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20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包括蓄电池箱体、电池箱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箱盖该设在蓄电池箱体开口上,蓄电池箱体内部设有多个单元格设置的电池单元,电池箱盖上预留有用于向单元格注射电解液的注射通孔,所述电池箱盖的顶部盖合有上盖;电池箱盖与上盖之间扣合形成分离内腔,所述分离内腔内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分离单元格,分离单元格与蓄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元位置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易流失电解液,气液分离效果好的优点。气液分离效果好的优点。气液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载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用水加浓硫酸配制而成。注液塞的作用是在电池充电时,无需打开盖子就能将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排出,同时可以通过注液塞对应的孔位对蓄电池进行补液,打开注液塞就能够测量电解液的比重和温度,为了防止电池内部充电时产生的气体夹带内部电解液形成的酸雾直接溢出,带走大量电解液内部水分,注液塞上多设有冷凝回流的结构,减少水体的流失。
[0003]但是目前一般的注液塞上冷凝回流结构由于注液塞本身尺寸的限制,回流效率低,因此,针对这类问题需要一种既可以完成排气又可以大大提高酸雾冷凝回流的电池盖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2020463544.2,公告日为2020.11.1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蓄电池的双层迷宫式防酸盖,包括中盖,所述中盖盖设在蓄电池开口上,所述中盖的顶部盖合有上盖,所述中盖和上盖盖合形成密封的冷凝内腔,冷凝内腔中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电池单元格,所述电池单元格内垂直设有多块迷宫式挡板,多块迷宫式挡板将电池单元格内部分隔成蜿蜒的迷宫式导气冷凝通道,所述冷凝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汇流腔,两个汇流腔之间通过导气通道互通,每个电池单元格均开设有一个与导气通道相通的仓排气口,所述汇流腔内设有外侧开口设在上盖侧壁的排气口;本技术通过双盖设计构建了与电池单元相对的多个独立的迷宫式导气冷凝通道,提高了冷凝回流的效率,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5]根据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中盖和上盖盖合形成密封的冷凝内腔中,通过将气体排入导气通道,而导气通道内径向设有多个阻隔气体径向直线流动的导气挡板,所述导气挡板分别交错垂直固定在中盖的顶面和上盖的底面上,导气挡板分别与导气通道的内底面和内底面预留有连通的间隙,使得气体流动方向呈现上下翻越式。
[0006]但是,导气挡板间隙设置,会出现电解液在上侧导气挡板和下侧导气挡板之间形成积液,形成积液后冷凝内腔内的气压升高,而积液也难以翻越下侧导气挡板,冷凝内腔内的气压不断升高,当气压能够推动积液翻越下侧导气挡板,电解液在越过下侧导气挡板后就无法回流;同时,当蓄电池由于晃动或倾倒等原因导致电解液进入冷凝内腔并越过下侧导气挡板,此时电解液在越过下侧导气挡板后同样无法回流;这样会造成电解液的流失,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同时,该方案中的导气通道是通过上盖和下盖上的导气挡板交错扣合设置,使得导气通道内空间不足,冷凝效果不好;另外,上盖中的左右两侧是各自独立的,若一侧的排气口堵塞,则该侧的气体就无法排除,并由于气压过高导致该侧上盖凸起,这样,会导致上盖与中盖连接不稳,从而存在泄漏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利用本技术的结构,不易流失电解液,气液分离效果好。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包括蓄电池箱体、电池箱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箱盖该设在蓄电池箱体开口上,蓄电池箱体内部设有多个单元格设置的电池单元,电池箱盖上预留有用于向单元格注射电解液的注射通孔,所述电池箱盖的顶部盖合有上盖。
[0009]所述电池箱盖与上盖之间扣合形成分离内腔,所述分离内腔内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分离单元格,分离单元格与蓄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元位置对应设置。
[0010]所述电池箱盖上设有与蓄电池箱体内连通的注射通孔,注射通孔自电池箱盖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注射通孔对应设有盖孔,注射通孔侧壁的顶面与盖孔侧壁的顶面相抵接,注射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口。
[0011]所述注射通孔包括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第一圆弧部位于两缓冲口的上侧,第二圆弧位于两缓冲口的下侧;所述盖孔对应第一圆弧部设置;所述上盖在盖孔对应第二圆弧部处形成回流开口。
[0012]所述电池箱盖一侧的分离单元格在对应同一电池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闭合腔,分离单元格在电池箱盖上的侧壁和第二圆弧部形成第一闭合腔;第一闭合腔内设有一个以上的连通蓄电池箱体的缓冲通孔。
[0013]所述电池箱盖在分离单元格的一侧设有多块下汇流板,上盖上对应下汇流板设有多块上汇流板,电池箱盖与上盖之间通过上汇流板的顶面和下汇流板的顶面相抵接形成迂回设置的汇流通道,所述分离单元格在上盖的一侧设有分流排气口;在上盖一侧的汇流通道通过分流排气口与在上盖另一侧的分离单元格连通;在电池箱盖一侧的汇流通道与在电池箱盖远离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相互隔离;所述下汇流板在靠近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一侧设有液体回流口,靠近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通过液体回流口与回流汇流通道相连通。
