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50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躺板以及固定设置于躺板外侧的框架,所述框架与躺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躺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盖板下方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框架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组件;通过设置的多个支撑块与挤压组件、牵引组件相配合,当在坑洼或者摩擦力较大的底面上行驶时,躺板能够相对于支撑块向前滑动,进而有利于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且通过牵引组件能够将尾端的支撑块牵引至躺板的前端对其进行支撑,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躺板的逐步移动,避免了在坑洼等阻力较大的路面上躺板难以移动的情况。力较大的路面上躺板难以移动的情况。力较大的路面上躺板难以移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维修辅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躺板车用于车辆底部的维修。维修时,工作人员躺在躺板车的上表面,然后滑动车辆的底部,对车辆的底部进行检查,从而在工作人员进入或移出车辆的底部时比较方便。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858155A公开了一种车辆维修躺板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检修辅助装置,其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下部的多个轮子,所述轮子上连接有刹车装置,位于底板的中部设置有收紧装置,多个所述轮子对应的刹车装置连接到同一个收紧装置上,所述收紧装置包括收卷轴和驱动收卷轴转动的转动杆,所述收卷轴和转动杆同轴设置且均转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刹车装置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刹车装置刹车的拉线,多个刹车装置所对应的拉线用于缠绕在收卷轴上。本申请具有减少工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效果。
[0004]上述装置通过底板对工作人员进行支撑,并且通过刹车装置与收紧装置的配合便于底板的移动与停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路面坑洼不平或者存在石块时会对轮子的移动产生阻碍,而维修人员置于车辆底部,其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维修人员在此状态下难以继续推动底板前进,从而影响对车辆的维修作业,因此,上述装置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通过底板对工作人员进行支撑,并且通过刹车装置与收紧装置的配合便于底板的移动与停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路面坑洼不平或者存在石块时会对轮子的移动产生阻碍,而维修人员置于车辆底部,其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维修人员在此状态下难以继续推动底板前进,从而影响对车辆的维修作业的问题。
[0007]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躺板以及固定设置于躺板外侧的框架,所述框架与躺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躺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端安装有滚轮;
[0008]所述盖板下方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框架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组件,当挤压组件将尾端的支撑块推动至躺板与框架之间时,所述牵引组件旋转并带动支撑块移动至框架的前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槽靠近盖板的一端设置为开口,且开口处活动设置有挡块,所述躺板两侧均开设有与条形槽相连通的槽口。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于盖板底部两侧的压块,所述
压块两侧均设置有倾斜的挤压面,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套筒,所述压块靠近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与套筒弹性连接,所述框架与躺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套筒穿过横板并与其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组件包括设置于框架两侧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躺板的一段与框架的侧边相贴合,所述传送带的外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支撑块的外侧面上向外突出形成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齿,且卡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的外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滚轮相对于支架转动设置,且支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安装于支撑块底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延伸至套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盘,两挡盘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块的横截面设置为T型,且挡块由铁制成,所述盖板的顶部位于挡块处固定连接有L型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与挡块相对应的电磁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弹性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为梯形。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两驱动轴之间。
[0017]一种使用上述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通过电磁铁带电对挡块进行吸附,使得挡块与条形槽上的开口错开;
[0019]S2、当躺板相对于支撑块移动时,所述压块移动至条形槽内并处于尾端位置的支撑块内侧,并且利用压块对此支撑块的压力使其移动至框架与躺板之间;
[0020]S3、通过旋转传送带,利用传送带将框架与躺板之间的支撑块牵引至躺板的前端位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躺板与尾端的支撑块错开时,躺板则失去对此支撑块的压力,此时通过压块能够轻松将此支撑块推动至传送带处,并且在传送带牵引支撑块的过程中,由于支撑块位于框架与躺板之间,但是在竖直方向上并无限位,使得此支撑块以及底部的滚轮在移动的过程中及时遇到沟槽或者石块等也能轻松越过并顺利到达躺板的槽口处,综上所述,此装置通过设置的多个支撑块与挤压组件、牵引组件相配合,当在坑洼或者摩擦力较大的底面上行驶时,躺板能够相对于支撑块向前滑动,进而有利于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且通过牵引组件能够将尾端的支撑块牵引至躺板的前端对其进行支撑,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实现躺板的逐步移动,避免了在坑洼等阻力较大的路面上躺板难以移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块与躺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压块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槽口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卡齿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块与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与拉绳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8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图7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套筒与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5]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躺板;2、传送带;3、盖板;4、挡块;5、框架;6、压块;7、套筒;8、滑杆;9、滑块;10、卡齿;11、驱动轴;12、支撑块;13、滚轮;14、卡槽;15、顶板;16、开口;17、第一磁铁;18、槽口;19、滚珠;20、第二磁铁;21、支架;22、滑板;23、凸块;24、卡块;25、连接柱;26、拉绳;27、连接杆;28、第一弹簧;29、定位块;30、第二弹簧;31、导向柱;32、第三弹簧;33、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

3所示,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躺板1以及设置于躺板1外侧的框架5,所述框架5为“回”字形,所述框架5一端与躺板1相贴合且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包括躺板以及固定设置于躺板外侧的框架,所述框架与躺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盖板下方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框架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组件,当挤压组件将尾端的支撑块推动至躺板与框架之间时,所述牵引组件旋转并带动支撑块移动至框架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靠近盖板的一端设置为开口,且开口处活动设置有挡块,所述躺板两侧均开设有与条形槽相连通的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于盖板底部两侧的压块,所述压块两侧均设置有倾斜的挤压面,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套筒,所述压块靠近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与套筒弹性连接,所述框架与躺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套筒穿过横板并与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智能辅助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设置于框架两侧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躺板的一段与框架的侧边相贴合,所述传送带的外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支撑块的外侧面上向外突出形成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齿,且卡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智能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远东陈廉中郭家杰张华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鹏高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