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97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有破碎室,所述破碎室内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连接有转子盘,所述转子盘上设有锤头,所述锤头上排列有第一垫块,所述破碎室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反击板,反击板朝向转子盘的一侧面上排列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是由正三棱柱体的一个侧面和正四棱柱体的一个侧面对接构成的一体的正五棱柱状结构,第一垫块形成逆时针朝向的破碎棱,所述第二垫块和第一垫块形状大小均一致,第二垫块的正四棱柱体与反击板可拆卸连接,第二垫块形成朝向转子盘的破碎棱,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去除高硬度杂质的破碎装置,不需要人工去除金属杂质或高硬度石块,保证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破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是一种中硬度的矿石,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0003]反击式破碎机具有最大的破碎比,可以用一段式破碎其它机型两段或三段才能完成的破碎作业,它的系统简单、使用设备少、建设费用低,是水泥厂用于破碎原料的首选,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锤头和反击板上的垫块多为平板状,当处理粘附有泥土的原料时,会使泥土转移到垫块上,进而导致锤头与反击板对原料的撞击力度减弱,破碎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处理粘附有泥土的原料,保证破碎效果的破碎装置,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解决了需要破碎的原料中混杂有高硬度杂质的会影响破碎装置使用寿命和后续磨机工作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有破碎室,所述破碎室内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连接有转子盘,所述转子盘上设有锤头,所述锤头上排列有第一垫块,所述破碎室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反击板,反击板朝向转子盘的一侧面上排列有第二垫块;
[0007]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是由正三棱柱体的一个侧面和正四棱柱体的一个侧面对接构成的一体的正五棱柱状结构,所述正三棱柱体的三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正四棱柱体的一个侧面重合,第一垫块的正四棱柱体与锤头可拆卸连接,第一垫块的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形成逆时针朝向的破碎棱,所述第二垫块和第一垫块形状大小均一致,第二垫块的正四棱柱体与反击板可拆卸连接,第二垫块的正三棱柱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形成朝向转子盘的破碎棱;
[0008]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入料口,壳体下端设有与入料口相对应的破碎料出料口。
[0009]本专利技术的破碎棱能够处理粘附有泥土的原料,在破碎处理过程中产生自清洁的作用,保证破碎效果的稳定,并且破碎棱更加有利于原料的破碎。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的破碎棱与第二垫块的破碎棱前后相错位。
[0011]相错位的第一垫块的破碎棱与第二垫块的破碎棱可以使直径大于垫块长度二分之一的原料都能够至少被一个破碎棱撞击,快速破碎,提高破碎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位于壳体的前部,壳体下端设有位于破碎料出料口后侧的高硬度杂质出料口,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第二侧面均大于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一垫块的第二侧面均倾斜朝向破碎室后端方向,第二垫块的第二侧面均倾
斜朝向高硬度杂质出料口方向。
[0013]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能够使高硬度杂质快速转移向高硬度杂质出料口方向,使高硬度杂质与正常的原料向区分,不会混入到原料中,并且能够延长破碎原料位置的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20
°
,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
°
~100
°

[0015]该参数设置可以在保证破碎效果的前提下减缓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将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转移高硬度杂质的作用放大,使高硬度杂质快速转移。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盘的后端和反击板的后端均与高硬度杂质出料口的后端内壁所在竖直面之间有间距,高硬度杂质出料口的前侧板的上端向破碎料出料口方向倾斜。
[0017]当高硬度杂质被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转移到高硬度杂质出料口上方后就因为没有锤头和反击板的撞击而自由掉落。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块的正四棱柱体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垫块经贯穿锤头旋装进第一螺纹孔内的螺栓与锤头连接,第二垫块的正四棱柱体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垫块经贯穿反击板旋装进第二螺纹孔内的螺栓与反击板连接。
