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带吸入配管的离心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20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20)的吸入配管(200),离心式压缩机(20)具有为了向叶轮(21)引导工作流体而开口的吸入口(22),吸入配管(200)具备:第一开口部(31),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吸入口(22);以及第二开口部(32),其在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开口部(31)靠上游侧的位置。第二开口部(32)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开口部(31)靠下方的位置。第一开口部(31)及第二开口部(32)朝向同一方向开口。第二开口部(32)朝向同一方向开口。第二开口部(32)朝向同一方向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带吸入配管的离心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带吸入配管的离心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将燃气轮机等内燃机的空气吸入口除冰的除冰装置。该除冰装置具备形成轮机发动机部分的燃气轮机、具有开口部且用于使空气进入发动机的外罩、以及电磁波产生器单元,该电磁波产生器单元用于在外罩内产生适于使冰溶解的频率的电磁波。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

5222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压缩机中,有时冰渣及水滴通过连接于其吸入口的吸入配管而侵入压缩机内。当冰渣及水滴侵入压缩机内时,叶轮等要素损伤。
[0008]本公开提供用于防止冰渣及水滴侵入压缩机内的技术。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公开的吸入配管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其中,
[0011]所述离心式压缩机具有为了向叶轮引导工作流体而开口的吸入口,
[0012]所述吸入配管具备:
[0013]第一开口部,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吸入口;以及
[0014]第二开口部,其在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靠上游侧的位置,
[0015]所述第二开口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靠下方的位置,
[0016]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朝向同一方向开口。
[0017]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带吸入配管的离心式压缩机具备:
[0018]离心式压缩机;以及
[0019]连接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的上述本公开的吸入配管。
[0020]又一方面,本公开的制冷装置具备:
[0021]上述本公开的带吸入配管的离心式压缩机。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防止冰渣及水滴侵入压缩机内。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连同离心式压缩机一起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沿着II

II线的吸入配管及离心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26]图3是连同离心式压缩机一起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的纵剖视图。
[0027]图4是连同离心式压缩机一起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的主视图。
[0028]图5是沿着V

V线的吸入配管及离心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29]图6是实施方式4中的制冷装置的结构图。
[0030]图7A是制冷装置的主视图。
[0031]图7B是制冷装置的右侧视图。
[0032]图7C是制冷装置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等)
[0034]专利技术者们在想到本公开的当时,作为使用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的压缩机在低温环境下动作的情况下的一个课题,知晓因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而产生水滴及冰。当水滴及冰渣侵入压缩机内时,叶轮等要素损伤。专利文献1为了应对该课题,提出使用磁控管这样的电磁波产生器在外罩内使最适于溶解冰的频率的电磁波产生。
[0035]然而,为了对压缩机的动作所需要的工作流体全部加热,需要将电磁产生器大型化。因此,需要的电力量过大,经济性差。专利技术者们发现了该课题,为了解决该课题而构成本公开的主题。
[0036]于是,本公开提供用于防止冰渣及水滴侵入压缩机内的技术。
[0037]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不过,有时省略超出需要地详细的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对已经广为人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对大体上同一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超出需要而冗长,并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容易。
[003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附图及以下的说明,并不意在通过附图及以下的说明来限定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主题。
[0039](实施方式1)
[0040]以下,使用图1及图2来说明实施方式1。
[0041][1

1.结构][0042]图1是连同离心式压缩机一起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的主视图。图2是沿着II

II线的吸入配管及离心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43]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心式压缩机20具备旋转轴10、安装于旋转轴10的叶轮21、以及为了向叶轮21引导工作流体而开口的吸入口22。吸入口22朝向叶轮21开口。旋转轴10沿水平方向延伸。
[0044]吸入配管200是离心式压缩机20的吸入配管。吸入配管200具备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吸入口22的第一开口部31、以及在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开口部31靠上游侧
的位置的第二开口部32。第二开口部32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开口部31靠下方的位置。第一开口部31及第二开口部32朝向同一方向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31及第二开口部32朝向水平方向开口。根据这样的构造,当从第二开口部32向吸入配管200导入工作流体时,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在吸入配管200内变化。在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时,工作流体中包含的冰渣及水滴由于基于质量产生的惯性力的差异而脱离工作流体的流动并碰撞吸入配管200的壁面,并通过自重而沿着壁面落下。这样,冰渣及水滴从工作流体分离,因此抑制冰渣及水滴从吸入口22向离心式压缩机20内侵入。由此,能够避免叶轮21损伤。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空心的箭头示出了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入配管200未设置加热器等。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使用电力及热等来自外部的输入地抑制冰渣及水滴侵入离心式压缩机20。不过,也可以辅助地使用电力、热等。在该情况下,也可得到削减电力及热的消耗的效果。
[0046]工作流体是由离心式压缩机20升压的气体。作为工作流体,典型地可举出空气。工作流体也可以是制冷装置的冷媒。
[0047]吸入配管200还具备从第二开口部32向第一开口部31延伸的主体部33。主体部33具有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90度以上的至少一个流动变更部34。根据这样的构造,在流动变更部34处,工作流体中包含的冰渣及水滴由于基于质量产生的惯性力的差异而脱离工作流体的流动并碰撞吸入配管200的壁面,并通过自重而沿着壁面落下。因此,更加抑制冰渣及水滴从吸入口22向离心式压缩机20内侵入。
[0048]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流动变更部34包括位于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流动变更部34a和位于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流动变更部34b。第一流动变更部34a及第二流动变更部34b分别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90度以上。能够使冰渣及水滴分别碰撞两个流动变更部34的壁面,因此进一步抑制冰渣及水滴从吸入口22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入配管,其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吸入配管,其中,所述离心式压缩机具有为了向叶轮引导工作流体而开口的吸入口,所述吸入配管具备:第一开口部,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吸入口;以及第二开口部,其在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所述第二开口部在铅垂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开口部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第一开口部及所述第二开口部朝向同一方向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配管,其中,所述吸入配管还具备从所述第二开口部向所述第一开口部延伸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使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变化90度以上的至少一个流动变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入配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变更部具有第一碰撞面,所述第一碰撞面是相对于所述工作流体向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变更部的侵入方向以超过0度且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的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入配管,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中间狭小部,该中间狭小部具有比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小的流路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配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流动变更部包括位于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流动变更部和位于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流动变更部,所述第一流动变更部及所述第二流动变更部分别具有所述第一碰撞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英俊稻垣耕本间雅也引地巧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