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2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包括底板、上料模块和折弯模块,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上料模块和折弯模块,折弯模块位于上料模块后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上料模块和折弯模块实现对冷凝管的自动夹持上料功能,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冷凝管的上料效率,克服了冷凝管的堆积不能实现逐一上料的难题。积不能实现逐一上料的难题。积不能实现逐一上料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冷凝管上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冷凝管在制冷和制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冷凝管是冰柜制冷的关键因素,冰柜上使用的冷凝管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格进行折弯加工处理,然而目前通过人工对待加工的冷凝管进行折弯作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上料作业,使得上料的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工作进程,冷凝管在上料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需要对冷凝管进行自动夹持上料。
[0003]在现有的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中,如公告号为CN2079144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空调管道折弯机的上料装置,具体的,当需要对待加工的空调管进行加工时,首先将若干待加工的空调管放置到定位承载部件上,随着重力的作用,若干待上料的空调管会依次向下传送,当传送到定位上料部件的位置,定位上料部件会将若干待上料的空调管依次传动到移料传动部件的输出端处,通过移料传动部件将若干待加工的空调管依次传送到传动加工部件上,再通过传动加工部件和从动定位部件实现对待加工的空调管的加工作业。
[0004]上述现有技术也能够实现对冷凝管的夹持上料功能,但一方面,上述现有技术需要通过上料、夹持、传送和加工等复杂的工序来实现冷凝管的上料折弯功能,加大了上料成本,另一方面,上述现有技术在上料时没有考虑到冷凝管的堆积问题,不能实现逐一上料的功能,从而影响后续的折弯进程,基于此,在现有的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的基础之上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实现对冷凝管进行夹持上料功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包括底板、上料模块和折弯模块,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上料模块和折弯模块,折弯模块位于上料模块后方。
[0008]所述上料模块包括工作台、控制架和导引单元,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底板上,工作台表面为向下倾斜结构,工作台上端前侧安装有控制架,控制架截面为U形,控制架内部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从前往后逐渐减小,导引单元对称设置在底板上,导引单元上端位于工作台上端后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通过工作台的运输和控制架的控制,冷凝管准确运输到导引单元中,实现上料模块对冷凝管的上料功能。
[0010]所述折弯模块包括折弯架、滑动架、滑动轴、滑动轮、电动滑块、支撑单元和成型单元,所述折弯架固定在底板上端后侧,折弯架侧面安装有电动滑块,折弯架上滑动设置有滑
动架,滑动架上端设置有与工作台表面平行的倾斜面,滑动架与电动滑块相连接,滑动架中部安装有滑动轴,滑动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滑动轮,滑动架内侧对称安装有支撑单元,折弯架前端面对称安装有成型单元,两个成型单元之间呈八字形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在支撑单元的支撑下随滑动架沿着折弯架向上滑动,通过滑动轮和成型单元对冷凝管的相互作用,使冷凝管被折弯成U型,实现折弯模块对冷凝管的折弯功能。
[0012]优选的,所述导引单元包括固定架、转轴、导引架和转动支链,所述固定架安装在底板上,固定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内侧安装有导引架,导引架上均匀设置有拨片,导引架位于工作台上方,转轴外侧安装有转动支链。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在控制架的控制下从工作台运动到导引单元,转动支链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导引板旋转,实现导引单元对冷凝管的运输功能。
[0014]优选的,所述转动支链包括套管、外齿轮、内齿轮、齿条板和卡块附件,套管通过轴承与转轴相连接,套管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固定架上,套管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外齿轮相连接,外齿轮呈环形空心结构,外齿轮与齿条板相啮合,齿条板固定在滑动架上,外齿轮中部设置有内齿轮,内齿轮安装在转轴上,外齿轮内壁上安装有卡块附件,卡块附件与内齿轮相卡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架从下往上运动到与工作台倾斜面平齐的位置,齿条板与外齿轮啮合,外齿轮顺时针转动,外齿轮内壁上的卡块附件转动带动内齿轮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卡块附件包括卡板、弹性垫和挡板,卡板通过销轴与外齿轮内壁相连接,弹性垫设置在挡板和外齿轮内壁之间的缝隙内,挡板呈梯形结构,挡板固定在外齿轮内壁上,挡板内侧与卡板紧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架向下滑动时,齿条板和外齿轮相啮合,外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卡板内侧面中部受力,弹性垫收缩,卡板转动不与内齿轮相啮合,当滑动架向上滑动时,卡板端部与内齿轮相卡接,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外齿轮通过卡板带动内齿轮转动一定角度。