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邸天健专利>正文

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4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属于井下压风自救器领域,解决了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存在着无外壳保护、打开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机械锁与电子锁的使用实现了全防型压风自救器手动、自动、遥控三种打开方式;还增加了能快速将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撑开的气柱,提供了三种为气柱供气的方式,既万无一失,又能快速开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地下开采的煤矿、金属及非金属矿的安全逃生。逃生。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井下压风自救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存在着无外壳保护、打开过程复杂的问题。在CN 203515652 U中,除了具备普通压风自救器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后为避难人员提供新鲜空气的功能外,还可以将井下压缩空气导入可折叠的、可充气的袋状容器中,发生透水事故时人员避难于袋状容器内,袋状容器内部可以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与外部水压相平衡;火灾时袋状容器起到隔热作用;工作面冒顶人员被困时可以打开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从中取出食品、水等生活必需品。但该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并没有设置外壳,而没有外壳在平时是无法存放在井下并且方便移动的。并且即使设置了外壳,还需要考虑外壳能否便捷地打开的问题,因为在逃生的过程中是分秒必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解决现有全防型压风自救器无外壳并且打开不方便的问题。
[0004]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申请全防型压风自救器还包括有外壳,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放置于所述的外壳内,外壳可以是硬体,也可以是软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包括固定外壳与活动外壳,还包括将固定外壳与活动外壳连接在一起的锁具,该锁具包括电子锁与机械锁中的至少一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包括固定外壳与活动外壳,还包括将固定外壳与活动外壳连接在一起的锁具,该锁具主要由电子锁与机械锁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锁具还包括平衡件,电子锁与机械锁之间通过平衡件连接,平衡件的稳定取决于电子锁与机械锁的共同作用,两把锁中的任何一把打开都将使平衡件失稳;平衡件还与锁具的其它部分连接并对锁具的动作进行约束,平衡件失稳后解除了对锁具的约束从而使其打开,同时也打开了整个外壳。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平衡件为杠杆,杠杆主要有三个受力点:其中两个受力点分别与电子锁和机械锁活动连接,第三个受力点与锁具活动连接,所述的杠杆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两端带环套的柔性绳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锁具还包括设置在活动外壳上的锁鼻子、销杆、转盘、开启机构,销杆铰接在转盘上,穿过锁鼻子并穿过设置在固定外壳上销孔,所述的开启机构为与转盘相连接的弹簧,弹簧使转盘具有旋转并带动销杆从锁鼻子销孔中抽出的趋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还包括气柱,用于将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快速撑开以利于人员进入;气柱可以位于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内部,也可以位于外部,还可以集成到全防型压风自救器的主体上。
[0012]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为气柱充气的气源,该气源为井下压风管路或者外部气源,也可以由二者共同组成;气柱通过管路与气源连接,所述的外部气源的气体可以为气瓶,也可以为化学反应装置提供。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瓶的瓶头阀与井下压风管路的阀门均设有开启钥匙,所述的化学反应装置为设有点火开关的气体发生器,上述开启钥匙或点火开关均与锁具连接并与锁具联动,即打开外壳的同时也开始向气柱充气;所述的电子锁包括有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除包括简单的“开关—电池—电机”电路外,还可以包括由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智能控制模块,该智能模块还包括显示屏、定位模块、通讯模块、声音信号传感器、光信号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定位模块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终端,所述的通讯模块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所述的声音信号传感器包括智能语音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的光信号传感器包括机器视觉模块;与所述的通讯模块对应的,还包括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通讯模块相连接,该遥控器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集成到矿灯中;所述的电池模块还包括工作人员可随身携带的无线充电宝,该无线充电宝可放置于外壳的适当位置,为系统电池进行无电接触的、快捷的充电。
[0014]更进一步,还在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的内部至少放置如下物品之一:食品、水、水龙头与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管路相连接、卫生用品、衣物、排水泵、通讯终端、使用说明书。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因无外壳而造成无法在井下井下安装与移动,并且打开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所有井下开采的矿山。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18]图2、图3是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实施例1外壳打开并使气柱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是实施例1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0021]在图1~5中,1为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2为固定外壳,3为活动外壳,4为转盘,5为齿条,6为锚型拉手,7为杠杆,8为拉环,9为气体发生器,10为点火开关,11为点火开关控制臂,12为插槽,13为插片,14为显示屏,22为销杆,23为锁鼻子,24为销孔,25为弹簧,26为滑轮,27为拉绳,28为气瓶,29为气瓶开启钥匙,30为压风阀门,31为单向阀,32为压风阀门开启钥匙,33为压风阀门开启装置,35为转盘轴,36为电机,37为井下压风管路,38为按钮开关,48为继电器,39为电池,40为齿轮,41为充气管,42为气柱,43为工具包,45为侧板,46为底板,50为轴,51为飞轮,52为瓶头阀手轮,53为拨叉,54为支架,56为发条,60为定位模块,61为微控制器,62为机器视觉模块,63为通讯模块,64为水位传感器,65为温度传感器,66为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67为智能语音人机交互模块,68为电池及无线充电接收器,69为无线充电宝,70为矿灯,71为按钮,72为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
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的词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化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
[0023]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很多芯片厂家将印刷电路板上的、原属于微处理器的外围设备也一并集成到芯片内,称作“片内外设”。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智能化模块或传感器也可能集成到微控制器内,或者智能化模块集成了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包括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壳,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1)放置于所述的外壳内,外壳可以是硬体,也可以是软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固定外壳(2)与活动外壳(3),还包括将固定外壳(2)与活动外壳(3)连接在一起的锁具,该锁具包括电子锁(5)与机械锁(6)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固定外壳(2)与活动外壳(3),还包括将固定外壳(2)与活动外壳(3)连接在一起的锁具,该锁具主要由电子锁(5)与机械锁(6)以及其它部分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具还包括平衡件,电子锁(5)与机械锁(6)之间通过平衡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件为杠杆(7),杠杆(7)主要有三个受力点:其中两个受力点分别与电子锁(5)和机械锁(6)活动连接,第三个受力点与锁具活动连接,所述的杠杆(7)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两端带环套的柔性绳索。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具还包括设置在活动外壳上的锁鼻子(23)、销杆(22)、转盘(4)、开启机构,销杆(22)铰接在转盘(4)上,穿过锁鼻子(23)并穿过设置在固定外壳上销孔(24),所述的开启机构为与转盘(4)相连接的弹簧(25),弹簧(25)使转盘具有旋转并带动销杆(22)从锁鼻子(23)与销孔(24)中抽出的趋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外壳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防型压风自救器主体还包括气柱(42),用于将全防型压风自救器快速撑开以利于人员进入;气柱(42)可以位于全防型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天健邸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邸天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