、耦合器(2)和储能飞轮(3);所述耦合器(2)包括耦合器定子(201)、外转子(202)和内转子(203),所述外转子(202)与所述内转子(203)的上部配合设置,所述耦合器定子(201)设置于所述外转子(202)的外部,所述内转子(203)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储能飞轮(3);所述储能电机(1)的下端盖(102)连接于所述耦合器(2)的耦合器壳体(204);所述储能电机(1)由变流器驱动,包括储能电机转子(101),所述储能电机转子(101)的一端穿过所述下端盖(102)并与耦合器(2)的外转子(202)连接;耦合器壳体(204)底部设有密封腔体(303),所述储能飞轮(3)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303)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202)的内侧设有外转子齿槽,所述内转子(203)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外转子齿槽相配合的内转子齿槽;所述外转子齿槽与所述内转子齿槽的齿槽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2)为电磁耦合器,包括励磁绕组(205);所述耦合器定子(201)包括两个固定连接的耦合器定子铁芯(201.1),两个耦合器定子铁芯(201.1)的连接处设有凹槽,所述励磁绕组(205)设置于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2)为永磁耦合器,包括永磁体(206)和隔磁环(207);所述耦合器定子(20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耦合器定子铁芯(201.1),所述永磁体(206)设置两个耦合器定子铁芯(201.1)之间;所述隔磁环(207)沿所述永磁体(206)外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2)为混合励磁耦合器,包括励磁绕组(205)、永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才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