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36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辅控模块、充电开关模块、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升压模块、降压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的参数进行检测,并由主控模块和辅控模块计算出最佳充电电压,并控制充电开关模块贯通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汽车领域中,汽车点烟器给蓄电池亏电小于12.7V、满电电压大于14.2V下不能自行升压充电的行业难题,同时做到较高的充电电流,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在汽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驱动电路,具体流程如下:汽车点烟头输入10.5V

14.2V电压,进入升压电路升压到18V

20V,通过降压电路,通过设置在降压电路中的单片机对蓄电池电压参数进行采样,并在单片机内部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调压信号,降压电路根据调压信号进行降压,输出高于蓄电池电压1V左右的电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满后关断充电电路。
[0003]但上述的充电驱动电路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汽车点烟头给蓄电池亏电小于12.7V,满电电压大于14.2V的情况下,不能自行升压充电;且无法做到2.4A以上的充电电流,同时经过2级DC电压转化,电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通过设置充电电流检测模块、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的参数进行检测,并由主控模块和辅控模块计算出最佳充电电压,并控制充电开关模块贯通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在汽车领域中,汽车点烟器给蓄电池亏电小于12.7V、满电电压大于14.2V下不能自行升压充电的行业难题,同时做到较高的充电电流,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包括:
[0006]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2和主控芯片U3,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1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蓄电池、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
[0007]辅控模块,所述辅控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控芯片U3的引脚4和引脚5,所述辅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输入端;
[0008]充电开关模块,所述充电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9,所述充电开关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蓄电池;
[0009]充电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0;
[0010]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所述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6;
[0011]充电电压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1;
[0012]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充电输入电源,所述升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0013]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2、主控芯片U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其中:
[0015]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3,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蓄电池,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3,所述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3,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4与所述电容C13并联,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2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1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所述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1,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6与所述电容C15并联。
[0016]进一步的,所述辅控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3、三极管Q3、三极管Q4,其中:
[0017]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4;
[0018]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5。
[001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开关模块包括充电开关芯片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Q2、电解电容EC7、电解电容EC8、二极管D7,其中:
[0020]所述电解电容EC7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解电容E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EC8与所述电解电容EC7并联,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的引脚4,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的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蓄电池,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的引脚4,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9。
[002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24,其中:
[0022]所述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0,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8与所述电阻R17并联。
[0023]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2A、电阻R36、稳压二极管Z1,其中:
[0024]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电阻R3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A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2A的另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接地,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6。
[0025]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稳压二极管Z2、电容C6,其中:
[0026]所述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1,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1,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与所述电阻R22并联,所述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1,所述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接地。
[0027]进一步的,所述充电驱动电路还包括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语音芯片U5、喇叭LS,其中:
[0028]所述语音芯片U5的引脚1连接所述喇叭LS的正极,所述语音芯片U5的引脚2连接所述喇叭LS的负极,所述语音芯片U5的引脚3连接语音输入电源,所述语音芯片U5的引脚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2和主控芯片U3,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1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蓄电池、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辅控模块,所述辅控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控芯片U3的引脚4和引脚5,所述辅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输入端;充电开关模块,所述充电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9,所述充电开关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流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充电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0;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所述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6;充电电压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充电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1;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充电输入电源,所述升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入端;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模块的电源输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2、主控芯片U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3,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蓄电池,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3,所述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3,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4与所述电容C13并联,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2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1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1,所述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2的引脚1,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6与所述电容C15并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控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阻R13、三极管Q3、三极管Q4,其中: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4;所述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3的引脚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调压的充电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模块包括充电开关芯片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Q2、电解电容EC7、电解电容EC8、二极管D7,其中:所述电解电容EC7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解电容E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解电容EC8与所述电解电容EC7并联,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的引脚4,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
的引脚1、引脚2、引脚3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充电开关芯片Q1的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蓄电池,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童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