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1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泵体,所述防护壳的上方贯穿设置有两个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通过在泵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工作,而当温度过高时,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进风组件将外界的冷风送入至内部对泵体进行风冷循环散热工作,而在寒冷的环境中泵体温度较低时,在加热管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内部进入暖风,实现加热工作,从而能够实现整个泵体的集成温控作用,确保泵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泵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流体。
[000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泵体在使用时,常温环境下内部的电机持续进行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难以进行较好的散热;以及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对泵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并不能够对泵体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测工作,难以实现其高效集成温控作用,同时在进行工作运转时,泵体本身不具备减震的功能,或是减震的效果较弱,长时间的使用会对泵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内部的电机持续进行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难以进行较好的散热,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对泵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并不能够对泵体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测工作,难以实现其高效集成温控作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泵体,所述防护壳的上方贯穿设置有两个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定位螺栓能够将防护壳安装在底座上,从而对内部的泵体进行防护作用,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的冷风送入至防护壳的内部,实现整体的风冷循环散热工作;
[0006]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进风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进风组件的外端贯穿设置有进风口
[0007]优选的,所述进风组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尘滤网,所述进风组件的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通过防尘滤网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杂质进行过滤,从而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防护壳的内部对泵体造成损坏。
[0008]优选的,所述防尘滤网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二滑槽以及第二滑块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防尘滤网进行定期拆卸清理,增加其整体的防尘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泵体上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防护壳的两端贯穿设置有出风口,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对电机以及泵体产生的热量进行监测工作;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连接座的上方两端设置有转轴。
[0011]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且转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上方的泵体在产生震动时,转杆能够带动转轴向内进行滑动,两个转轴能够对内部的缓冲弹簧进行挤压,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实现缓冲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所述连接杆贯穿固定杆向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阻尼弹簧固定连接,上方的支撑座在发生晃动时,支撑座带动连接杆以及限位板向下运动,对内部的阻尼弹簧进行挤压,在阻尼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其减震缓冲的功能,增加上方泵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在泵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工作,而当温度过高时,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进风组件将外界的冷风送入至内部对泵体进行风冷循环散热工作,而在寒冷的环境中泵体温度较低时,在加热管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内部进入暖风,实现加热工作,从而能够实现整个泵体的集成温控作用,确保泵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5]2、本技术通过在其底部设置减震缓冲组件能够增加整个泵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对电机以及泵体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的固定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防护壳;2、温度传感器;3、定位螺栓;4、底座;5、支撑座;6、固定杆;7、连接座;8、第一滑块;9、第一滑槽;10、缓冲弹簧;11、转轴;12、转杆;13、泵体;14、加热管;15、驱动电机;16、固定架;17、进风组件;18、进风口;19、防尘滤网;20、出风口;21、第二滑槽;22、第二滑块;23、连接杆;24、限位板;25、阻尼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包括底座4,底座4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壳1,防护壳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3,通过定位螺栓3能够将防护壳1安装在底座4上,从而对内部的泵体13进行防护作用,同时防护壳1的两端设置有通孔,能够确保泵体13与外界的管体进行正常连接,底座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5,支撑座5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泵体13,防护壳1的上方贯穿设置有两个进风组件17,进风组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6,固定架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
[0023]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进风组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4,
进风组件17的外端贯穿设置有进风口18,内部的泵体13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2对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工作当泵体13的温度过高时,驱动电机15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进风口18将外界的冷风送入至防护壳1的内部,并且内部的热量能够通过两端的出风口20进行排出,实现整体的风冷循环散热工作;
[0024]进风组件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尘滤网19,进风组件17的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2,防尘滤网19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槽21,第二滑块22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1的内部,泵体13上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防护壳1的两端贯穿设置有出风口20,通过防尘滤网19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杂质进行过滤,从而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防护壳1的内部对泵体13造成损坏;
[0025]底座4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支撑座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杆12,连接座7的上方两端设置有转轴11,转杆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轴11上,连接座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槽9,转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8,第一滑块8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9的内部,且转轴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壳(1),所述防护壳(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3),所述底座(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泵体(13),所述防护壳(1)的上方贯穿设置有两个进风组件(17),所述进风组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进风组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4),所述进风组件(17)的外端贯穿设置有进风口(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尘滤网(19),所述进风组件(17)的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滤网(19)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块(22)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泵的高效集成温控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枫林姜磊苏俊伟刘杜段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硕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