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21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影仪设备,旨在提供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座、叶片组、转盘、固定环、驱动电机、光感组件、中控组件和FPC电路,叶片组设置于固定座上,转盘包覆于叶片组上,固定环设置于转盘上,驱动电机设置于固定座上,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转盘相连接,FPC电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光感组件和中控组件设置于驱动电机内,叶片弧长方向两端设置有定位柱,转盘上设置有圆孔和齿,圆孔用于固定叶片组,圆孔与设置于叶片上的定位柱相互适配,齿设置于转盘周侧上,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通光量进而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转,中控组件与光感组件相互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仪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娱乐场所,根据工作方式不同,有CRT,LCD,DLP等不同类型,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是投影仪内重要组件,目前行业里现有品为手动调整的产品,即在转盘上增加摇杆通过手动去调节或者外部接一个动力机构,从而使产品打开或关闭,通常靠手动调整光圈大小,但停留在最佳位置难度较高产品调解靠手动调整,产品做动时光圈大小调整时速度不稳定,调整精度不高,调整至最佳位置困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步进式调整光圈大小的设备,包括固定座、叶片组、转盘、固定环、驱动电机、光感组件、中控组件和FPC电路,叶片组设置于固定座上,转盘包覆于叶片组上,固定环设置于转盘上,驱动电机设置于固定座上,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转盘相连接,FPC电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光感组件和中控组件设置于驱动电机内。
[000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叶片组包括至少8片叶片,叶片通过叠放安装构成叶片组,叶片弧长方向两端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设置于叶片异侧。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盘上设置有圆孔和齿,圆孔用于固定叶片组,圆孔与设置于叶片上的定位柱相互适配,齿设置于转盘周侧上。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光感组件设置为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通光量进而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转,中控组件与光感组件相互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转盘上设置的齿相互啮齿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转盘转动。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叶片材质采用金属且带有韧性的材料。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环设置为240
°
开口圆环,固定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设置为步进电机。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光量判断阶段,通过光敏传感器对外界的光线变化进行捕捉,将捕捉到的光线实时变化信息传递至中控组件,通过中控组件对信息的进一步检测和分析调整步进电机的运转;
S2、步进电机工作阶段,通过步进电机工作控制转盘转动角度实现光圈调节,包括以下工序,步骤S20、确定光圈工序,在任一时刻,总会存在一个最优位置使得通光孔是最优大小,通过中控组件获得最优位置,控制步进电机进行向最优位置转动;步骤S21、调节光圈工序,通过全步模式和半步模式同步进行,调节光圈至最优位置时需要转动至第N步,光圈最优位置处于第N步与N+1步之间,同时第N步与第N+1之间存在一个第n步,转动到第n步时为通光孔大小最佳位置。
[0012]步骤S22、实时判断工序,通过光敏传感器对通光量实时检测,当光线发生变化时,自动执行步骤S1。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座可将本产品与其它后端产品直接连接,实现与其它后端产品一体结合,通过本产品控制其它后端产品,安装简易方便快捷.通过步进电机对本产品其余设备提供动力,实现了步进电机与光圈一体化设计,当设备光圈运动时,采用光感传感器与步进电机配合的全驱动模式,实现快速高精度、智能化的光圈调整方案,通过设置含有8片叶片的叶片组,可实现对光圈的高精度调节,当外界的光线或所在场所变化时,光敏传感器根据场所的光源变化执行响应,智能化保持最佳的通光需求,具有能更长时间保持在最佳位置的优势。
[0014]叶片材质采用金属且带有韧性材料,保障产品的高频切换时的耐久寿命,且叶片产品表面采用消光涂装工艺,可满足在400

800nm波长范围,光照强度3W/mm
²
光照600H,温度170摄氏度,产品表面无破损性及挥发物质产生,可保证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固定座;2、叶片组;3、转盘;4、固定环;5、驱动电机;6、FPC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7]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18]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19]一种步进式调整光圈大小的设备,包括固定座1、叶片组2、转盘3、固定环4、驱动电机5、光感组件、中控组件和FPC电路6,叶片组2设置于固定座1上,转盘3包覆于叶片组2上,固定环4设置于转盘3上,驱动电机5设置于固定座1上,驱动电机5输出端与转盘3相连接,
FPC电路6与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光感组件和中控组件设置于驱动电机5内,固定座1设置为圆环形基座,其中部开设有凹槽且用于安装放置叶片组2与转盘3,固定座1周侧顶部均匀设置有三个槽孔且用于安装方式固定环4,叶片组2通过设置于固定座1底部内的限位块进行安装固定,在其上层设置有转盘3,转盘3周侧设置有轮齿,轮齿与驱动电机5输出端啮齿连接,通过光感组件的实时检测通光量控制驱动电机5带动转盘3旋转,从而获得最佳投影位置,转盘3作为从动装置与驱动电机5一体化工作,完成快速定位光圈的任务,连接于驱动电机5上的FPC电路6可保证此产品外接于其它后端设备时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可适用于不同种类后端设备,增加产品实用性。
[0020]叶片组2包括至少8片叶片,叶片设置的数量越多,其控制的精度越高,8片叶片通过叠放安装构成圆形的叶片组2,叶片弧长方向两端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设置于叶片异侧,转盘3上设置有圆孔和齿,圆孔用于固定叶片组2,圆孔与设置于叶片上的定位柱相互适配,每片叶片的弧长方向的两端,分别在两个面设计有定位柱,设计时定位柱沿弦长中心垂直线对称,组装时无正反区分,降低组装难度及提高了组装效率,定位柱其中一个作为定位作用,另一个作为传动作用,可实现叶片片材程环状叠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式调整光圈大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叶片组(2)、转盘(3)、固定环(4)、驱动电机(5)、光感组件、中控组件和FPC电路(6),所述叶片组(2)设置于固定座(1)上,所述转盘(3)包覆于叶片组(2)上,所述固定环(4)设置于转盘(3)上,所述驱动电机(5)设置于固定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端与转盘(3)相连接,所述FPC电路(6)与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所述光感组件和中控组件设置于驱动电机(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2)包括至少8片叶片,所述叶片通过叠放安装构成叶片组(2),所述叶片弧长方向两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叶片异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圆孔和齿,所述圆孔用于固定叶片组(2),所述圆孔与设置于叶片上的定位柱相互适配,所述齿设置于转盘(3)周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组件设置为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通光量进而控制驱动电机(5)的运转,所述中控组件与光感组件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步进式调节光圈大小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转盘(3)上设置的齿相互啮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用于驱动转盘(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荣杨光欧埒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盛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