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紫杉醇偶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384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式Ⅰ所示的一系列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紫杉醇(PTX)是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通过抑制微管蛋白阻碍细胞有丝分裂,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现,科学家们仍然关注基于PTX的化疗,因为它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和高效率。然而,PTX具有不良反应,例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刺等,此外,PTX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用量。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已经开发了各种已上市的药物,如溶剂型紫杉醇,脂质体(利普苏),白蛋白型紫杉醇(Abraxane)等。然而,这些药物能够减轻而不是消除副作用,越来越难以满足确切的临床标准i.
[0003]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注意力正从传统药物转向靶向药物。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乳腺癌(BC)。由于缺乏受体(ER/PR/HER2),针对BC的靶向治疗通常无效。目前主要关注的是通过附着肿瘤靶向配体来提高PTX的特异性。目前已有大量的配体参与PTX特异性策略,包括小分子、肽、抗体、纳米颗粒、磁性氧化铁和生物膜。很少有开发的方法被证明是完美的,而且远未准备好在商业系统中使用。抗体

药物偶合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已被定位在化疗的前沿,改善了特定DNA突变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重度修饰抗体存在跨膜困难、免疫原性强、储存刚性、靶亲和力降低、药代动力学改变和异质性增加的风险。适配体作为靶向成分,具有筛选快、细胞渗透快、免疫原性低、易于合成、修饰和产业化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式。
[0004]与正常细胞不同,核蛋白在各种癌细胞的表面大量表达,据报道,核蛋白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ACT

GRO

777(也称为AS1411)是一种进入临床II期研究的靶向核蛋白适配体(NCT00740441)(参见Rosenberg J E,Bambury RM,Van Allen E M,et al.A phase II trial of AS1411(a novel nucleolin

targeted DNA aptamer)in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Invest New Drugs 2014;32(1):178

187)。值得注意的是,AS1411通过macrocystin途径增强了细胞穿透性,这有利于新型适配体

药物偶合物(ApDC)的发展,如阿霉素和蜂毒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TME)响应前药具有相当大的治疗价值,因为癌症组织和邻近的正常组织有明确的区别。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我们设计了一种高度水溶性的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对组织蛋白酶B敏感,可选择性地将紫杉醇(PTX)传递到卵巢肿瘤(Xue F,Lin X,Cai Z,et al.Doxifluridine

based pharmacosomes delivering miR

122as tumor microenvironments

activated nanoplatforms for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olloids SurfB Biointerfaces 2021;197:111367)。此外由于肿瘤代谢异常,肿瘤细胞内不仅谷胱甘肽(GSH)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细胞(500

1.0
×
104μM vs.2

20μM),而且活性氧水平(ROS,特别是H2O2)显著高于正常细胞(5

1000μM vs.0.001

0.7μM).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确定氧化
或替代还原条件是肿瘤微环境(TME)刺激ApDC的最佳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系列新的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偶合物被设计为响应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氧化还原异质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肿瘤特异性,表现出氧化还原双响应性(氧化+还原微环境)、快速释放PTX和最高的抗三阴性乳腺癌(TNBC)能力。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式Ⅰ所示的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
[0008][0009]其中,R为

(CH2)
m1
S(CH2)
n1



(CH2)
m2
SS(CH2)
n2



(CH2)
m3
SC(CH3)2S(CH2)
n3

中任一种,m1、n1、m2、n2、m3、n3为0或正整数。
[0010]优选地,m1、n1、m2、n2、m3、n3为0或1

3的正整数。
[0011]为适配体,反义核酸,siRNA,CpG中的任一种的未修适或修饰DNA/RNA的5

端和3

端。
[0012]式Ⅰ所示的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构建了氧化还原反应二酸;然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二酸与紫杉醇(PTX)偶联,得到羧酸衍生物;最后,将羧酸衍生物进一步与氨基DNA结合,得到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ApDC。
[0013]特别地,当式Ⅰ中R为

(CH2)
m1
S(CH2)
n1

单硫时,m1=0,n1=0,合成路线如下:
[0014][0015]试剂说明:(i)1,4

氧噻烷

2,6

二酮,Py,THF;(ii)NHS,DCC,THF;(iii)氨基

DNA,NaHCO3,H2O,DMF
[0016]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以等当量的1,4

草硫烷

2,6

二酮和吡啶(Py)为原料,然后在无水四氢呋喃(THF)中加入紫杉醇(PTX),1,4

草硫烷

2,6

二酮和紫杉醇摩尔比为1:(0.5

0.9),室温搅拌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Ⅰ所示的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其中,R为

(CH2)
m1
S(CH2)
n1



(CH2)
m2
SS(CH2)
n2



(CH2)
m3
SC(CH3)2S(CH2)
n3

中任一种,m1、n1、m2、n2、m3、n3为0或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合物,其特征在于,m1、n1、m2、n2、m3、n3为1

3的正整数。3.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Ⅰ所示的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构建了氧化还原反应二酸;然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二酸与紫杉醇偶联,得到羧酸衍生物;最后,将羧酸衍生物进一步与氨基DNA结合,得到氧化还原响应性核仁素适配体

紫杉醇偶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式Ⅰ中R为

(CH2)
m1
S(CH2)
n1

单硫时,m1=0,n1=0,合成路线如下:包括以下步骤:1)以等当量的1,4

草硫烷

2,6

二酮和吡啶为原料,然后加入紫杉醇,1,4

草硫烷

2,
6

二酮和紫杉醇摩尔比为1:(0.5

0.9),室温搅拌2

4d,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然后与甲苯共蒸发,层析,得到化合物2;2)将化合物2与N

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室温搅拌,将混合物过滤,滤液在真空中浓缩,得到粗固体,最后用乙醚冷却至4℃再结晶,蒸发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2、NHS和DCC的摩尔比为1:(1

1.5):(1

1.5);3)在NaHCO3缓冲液中加入5'或3'

氨基DNA溶液,在DMF中加入化合物3,化合物3与5'或3'

氨基DNA的摩尔比为(30

100):1,室温搅拌2h

12h,纯化并柱脱盐得到化合物4或化合物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式Ⅰ中R为

(CH2)
m2
SS(CH2)
n2

二硫,m2=1,n2=1时,合成路线如下: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化合物6的溶液冷却至0℃,将碘滴入,化合物6与碘的摩尔比为1:(0.2

0.45),完全反应后通过加入饱和Na2S2O3水溶液来淬灭反应混合物,通过逐步加入固体NaHCO3将pH调节到4左右,然后将混合物过滤浓缩,过硅胶柱,得到化合物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元张戈阿木古布谢朵丽陈泽丰罗航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