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槽、支撑板、磁铁、三角板和顶杆,支撑槽对称设置在滑动架内壁上,支撑板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撑槽侧壁上,磁铁固定在支撑槽内壁上,三角板设置在支撑槽内部下端,三角板位于磁铁下端,滑动架下端设置有与支撑槽连通的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顶杆,顶杆上端与三角板相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凝管从导引单元运动到支撑单元,冷凝管被支撑在支撑板上,当支撑单元随着滑动架向上滑动,支撑板与成型单元接触受力向支撑槽内收缩,通过磁铁的作用将支撑板吸附在支撑槽内,当滑动架向下滑动至顶杆与底板接触,三角板作用将支撑板与磁铁分离,从而实现支撑单元对冷凝管的支撑功能。
[002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铁性材质,支撑板中部设置有落料槽,支撑板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凸起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受力向支撑槽内收缩时,铁性材质的支撑板能被磁铁紧紧吸附住,当冷凝管从导引单元运动到支撑单元时,支撑板端部倾斜的凸起块能保证冷凝管准确掉入支撑板的落料槽内。
[0022]优选的,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板、固定槽和成型轮,成型板对称安装在折弯架
上,成型板下端为向外弯折结构,折弯架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槽,成型板滑动设置在固定槽内部,成型轮均匀安装在成型板上,成型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固定槽的上。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凝管随着滑动架向上滑动,通过成型轮和滑动轮的相互作用,使冷凝管折弯成U形结构,固定槽用来改变两个成型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冷凝管进行加工的功能。
[0024]优选的,所述成型轮中部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凹面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垫,成型轮为止回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成型轮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不仅能够实现对冷凝管的折弯功能,还能使冷凝管在折弯后固定在折弯架上。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导引单元,通过导引板与转动支链的相互配合,使冷凝管能够准确进入到支撑单元上,避免冷凝管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
[0028]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支撑单元,一方面能够使冷凝管从上料模块进入折弯模块时始终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包括底板(1)、上料模块(2)和折弯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上料模块(2)和折弯模块(3),折弯模块(3)位于上料模块(2)后方;所述上料模块(2)包括工作台(21)、控制架(22)和导引单元(23),所述工作台(21)安装在底板(1)上,工作台(21)表面为向下倾斜结构,工作台(21)上端前侧安装有控制架(22),控制架(22)截面为U形,控制架(22)内部与工作台(21)之间的间隙从前往后逐渐减小,导引单元(23)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导引单元(23)上端位于工作台(21)上端后侧;所述折弯模块(3)包括折弯架(31)、滑动架(32)、滑动轴(33)、滑动轮(34)、电动滑块(35)、支撑单元(36)和成型单元(37),所述折弯架(31)固定在底板(1)上端后侧,折弯架(31)侧面安装有电动滑块(35),折弯架(31)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架(32),滑动架(32)上端设置有与工作台(21)表面平行的倾斜面,滑动架(32)与电动滑块(35)相连接,滑动架(32)中部安装有滑动轴(33),滑动轴(3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滑动轮(34),滑动架(32)内侧对称安装有支撑单元(36),折弯架(31)前端面对称安装有成型单元(37),两个成型单元(37)之间呈八字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单元(23)包括固定架(231)、转轴(232)、导引架(233)和转动支链(234),所述固定架(231)安装在底板(1)上,固定架(23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232),转轴(232)内侧安装有导引架(233),导引架(233)上均匀设置有拨片,导引架(233)位于工作台(21)上方,转轴(232)外侧安装有转动支链(2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管自动夹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链(234)包括套管(2341)、外齿轮(2342)、内齿轮(2343)、齿条板(2344)和卡块附件(2345),套管(2341)通过轴承与转轴(232)相连接,套管(2341)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固定架(231)上,套管(2341)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外齿轮(2342)相连接,外齿轮(2342)呈环形空心结构,外齿轮(2342)与齿条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中王一风陈传好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擎天伟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