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268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流延膜印刷系统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进料辊;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收料辊;定位装置、印刷装置和检验装置按流延膜前行路线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收料装置之间;在流延膜前行路线上,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前端设有第一吸风辊,在所述检验装置的后端设有第二吸风辊;多个滚轴,在流延膜前行路线上,多个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风辊的前侧,同时有多个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吸风辊的后侧;所述滚轴两端设有凹位,避免与流延膜片的边缘发生摩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流延膜印刷系统具有防止因为流延膜边缘和滚轴发生摩擦而掉屑的优点。为流延膜边缘和滚轴发生摩擦而掉屑的优点。为流延膜边缘和滚轴发生摩擦而掉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印刷机在印刷物(如纸张)上印刷文字或图案时,印刷物需要与传动装置(如滚轴)接触。印刷物是流延膜时,流延膜的厚度极小,受生产工艺的限制,流延膜的边缘粗糙度较大,这样,在印刷时流延膜的边缘与滚轴发生摩擦后会掉落碎屑,碎屑易掉入网板的内浆中,降低印刷质量,甚至造成内网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其具有避免流延膜边缘与滚轴发生摩擦而减少掉屑的情况发生的优点。
[0004]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进料辊;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收料辊;定位装置、印刷装置和检验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印刷装置以及检验装置按流延膜前行路线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收料装置之间;多个吸风辊,在流延膜前行路线上,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前端设有第一吸风辊,在所述检验装置的后端设有第二吸风辊;多个滚轴,在流延膜前行路线上,多个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风辊的前侧,同时有多个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吸风辊的后侧;所述滚轴两端设有防摩擦位,所述滚轴在所述防摩擦位不与流延膜的边缘发生摩擦。
[0005]本技术所述的流延膜印刷系统,滚轴的两端设有凹槽,流延膜的中部与滚轴表面接触进行传动,而流延膜的边缘将会位于滚轴的凹槽处,避免接触和摩擦,减少掉屑现象的发生。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滚轴在所述防摩擦位沿周向设置有凹槽。/>[0007]进一步地,所述滚轴包括可拆卸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装在所述滚轴的两端;所述套筒和所述滚轴外表面位于同一圆柱侧面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摄像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流延膜印刷系统还包括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吸风辊和所述摄像头之间,流延膜从所述干燥装置内穿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炉。
[001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流延膜印刷系统的示意图;
[0013]图2为实施例1中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2中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注说明:1、进料辊;2、滚轴;21、凹槽;22、轴体;23、套筒;3、第一吸风辊;4、
干燥炉;5、摄像头;6、印刷装置;7、检验装置;8、第二吸风辊;9、收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在沿流延膜前行的路线上设置有送料装置、多个滚轴2、第一吸风辊3、干燥装置、定位装置、印刷装置6、检验装置7、第二吸风辊8和收料装置。
[0020]送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进料辊1,流延膜预先缠绕在进料辊1上,进料辊1用于将流延膜向滚轴2输送。滚轴2均按轴向垂直于流延膜前行路线的方向来安装,流延膜紧贴各个滚轴2,通过多个滚轴2改变流延膜前行的路线,并使流延膜绷紧,以实现更好的印刷效果。
[0021]当流延膜的厚度为较小的数值(即厚度小于或等于1μm)时,流延膜的边界会不可避免地变得比较粗糙,因此在流延膜与滚轴2摩擦时,流延膜的边缘易掉落碎屑,碎屑容易混入网板底部的内浆中,导致网板破损或印刷制品掺有杂质。为解决这种摩擦掉屑的问题,参阅图2,滚轴2的两端设有凹槽21,可以是U型槽,也可以是V型槽、矩形槽等,使得流延膜的边缘处不与滚轴2的表面接触而悬空,这样,较为粗糙的流延膜边缘不与滚轴2摩擦,防止因为摩擦而掉屑。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1为U型槽。
[0022]流延膜通过多个滚轴2后与第一吸风辊3接触,第一吸风辊3可转动,且其表面能产生吸附力,防止流延膜滑移,因此在第一吸风辊3转动的同时,流延膜被牵引和压平后作前进运动。流延膜前移经过第一吸风辊3后进入干燥装置中,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为干燥炉4。干燥炉4使流延膜上的水分蒸发,烘干流延膜,使其印刷效果更好。流延膜继续前移并移出干燥炉4后,在干燥炉后侧和流延膜上方设有定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摄像头5,用于对流延膜进行定位。摄像头5的后侧设有印刷装置6,印刷装置6与摄像头5电连接,接收摄像头5得到的流延膜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对流延膜进行印刷,随后再经检验装置7检验后,流延膜继续前移。
[0023]移出检验装置7后,沿流延膜的前行路线上依次设有第二吸风辊8、多个滚轴2和收料装置。第二吸风辊8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吸风辊3相同,流延膜与第二吸风辊8接触,由第二吸风辊8牵引着向前运动。流延膜紧贴两端设有凹槽的滚轴2,其边缘不与滚轴2接触,不发生摩擦而掉屑,改变前进的路线后与收料辊9表面接触,在收料辊9的转动下包覆在收料辊9上,完成对流延膜的收料动作。
[0024]实施例2:
[0025]和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中的滚轴2有所变化。参阅图3,滚轴2包括轴体22和可以套装在轴体22两端的套筒23,轴体22两端的直径比中间段的直径小,而套筒23的外径和轴
体22中间段的直径相等,所以当套筒23安装在轴体22的两端时,两个套筒23和轴体22的圆周侧形成一个圆周面,即两个套筒23和轴体22组装成一个圆柱体。套筒23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图未示)安装在轴体22的两端,这样,在滚轴2旋转工作时,套筒23也不会从轴体22的两端脱落,而需要拆下套筒23时也可以手动完成拆卸。
[0026]当套筒23安装在轴体22的两端时,滚轴2与普通的圆柱体滚轴功能相同,可用于普通的印刷物的印刷。而将套筒23从轴体22两端拆卸下后,由于轴体22两端的直径比中间段小,轴体22两端便形成了防摩擦位,流延膜的边缘将不会触碰到轴体22的两端,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流延膜的边缘不会因为摩擦而掉屑,降低印刷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提升了印刷的质量。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延膜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进料辊;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收料辊;定位装置、印刷装置和检验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印刷装置以及检验装置按流延膜前行路线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收料装置之间;多个吸风辊,在流延膜前行路线上,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前端设有第一吸风辊,在所述检验装置的后端设有第二吸风辊;多个滚轴,在流延膜前行路线上,多个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风辊的前侧,同时有多个所述滚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吸风辊的后侧;所述滚轴两端设有防摩擦位,所述滚轴在所述防摩擦位不与流延膜的边缘发生摩擦。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吴南南韦盛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