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99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压缩机,其具备:壳体,其包括进气流路;压缩机叶轮,其配置于进气流路,且具有多个叶片;收纳室,其形成于壳体中的比叶片靠进气的流动中的上游侧;可动部件(210、220),其配置于收纳室,且能够向突出至进气流路内的突出位置和从进气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一个或多个槽(300),其横跨可动部件(210、220)中的内径面(S3)以及叶片附近的侧面(对置面(S2))而形成。侧面(对置面(S2))而形成。侧面(对置面(S2))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本申请主张基于2021年6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

96936号的优先权的利益,其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压缩机具备形成有进气流路的压缩机壳体。在进气流路上配置有压缩机叶轮。若流入压缩机叶轮的空气的流量减小,则由压缩机叶轮压缩后的空气在进气流路中逆流,产生被称为喘振的现象。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压缩机壳体设置节流机构的离心压缩机。节流机构具备可动部件。可动部件构成为能够在向进气流路内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从进气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节流机构通过使可动部件向进气流路内突出来减小进气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当可动部件向进气流路内突出时,在进气流路内逆流的空气被可动部件阻挡。在进气流路内逆流的空气被阻挡,由此抑制喘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26471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进气流路内逆流的空气中包含伴随压缩机叶轮的旋转的回旋流成分。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利用可动部件阻挡在进气流路内逆流的空气的情况下,由于逆流的空气的回旋流成分,压缩机叶轮的前缘附近的流动紊乱,有可能产生被认为是空气动力音的噪音。
[0009]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音的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方案的离心压缩机具备:壳体,其包括进气流路;压缩机叶轮,其配置于进气流路,且具有多个叶片;收纳室,其形成于壳体中的比叶片靠进气的流动中的上游侧;可动部件,其配置于收纳室,且能够向突出至进气流路内的突出位置和从进气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槽,其形成为横跨可动部件中的内径面和叶片侧的侧面。
[0012]槽也可以包括在压缩机叶轮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球形状的槽。
[0013]槽也可以包括在压缩机叶轮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圆弧状的周槽。
[0014]也可以在周向上分离地形成多个槽。
[0015]也可以在周向上不等间隔地形成多个槽。
[001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增压器具备上述的离心压缩机。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根据本公开,能够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压器的概略剖视图。
[0020]图2是图1的虚线部分的提取图。
[0021]图3是构成连杆机构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0023]图5是表示图4中从径向内侧观察可动部件的内径面的图。
[0024]图6是图2的VI

VI线剖视图。
[0025]图7是用于说明连杆机构的动作的第一图。
[0026]图8是用于说明连杆机构的动作的第二图。
[0027]图9是用于说明连杆机构的动作的第三图。
[0028]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0029]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0030]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可动部件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的例示,除了特别声明的情况之外,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重复说明。另外,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0032](第一实施方式)
[0033]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压器TC的概略剖视图。将图1所示的箭头L方向作为增压器TC的左侧进行说明。将图1所示的箭头R方向作为增压器TC的右侧进行说明。增压器TC中的后述的压缩机壳体100侧作为离心压缩机CC发挥作用。以下,对离心压缩机CC由后述的涡轮叶轮8驱动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离心压缩机CC可以由未图示的发动机驱动,也可以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马达)驱动。这样,离心压缩机CC既可以组装于增压器TC以外的装置,也可以是单体。
[0034]如图1所示,增压器TC具备增压器主体1。增压器主体1包括轴承壳体2、涡轮壳体4、压缩机壳体(壳体)100以及连杆机构200。稍后将描述连杆机构200的细节。在轴承壳体2的左侧,通过紧固螺栓3连结涡轮壳体4。在轴承壳体2的右侧,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压缩机壳体100。
[0035]在轴承壳体2形成有收纳孔2a。收纳孔2a沿增压器TC的左右方向贯通轴承壳体2。在收纳孔2a配置有轴承6。在图1中,作为轴承6的一例,示出全浮动轴承。但是,轴承6也可以是半浮动轴承、滚动轴承等其他径向轴承。在收纳孔2a配置有转轴7的一部分。转轴7被轴承6支撑为能够旋转。在转轴7的左端部设置有涡轮叶轮8。涡轮叶轮8能够旋转地收纳于涡轮壳体4内。在转轴7的右端部设置有压缩机叶轮9。在本公开中,转轴7、涡轮叶轮8以及压缩机叶轮9的旋转轴方向、径向以及周向能够分别简称为旋转轴方向、径向以及周向。压缩机叶轮9能够旋转地收纳于压缩机壳体100内。压缩机叶轮9具有形成于轮毂的外周面的多个长
叶片9a以及多个短叶片9b。多个长叶片9a和短叶片9b在周向上交替地分离而形成。多个长叶片9a和短叶片9b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长叶片9a的前缘LE相对于短叶片9b的前缘LE位于远离轴承壳体2的一侧。换言之,短叶片9b的前缘LE相对于长叶片9a的前缘LE位于接近轴承壳体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叶轮9具有长叶片9a以及短叶片9b,但并不限定于此,压缩机叶轮9也可以仅具有长叶片9a以及短叶片9b中的任一方。
[0036]在压缩机壳体100形成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在增压器TC的右侧开口。进气口10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连接。在轴承壳体2与压缩机壳体100之间形成有扩散流路11。扩散流路11对空气进行加压。扩散流路11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形成为环状。扩散流路11在径向的内侧经由压缩机叶轮9与进气口10连通。
[0037]另外,在压缩机壳体100形成有压缩机涡旋流路12。压缩机涡旋流路12位于例如比压缩机叶轮9靠径向的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2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进气口以及扩散流路11连通。若压缩机叶轮9旋转,则从进气口10向压缩机壳体100内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在压缩机叶轮9的叶片间流通的过程中被加压加速。加压加速后的空气在扩散流路11以及压缩机涡旋流路12中进一步被加压。加压后的空气从未图示的排出口流出,被引导至发动机的进气口。
[0038]这样,增压器TC具备利用离心力来压缩流体的离心压缩机(压缩机)CC。离心压缩机CC包括压缩机壳体100、压缩机叶轮9以及后述的连杆机构2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包括进气流路;压缩机叶轮,其配置于所述进气流路,且具有多个叶片;收纳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中的比所述叶片靠进气的流动中的上游侧;可动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室,且能够向突出至所述进气流路内的突出位置和从所述进气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以及一个或多个槽,其形成为横跨所述可动部件中的内径面和所述叶片附近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包括在所述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村淳崎坂亮太佐藤洋一猪又谅祐神泽大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