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46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和固定在整车底盘上的制动底板,支撑销铆接在制动底板上,第一领蹄与第二领蹄上端的圆弧部包裹在支撑销外侧,第一领蹄与第二领蹄的下端安装在调节棘轮的卡槽内,两个上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支撑销连接,两个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连接,自调拨板压接在第一领蹄上,自调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销连接,自调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连接,自调回位簧的一端与支撑销连接,自调回位簧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连接,下拉紧簧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连接,轮缸内两个活塞两端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驻车有效。保证驻车有效。保证驻车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器,尤其是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汽车配备的EPB,大多是基于卡钳,或者说集成在卡钳上的电子驻车制动器,而EPB

Si则是基于鼓式制动器的电子驻车解决方案。与卡钳(钳盘式制动器)相比,首先,鼓式制动器由于其固有的自增力效应(放大摩擦作用力),因而能产生更大的制动力矩,简言之,制动力更强劲。同时,在重量上,鼓式制动器也比盘式制动器有优势,综合制动盘/鼓的重量,一辆车如果采用鼓式制动器(两个后轮),可比盘式制动器轻20%

30%,实现2

3公斤的减重。尤其是对于电动车而言,更轻的重量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另外,相比开放式的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相对封闭,摩擦粉尘不会四处扬散,EPB

Si对减少PM10,对环境保护也有很大的帮助。封闭结构还能带来另一个优势,即EPB

Si相比盘式制动具有更好的防锈蚀能力,可避免由此给电动汽车带来的一系列制动噪音,甚至是制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行业匹配的均是领从蹄结构的鼓式EPB,不能满足商用车性能使用要求,从而需要使用双向自增力结构的鼓式制动器匹配EPB进行使用,但是由于双向自增力结构都是行车自动调节结构,无法解决制动衬片磨损后,制动拉臂行程增大,导致拉线行程超出MGU使用行程,导致EPB驻车制动减弱或者失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制动衬片磨损后行车和驻车同时进行自调,使制动拉臂恒定在初始位置不变,保证驻车有效。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和固定在整车底盘上的制动底板,支撑销铆接在制动底板上,第一领蹄与第二领蹄上端的圆弧部包裹在支撑销外侧,第一领蹄与第二领蹄的下端安装在调节棘轮的卡槽内,两个上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支撑销连接,两个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连接,自调拨板压接在第一领蹄上,自调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销连接,自调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连接,自调回位簧的一端与支撑销连接,自调回位簧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连接,下拉紧簧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连接,轮缸内两个活塞一端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连接,轮缸内两个活塞的另一端与分泵弹簧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通过压碗机构压合在制动底板上,自调拨板通过压碗机构压接在第一领蹄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压碗机构包括穿钉,穿钉上安装有压簧,压簧的上端压接有上压碗,压簧的下端压接有下压碗。
[0008]作为优选,所述自调拨板压接在第一领蹄和下压碗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领蹄与制动拉臂连接,驻车自调支撑板两端分别与第一领蹄和第二领蹄、制动拉臂卡接,驻车自调拉紧簧一端与驻车自调支撑板连接,驻车自调拉紧簧另一端与第二领蹄连接,驻车自调回位簧两端分别与驻车自调支撑板和驻车自调推板连接,驻车自调支撑板与驻车自调推板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制动拉臂通过拉臂销钉与大卡子与第二领蹄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驻车自调支撑板通过驻车自调销钉与小卡子与驻车自调推板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制动衬片磨损后,行车和驻车同时进行自调,使制动拉臂恒定在初始位置不变,保证驻车有效。满足汽车主机厂不同规格形式的鼓式EPB制动器的选用和使用的切实需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蹄、行车自调机构与驻车自调机构的结构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调整前制动蹄与驻车自调机构的仰视剖面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驻车自调机构的仰视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驻车自调机构支撑板与推板的连接结构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调整后制动蹄与驻车自调机构的仰视剖面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碗机构的结构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动拉臂与第二领蹄的仰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

8,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制动鼓1和固定在整车底盘上的制动底板21,支撑销2铆接在制动底板21上,第一领蹄3与第二领蹄12上端的圆弧部包裹在支撑销2外侧,第一领蹄3与第二领蹄12的下端安装在调节棘轮9的卡槽内,两个上回位弹簧17的一端与支撑销2连接,两个上回位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连接,自调拨板7压接在第一领蹄3上,自调支撑板4的一端与支撑销2连接,自调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7连接,自调回位簧6的一端与支撑销2连接,自调回位簧6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7连接,下拉紧簧10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连接,轮缸16内两个活塞15一端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连接,轮缸16内两个活塞15的另一端与分泵弹簧27连接。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通过压碗机构压合在制动底板21上,自调拨板7通过压碗机构压接在第一领蹄3上。压碗机构包括穿钉24,穿钉24上安装有压簧22,压簧22的上端压接有上压碗8,压簧22的下端压接有下压碗23。自调拨板7压接在第一领蹄3和下压碗23之间。第二领蹄12与制动拉臂11连接,驻车自调支撑板13两端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制动拉臂11卡接,驻车自调拉紧簧18一端与驻车自调支撑板13连接,驻车自调拉紧簧18另一端与第二领蹄12连接,驻车自调回位簧19两端分别与驻车自调支撑板13和驻车自调推板5连接,驻车自调支撑
板13与驻车自调推板5连接。制动拉臂11通过拉臂销钉14与大卡子25与第二领蹄12连接。驻车自调支撑板13通过驻车自调销钉20与小卡子26与驻车自调推板5连接。
[0022]驻车自动调节的工作原理如下:驻车自动调节是基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与制动鼓1在持续制动过程中,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不断摩擦磨损时产生行车自动调节后才会进行驻车自动调节。(只有满足行车自动调节后才会触发驻车自动调节工作)。图2所示,当调节棘轮9自动调节后,推动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与制动鼓1保持间隙恒定。图3随着行车自动调节会致使第一领蹄3与驻车自调推板5间隙减小。此时触发驻车自动调节。第一领蹄3向左侧移动的同时,驻车自调支撑板13受到驻车自调拉紧簧18的拉力保持不动,第一领蹄3带动驻车自调推板5以驻车自调销钉20为中心进行旋转自动调节,驻车自调推板5会受到驻车自调销钉20上的驻车自调回位簧19的拉力,进行限位防止回调出现,使第一领蹄3与驻车自调推板5保持间隙恒定,使第二领蹄12上的制动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1)和固定在整车底盘上的制动底板(21),支撑销(2)铆接在制动底板(21)上,第一领蹄(3)与第二领蹄(12)上端的圆弧部包裹在支撑销(2)外侧,第一领蹄(3)与第二领蹄(12)的下端安装在调节棘轮(9)的卡槽内,两个上回位弹簧(17)的一端与支撑销(2)连接,两个上回位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连接,自调拨板(7)压接在第一领蹄(3)上,自调支撑板(4)的一端与支撑销(2)连接,自调支撑板(4)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7)连接,自调回位簧(6)的一端与支撑销(2)连接,自调回位簧(6)的另一端与自调拨板(7)连接,下拉紧簧(10)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连接,轮缸(16)内两个活塞(15)两端分别与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连接,轮缸(16)内两个活塞(15)的另一端与分泵弹簧(2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增力自动调节结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领蹄(3)和第二领蹄(12)通过压碗机构压合在制动底板(21)上,自调拨板(7)通过压碗机构压接在第一领蹄(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自增力自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培亮赵祥涛郝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霸州市华诚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