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87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1和2。本发明专利技术证明,化合物1和2对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
,具体涉及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抗炎的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NSAIDs在达到抗炎镇痛目的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广泛的不良反应,为了减轻相关副作用,寻找新的靶标,开发新一代抗炎药物成为研发重点。海洋来源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具有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是国际上药物研发的重要宝库。海洋微生物代谢能力更强,生命活动更复杂,并且与海洋中动植物有着非常复杂的生态关系,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新型活性代谢产物,是一块还没有充分发掘而又有极大潜力的新领域,因此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新型抗炎类药物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如式(Ⅰ)所示的任一肽类小分子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04][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是从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获得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制备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培养物,将发酵培养物用丙酮浸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浓缩后得到提取物,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纯化后,得到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
[0006]所述的发酵培养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得种子发酵液,将种子发酵液再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中,静态发酵获得发酵培养物。
[0007]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麦芽浸膏15g,精海盐2.5g,蒸馏水1000mL,pH 7.4

7.8;所述的大米培养基的配方为:大米200g,精海盐3g,蒸馏水200mL。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炎药物,包含如式(Ⅰ)所示的任一肽类小分子化合物或其药用盐作为活性成分。
[0009]优选的,所述的抗炎药物还包含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或载体。
[0010]优选的,所述抗炎药物的剂型为注射给药剂型、透皮给药剂型或口服给药剂型。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从一株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获得的两个肽类小分子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该该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能够抑制NO的释放,有效抑制LPS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趋势,同时也能有效促进M2极化,且可抑制FAS引起的细胞凋亡。在相同浓度下,对RAW264.7细胞无细胞毒活性,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可以做为抗炎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对开发利用我国海洋微生物药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0013]本专利技术的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于2023年3月2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编号:GDMCC No:63288。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抗炎活性筛选结果;A:一氧化氮释放量数据结果;B:抗炎基因表达结果;C:炎症因子ELISA结果;D:Fas凋亡信号通路基因表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实施例1: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的制备和结构鉴定
[0017]一、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的制备
[0018]1.微生物培养条件:
[0019]将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接入100mL三角瓶容器,每瓶含种子培养基(MB培养基)10mL,25℃,178rpm摇床震荡培养72h获得种子液,将10mL种子液接入1000mL装有大米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共培养30瓶,在自然光照下,25℃静止培养60d,获得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产物。所述的种子培养基为MB培养基,其配方为:麦芽浸膏15g,精海盐2.5g,蒸馏水1000mL,pH 7.4

7.8,配制步骤为:将各成分溶于水,搅拌混匀,调节pH,灭菌即得。大米培养基的配方为:大米200g,精海盐3g,蒸馏水200mL,配制步骤为:将各成分与水混合,搅拌混匀,灭菌即得。
[0020]2.提取分离:
[0021]发酵完毕后大米发酵产物用两倍体积丙酮浸泡2天,然后将大米捣碎,超声15分钟,用8层纱布进行减压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以除去丙酮。然后再用两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浓缩后得到乙酸乙酯相粗浸膏。滤渣继续用乙酸乙酯提取3遍,浓缩后合并以上乙酸乙酯部分得总粗浸膏(56g)。将总粗浸膏采用中压色谱进行分离,用100~200目硅胶拌样,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0:0~1:1,流速50mL
·
min
‑1)梯度洗脱得到第一部分馏分,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V:V:V=20:20:1~0:0:100,流速50mL
·
min
‑1)梯度洗脱得到第二部分馏分。两部分馏分通过薄层色谱法(TLC)检识合并得26个馏分。其中Fr.26(石油
醚:乙酸乙酯=3:1~6:1洗脱馏分)经反相中压色谱(ODS)(V
MeOH
:V
H2O
=10:90~100:0,流速30mL
·
min
‑1)梯度洗脱得18个子馏分,子馏分Fr.26

12(甲醇:水=60:40~70:30洗脱馏分)经半制备液相(V
MeOH
:V
H2O
=65:35,流速3.0mL
·
min
‑1)洗脱得到化合物1(2.29mg,t
R
=34min),使用YMC ODS半制备柱(YMC

Pack ODS

A,250
×
10mm I.D.,S

5μm,12nm),柱温27℃。Fr.20(石油醚:乙酸乙酯=1:1~2:1洗脱馏分)经反相中压色谱(ODS)(V
MeOH
:V
H2O
=20:80~100:0,流速30mL
·
min
‑1)梯度洗脱得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Ⅰ)所示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是从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获得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 C和sinulariapeptide E的制备步骤具体为:制备海洋珊瑚共附生真菌Simplicillium sp.SCSIO41209的发酵培养物,将发酵培养物用丙酮浸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浓缩后得到提取物,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纯化后,得到化合物sinulariapeptideC和sinulariapeptide 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真菌Simplici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周雪峰庞小艳林秀萍王俊锋廖升荣刘永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