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39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4
一种电池结构,包括外壳、电芯模组、热缩膜、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和胶层。外壳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连接上盖和下盖的侧板,上盖、下盖及侧板围设形成容置腔,且下盖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泄压槽。电芯模组收容于容置腔内;热缩膜包覆电芯模组,且热缩膜对应泄压槽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下盖之间,且所述第一缓冲层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泄压槽。第二缓冲层环绕所述电芯模组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侧板之间。胶层灌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上述电池结构有利于拆解和排气,从而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而在对电芯模组进行封装形成电池时,同时是对壳体内部进行灌胶,通过胶层粘结电芯模组和壳体以将电芯模组进行固定。然而,因电芯被胶层包裹,使得电芯产气时无法及时排除,从而容易使得电池发生变形,并且在拆解电池时胶层粘附在电芯模组上,在清除胶层时容易损坏电芯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结构。
[0004]一种电池结构,包括:
[0005]外壳,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连接所述上盖和下盖的侧板,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及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置腔,且所述下盖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泄压槽;电芯模组,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
[0006]热缩膜,包覆所述电芯模组,且所述热缩膜对应所述泄压槽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下盖之间,且所述第一缓冲层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泄压槽;
[0007]第二缓冲层,环绕所述电芯模组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侧板之间;以及胶层,灌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
[000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电芯模组朝向所述下盖的底部之间,且所述第三缓冲层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开口。
[000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三缓冲层背离所述下盖的表面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电芯模组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电芯单元,所述电芯单元的层叠方向平行于所述下盖。
[00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三缓冲层背离所述下盖的表面沿所述层叠方向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第四缓冲层,所述第四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电芯模组朝向所述侧板的侧壁之间。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四缓冲层还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四缓冲层沿垂直于所述第三缓冲层的方向设有排气槽。
[00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缓冲层及所述第二缓冲层为泡棉。
[00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方案,所述沟槽贯穿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外周缘。
[0017]本申请的电池结构中,电芯模组通过热缩膜包覆,避免灌胶形成所述胶层时胶层与所述电芯模组接触,从而有利于后续电池结构的拆解,降低对电芯模组的损伤。其次,电芯模组产出的气体通过热缩膜进行导向,且热缩膜上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缓冲层上第二通孔与泄压槽连通,从而实现了内部高压气体的定向排放,避免电池结构变形,从而延长的电池结构及电芯模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的一种方式的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的另一种方式的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去掉上盖后的俯视图。
[0022]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的局部拆解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0026][002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电池结构100包括外壳10、电芯模组20、热缩膜30、第一缓冲层40、第二缓冲层50以及胶层60。其中,所述电芯模组20、所述热缩膜30、所述第一缓冲层40、所述第二缓冲层50以及所述胶层60收容于所述外壳10中。
[0032]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外壳10包括上盖11、下盖13以及连接所述上盖11和所述下盖13的侧板15。所述上盖11、所述下盖13和所述侧板15围设形成容置腔16(如图4所示)。所述下盖13设有泄压槽130,所述泄压槽130与所述容置腔16连通。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11可为金属材质或耐高温的塑料材质。所述下盖13和所述侧板15可为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13和所述侧板15也可为耐高温的塑料材质。
[0034]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热缩膜30包覆所述电芯模组20,且被所述热缩膜30包覆的电芯膜组20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6内。所述热缩膜30对应所述泄压槽130设有第一通孔31。基于热缩膜受热收缩的性质,所述电芯模组20被所述热缩膜20紧紧的裹住。
[0035]所述第一缓冲层40位于所述热缩膜30与所述下盖13之间。所述第一缓冲层40上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4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泄压槽130。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层40可为但不仅限于泡棉。
[0037]所述第二缓冲层50环绕所述电芯模组20设置,并位于所述热缩膜30与所述侧板15之间。
[003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冲层50可为但不仅限于泡棉。所述第二缓冲层50包括依次环绕所述电芯模组20四周的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3以及第四部分54。所述第一部分51、所述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三部分53以及所述第四部分54相互独立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51、所述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三部分53以及所述第四部分54呈一体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缓冲层50套设于所述电芯模组20上。
[0039]所述胶层60灌注于所述外壳10和所述第二缓冲层50之间。所述缓冲层50在胶层60的挤压下抵持所述电芯模组20,从而将所述电芯模组20固定于所述外壳10中。
[0040]请参阅图3、图5及图6,所述电池结构100还可进一步地包括第三缓冲层70。所述第三缓冲层70位于所述热缩膜30与所述电芯模组20朝向所述下盖13的底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三缓冲层70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设有开口71。所述开口71连通所述电芯模组20和所述第一通孔31。
[00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侧板,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及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置腔,且所述下盖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泄压槽;电芯模组,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热缩膜,包覆所述电芯模组,且所述热缩膜对应所述泄压槽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下盖之间,且所述第一缓冲层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泄压槽;第二缓冲层,环绕所述电芯模组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侧板之间;以及胶层,灌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结构还包括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位于所述热缩膜与所述电芯模组朝向所述下盖的底部之间,且所述第三缓冲层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背离所述下盖的表面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