[001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入料口内部设有帘状的格挡机构,所述格挡机构由多条格挡链沿入料口长度方向相间隔铰接在入料口的上侧壁上构成,所述格挡链是多个连杆依次铰接形成的链条状结构,每相邻两个连杆相铰接的铰轴的中心轴线均与主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每个铰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圆盘状的配重块。
[0020]圆盘状的配重块能够在原料上滚动,避免原料勾挂格挡链。
[0021]本专利技术的格挡链在不影响原料进入破碎室的前提下,能够阻挡破碎室内的物料迸溅,同时格挡链自身不会因为物料冲击而无规则摆动,本专利技术的格挡链只能在铰轴限制的平面上摆动,而不会与其它格挡链缠绕在一起,保证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安全。
[0022]进一步地,所述格挡链的长度大于入料口的宽度,同一条所述格挡链上的多个配重块的质量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上设有定位槽和限位环,所述转子盘上设有伸进定位槽内的定位楞,所述定位楞和限位环使转子盘与主轴位置相固定。
[0024]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室内设有多个反击板,每个反击板的上端均与破碎室内壁铰接,每个反击板朝向破碎室内壁的一侧面中部均铰接定位油缸的输出轴,所述定位油缸与壳体外壁连接,定位油缸的输出轴贯穿壳体伸进破碎室内,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使定位油缸的输出轴穿过的条形孔。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专利技术的破碎棱能够处理粘附有泥土的原料,在破碎处理过程中产生自清洁的作用,保证破碎效果的稳定,并且破碎棱更加有利于原料的破碎。
[0027]本专利技术不需要高昂的检测筛选设备就能自动去除原料中的高硬度杂质,且不需要区分铁件、锰金属或高硬度石块等,也不需要停机后人工去除,保证破碎机以较高工作效率持续工作。
[002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形成的破碎棱能够对原料进行撞击,相比于现有技
术平板状的衬板,破碎效果更强。
[0029]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中硬度的石灰石快速破碎由破碎料出料口排出,并将高硬度杂质强制转移,使之快速离开破碎区,由高硬度杂质出料口排出,延长原料破碎区的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使用寿命。
[0030]本专利技术的格挡机构能够有效的防止破碎室内的物料迸溅,能够对于物料迸溅产生的撞击快速响应,且格挡链之间不会形成互相缠绕的状态,比现有技术中的铁链更具有应用优势。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主视图;
[0033]图3是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轴、转子盘、锤头和第一垫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轴、转子盘、锤头与反击板的位置关系图。
[0036]图6是图5的B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有破碎室(2),所述破碎室(2)内安装有主轴(3),所述主轴(3)上连接有转子盘(4),所述转子盘(4)上设有锤头(8),所述锤头(8)上排列有第一垫块(9),所述破碎室(2)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反击板(10),反击板(10)朝向转子盘(4)的一侧面上排列有第二垫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9)和第二垫块(12)均是由正三棱柱体的一个侧面和正四棱柱体的一个侧面对接构成的一体的正五棱柱状结构,所述正三棱柱体的三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正四棱柱体的一个侧面重合,第一垫块(9)的正四棱柱体与锤头(8)可拆卸连接,第一垫块(9)的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形成逆时针朝向的破碎棱(13),所述第二垫块(12)和第一垫块(9)形状大小均一致,第二垫块(12)的正四棱柱体与反击板(10)可拆卸连接,第二垫块(12)的正三棱柱体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形成朝向转子盘(4)的破碎棱(13);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入料口(14),壳体(1)下端设有与入料口(14)相对应的破碎料出料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9)的破碎棱(13)与第二垫块(12)的破碎棱(13)前后相错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14)位于壳体的前部,壳体(1)下端设有位于破碎料出料口(15)后侧的高硬度杂质出料口(16),所述第一垫块(9)和第二垫块(12)的第二侧面均大于第一垫块(9)和第二垫块(12)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一垫块(9)的第二侧面均倾斜朝向破碎室(2)后端方向,第二垫块(12)的第二侧面均倾斜朝向高硬度杂质出料口(16)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20
°
,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
°
~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乐郭明全王华磊陈云锋郭川川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腾跃同力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