[0014]在电池箱盖上的汇流通道的一侧和在上盖上的在汇流通道的一侧分别设有外围挡板,所述上盖在汇流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气阀,所述上盖和电池箱盖分别通过上汇流板、下汇流板以及外围挡板在分流腔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排气腔体;排气腔体与汇流通道远离分离单元格一侧的开口连通;所述电池箱盖远离注射通孔的一侧的底面高度高于电池箱盖靠近注射通孔一侧的底面的高度且电池箱盖远离注射通孔的一侧底面的高度向靠近注射通孔一侧逐渐降低,汇流通道出口端的底面的高度高于进入端底面的高度。
[0015]蓄电池箱体内的气体依次经过注射通孔、分离单元格、汇流通道、排气腔后从排气阀排出分离内腔。
[0016]以上设置,当完成对蓄电池箱体内部的注液后,蓄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元产生的酸雾通过注射通孔和缓冲通孔进入分离内腔进行冷凝;从缓冲通孔进入第一闭合腔的酸雾,从第一闭合腔通过回流开口进入盖孔内,随后进入注射通孔,与注射通孔内产生的酸雾一同从缓冲口离开注射通孔,随后在分离单元格内通过上汇流板上的分流排气口进入蜿蜒设置的迷宫状汇流通道,使得酸雾在冷凝内腔的行程增加,提高酸雾冷凝的效率;最后气体从汇流通道进入排气腔经排气阀排出冷凝内腔;这样,分流单元格内的酸雾只能通过上汇
流板上的分流排气口进入汇流通道,若部分电解液留在了电池箱盖一侧的分离单元格和汇流通道中,并且由于电池箱盖底面远离注射通孔的一侧的高度要高于靠近注射通孔一侧的高度,汇流通道的出口端底面的高度高度进入端底面的高度,从而在电池箱盖一侧的分离单元格和汇流通道中的电解液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汇流通道中的电解液经过下汇流板的回流口进入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中,最后回流进入到注射孔;电解液从汇流通道回流效果更好;这样,由于汇流通道是由上汇流板和下汇流板相抵接形成的,使得汇流通道具有较大空间,且整个汇流通道形成一个通道结构,而并非是一个交错设置的间隙结构,从而通过上侧汇流通道排出气体,通过下侧汇流通道将电解液回流,提高了气液分离效果,提高了电解液冷凝回流的效率,从而减少了电解液的流失;同时由于上盖一侧的汇流通道与上盖另一侧的分离单元连通,而电池箱盖一侧的汇流通道与电池箱盖远离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相互隔离,从而酸雾只能在上汇流板一侧的汇流通道流动,电解液则不易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包括蓄电池箱体、电池箱盖和电池上盖,电池箱盖该设在蓄电池箱体开口上,蓄电池箱体内部设有多个单元格设置的电池单元,电池箱盖上预留有用于向单元格注射电解液的注射通孔,所述电池箱盖的顶部盖合有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盖与上盖之间扣合形成分离内腔,所述分离内腔内设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分离单元格,分离单元格与蓄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元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电池箱盖上设有与蓄电池箱体内连通的注射通孔,注射通孔自电池箱盖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注射通孔对应设有盖孔,注射通孔侧壁的顶面与盖孔侧壁的顶面相抵接,注射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口;所述注射通孔包括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第一圆弧部位于两缓冲口的上侧,第二圆弧位于两缓冲口的下侧;所述盖孔对应第一圆弧部设置;所述上盖在盖孔对应第二圆弧部处形成回流开口;所述电池箱盖一侧的分离单元格在对应同一电池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闭合腔,分离单元格在电池箱盖上的侧壁和第二圆弧部形成第一闭合腔;第一闭合腔内设有一个以上的连通蓄电池箱体的缓冲通孔;所述电池箱盖在分离单元格的一侧设有多块下汇流板,上盖上对应下汇流板设有多块上汇流板,电池箱盖与上盖之间通过上汇流板的顶面和下汇流板的顶面相抵接形成迂回设置的汇流通道,所述分离单元格在上盖的一侧设有分流排气口;在上盖一侧的汇流通道通过分流排气口与在上盖另一侧的分离单元格连通;在电池箱盖一侧的汇流通道与在电池箱盖远离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相互隔离;所述下汇流板在靠近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一侧设有液体回流口,靠近中间位置的分离单元格通过液体回流口与汇流通道相连通;在电池箱盖上的汇流通道的一侧和在上盖上的汇流通道的一侧分别设有外围挡板,所述上盖在汇流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气阀,所述上盖和电池箱盖分别通过上汇流板、下汇流板以及外围挡板在分流腔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排气腔体;排气腔体与汇流通道远离分离单元格一侧的开口连通;所述电池箱盖远离注射通孔的一侧底面的高度高于电池箱盖靠近注射通孔一侧的底面的高度且电池箱盖远离注射通孔的一侧底面的高度向靠近注射通孔一侧逐渐降低;汇流通道出口端的底面的高度高于进入端底面的高度;蓄电池箱体内的气体依次经过注射通孔、分离单元格、汇流通道、排气腔后从排气阀排出分离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盖的分离单元格在靠近一侧缓冲口的侧壁上设有向注射通孔方向延伸形成的下闭合挡板,上盖对应下闭合挡板设有上闭合挡板,分离单元格在电池箱盖和上盖上的侧壁、上闭合挡板、下闭合挡板、注射通孔的侧壁形成第二闭合腔,第二闭合腔通过缓冲口连通注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效果好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上汇流通道的气体流动方向上的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育林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童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