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40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影仪设备,旨在提供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座组立工程,包括叶片组入,固定座组入,盖板锁附,固定盖组入;S2、总装检测工程,包括FPC焊接组入,电机合装体附锁组入,特性检测与包装,固定座组立工程包括将叶片组入于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叶片合装体,将固定座组入于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固定座合装体;将叶片组入治具锁附,叶片合装体与固定座合装体组立安装后形成盖板合装体,将固定盖组入盖板合装体形成装配体;总装检测工程包括将电机组入于焊接治具,将FPC组立于电机上形成电机合装体,将电机合装体组立于装配体,形成成品,成品进行特性检测,成品检测无缺陷后进行打包封装。封装。封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仪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0002]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根据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类型,步进式调节器是投影仪内重要组件,目前市场的投影仪内步进式调节器内包含叶片数量较少,不具有高效精准投影效果,因此亟需一种精度高的步进式调节器及其制造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座组立工程,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10、叶片组入工序,将叶片组入于第一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叶片合装体;步骤S11、固定座组入工序,将固定座组入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固定座合装体;步骤S12、盖板锁附工序,将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锁附,叶片合装体与固定座合装体组立安装后形成盖板合装体;步骤S13、固定盖组入工序,将固定盖组入盖板合装体形成装配体;S2、总装检测工程,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20、FPC组入与焊接工序,将电机组入于焊接治具,将FPC组立于电机上形成电机合装体;步骤S21、电机合装体组入与附锁工序,将电机合装体组立于装配体,形成成品;步骤S22、特性检测与包装工序,对成品进行特性检测,成品检测无缺陷后进行打包封装。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设置于叶片异侧。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柱适配且用于对叶片进行限位。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固定座通过第二定位孔固定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上。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盖通过螺丝固定于盖板合装体上。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上设置有3个用于盛装叶片的槽位,第二
叶片组入治具上设置有3个用于盛装固定座的槽孔,焊接治具上设置有5个用于盛装电机的槽孔。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电机合装体通过螺丝固定组立于装配体上。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叶片设置为8片,叶片均匀设置于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通过第一定位柱固定安装于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内,叶片可以第一定位柱为轴心做圆周运动,叶片总共设置为8片,下一个叶片尾部压住上一个头部,8个叶片依次围成一圈叠放,通过治具限位设计的工艺组装方式,解决了组装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3]对焊接治具与叶片组入治具内的装配体进行加工时,可减少动作浪费,即装配体不用重复从叶片组入治具上拿出,再放入总装治具,可提升产品的流转效率;产品在转移过程中使用治具配合翻转,解决了转移过程叶片易散乱的问题,保证了叶片组入工序的正品质量,提高了盖板组入工序中重要动作的效率,合并后减少了总装治具的流转频次,增多了组装过程的实际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
[0014]FPC组入与焊接工序设计在电机组入之前可保证FPC组入及焊接时作业员作业难度降低,焊接治具的整体厚度会减轻,方便焊接治具流转,从而成本降低;步进式调节器加工制造时要求无油污及高温挥发性物质,FPC组入与焊接工序在电机组装之后进行,可保证焊接时锡丝里面助燃剂不会飞溅至产品表面。
[0015]特性检测与打包工序合并可保证特步进式调节器产品直接在治具上进行检测,可减少产品的周转,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完成后,测试员直接讲产品放置在包装盒内,合理安排员工作业时间,提高人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做进一步说明。
[0018]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19]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0]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座组立工程,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10、叶片组入工序,将叶片组入于第一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叶片合装体;步骤S11、固定座组入工序,将固定座组入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固定座合装
体;步骤S12、盖板锁附工序,将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锁附,叶片合装体与固定座合装体组立安装后形成盖板合装体;步骤S13、固定盖组入工序,将固定盖组入盖板合装体形成装配体;S2、总装检测工程,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20、FPC组入与焊接工序,将电机组入于焊接治具,将FPC组立于电机上形成电机合装体;步骤S21、电机合装体组入与附锁工序,将电机合装体组立于装配体,形成成品;步骤S22、特性检测与包装工序,对成品进行特性检测,成品检测无缺陷后进行打包封装。
[0021]步骤S1中,叶片设置为圆环片,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设置于叶片异侧且分别设置于叶片两端,第一叶片组入治具设置为矩形平台,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上设置有3个提供安装的槽孔,每一个槽孔内设置有安装平台,每一个安装平台上设置有8个供叶片安装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适配,叶片通过第一定位柱安装于第一定位孔上,叶片上还设置有磁石,磁石可以第一固定柱为中心做圆周运动,叶片转动时可完成步进式调节通光量,步骤S10中,叶片组入工序设计为叶片装配提供便捷,在装配叶片时,下一个叶片尾部压住上一个头部,8个叶片围成一圈叠放,同时通过第一叶片组入治具设计的工艺组装方式,解决了组装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据测算不使用第一叶片组入治具直接在产品上组装时,每PCS产品组装叶片需要约20min,使用第一叶片组入治具组装每pcs产品需约2min,生产效率提升近90%,步骤S11中,固定座组入工序设计为固定座装配提供便捷,第二叶片组入治具设置为矩形平台,第二叶片组入治具上设置有3个提供安装固定座的槽孔,每一个槽孔内设置有安装平台,每一个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供固定座安装的第二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座组立工程,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10、叶片组入工序,将叶片组入于第一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叶片合装体;步骤S11、固定座组入工序,将固定座组入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形成固定座合装体;步骤S12、盖板锁附工序,将第一叶片组入治具与第二叶片组入治具锁附,叶片合装体与固定座合装体组立安装后形成盖板合装体;步骤S13、固定盖组入工序,将固定盖组入盖板合装体形成装配体;S2、总装检测工程,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20、FPC组入与焊接工序,将电机组入于焊接治具,将FPC组立于电机上形成电机合装体;步骤S21、电机合装体组入与附锁工序,将电机合装体组立于装配体,形成成品;步骤S22、特性检测与包装工序,对成品进行特性检测,成品检测无缺陷后进行打包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步进式调节器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设置于叶片异侧。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荣杨光欧埒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盛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