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07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包括盾构隧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双中隔墙和降压所,所述盾构隧道的右段设置有盾构井段,所述降压所的内部设置有填充隔墙,所述双中隔墙的左侧设置有电缆穿墙管,所述降压所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和排风室,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反向一侧墙壁安装有侧墙侧立式射流风机,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右端与U型槽段相联通,该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设置有降压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地铁明挖隧道与降压所合设在一起,减少了大面积永久征地的问题;同时提供了就近将降压电缆引至区间用电设备处的条件,大幅减小电缆敷设距离,从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从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从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明挖隧道工程设计
,具体为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包含地下结构、地上地面或高架,地下盾构转地上的过渡段区间结构,通常由明挖暗埋结构、U型槽结构、路基结构等组成,盾构与暗埋结构分界覆土要求较厚,而线路坡度相对较小隧道结构爬升坡度较缓,过渡段暗埋结构长度通常达190m~220m或更长。鉴于暗埋隧道长度较大,根据防火排烟以及排水要求,暗埋段需设置雨水泵房(1处)、射流风机(常规为4组共8台)、照明设备及开关电柜。
[0003]上述隧道用电设备额定电压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电压存在较大电压差,需要利用变压器将牵引供电系统降压后方可提供使用,因此需要设置变压器及相关配套设备,即降压所。现有的降压所设立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将区间降压变电用房与相邻车站变电房合设,置于车站内的设备区,并采用电缆沿区间隧道铺设至区间暗埋段用电设备处,当过渡段区间结构距离两端车站较远时,使用电缆数量增多,提高了建设成本,同时长距离的铺设影响降压效率;
[0005]2、在过渡段区间隧道附近的地面选址,永久征地建设地面建筑设备房作为降压所,导致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难度加大,存在征地、拆迁困难的问题,且地面设备用房对周边景观环境也不利。
[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降压所设立经济性、电缆运输与安装施工的便利性较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包括盾构隧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双中隔墙和降压所,所述盾构隧道的右段设置有盾构井段,且盾构井段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盾构井中隔墙,而且盾构井段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单中隔墙,且单中隔墙与盾构井中隔墙之间设置有双中隔墙,而且双中隔墙的内部设置有降压所,所述降压所的内部设置有填充隔墙,所述双中隔墙的左侧设置有电缆穿墙管,所述降压所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和排风室,且降压所的右侧外部安装有隔墙侧立式射流风机,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反向一侧墙壁安装有侧墙侧立式射流风机,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右端与U型槽段相联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的中心线与第二轨道的中心线沿盾构井中隔墙相互对称,
且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距离单中隔墙的距离可根据列车的尺寸进行设计。
[0010]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列车顺着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行驶时,不会接触到两侧的墙壁,以满足列车安全运行的限界。
[0011]优选的,所述单中隔墙和双中隔墙为构成框架结构的重要受力构件,且厚度一般300~500mm之间,而且单中隔墙和双中隔墙的墙身范围可根据需要开设一定尺寸的孔洞。
[0012]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单中隔墙和双中隔墙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结构跨度,并将空间结构分隔开来,同时单中隔墙和双中隔墙中的孔洞利于结构两侧的空间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降压所的右侧呈“人”字型结构设计,且降压所的右侧角度为120
°
~135
°
之间。
[0014]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在隔墙侧立式射流风机的作用下,便于降压所外侧的空气流通,使降压所内部的空气能够循环流动,提高降压所内的空气质量。
[0015]优选的,所述填充隔墙由轻质砖块或砌块等利用砂浆粘结构成,厚度一般为200mm,且填充隔墙的墙身范围可根据需要开设一定尺寸的孔洞。
[0016]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填充隔墙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可分隔降压所内的房间布局,填充隔墙上的孔洞以利于结构两侧的空间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的底部设置有找平层,且找平层利用混凝土及砂浆等材料铺装在结构底板上。
[0018]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找平层可调整隧道内过渡段中的坡度,从而满足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内的设备的安装。
[0019]优选的,所述排风室的上方设置有通风竖井,且排风室可于其他内室联通,而且排风室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
[0020]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排风室将地下空气与地面空气进行,用于地下空间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
[0022]1、设置有降压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地铁明挖隧道与降压所合设在一起,减少了大面积永久征地的问题;同时提供了就近将降压电缆引至区间用电设备处的条件,大幅减小电缆敷设距离,从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0023]2、设置有找平层,找平层可调整隧道内过渡段中的坡度,从而满足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内的设备的安装;
[0024]3、设置有排风室,可通过排风室将地下空气与地面空气进行,用于地下空间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区间总平面布置图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降压所结构平面布置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结构纵断面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图2中B

B处结构横断面图;
[0029]图5为本技术降压所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盾构隧道;2、盾构井段;3、盾构井中隔墙;4、第一轨道;5、第二轨道;6、单中隔墙;7、双中隔墙;8、降压所;9、填充隔墙;10、电缆穿墙管;11、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12、找平层;13、排风室;14、通风竖井;15、隔墙侧立式射流风机;16、侧墙侧立式射流风机;17、U型槽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包括盾构隧道1、盾构井段2、盾构井中隔墙3、第一轨道4、第二轨道5、单中隔墙6、双中隔墙7、降压所8、填充隔墙9、电缆穿墙管10、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11、找平层12、排风室13、通风竖井14、隔墙侧立式射流风机15、侧墙侧立式射流风机16和U型槽段17,盾构隧道1的右段设置有盾构井段2,且盾构井段2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盾构井中隔墙3,而且盾构井段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第一轨道4的中心线与第二轨道5的中心线沿盾构井中隔墙3相互对称,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包括盾构隧道(1)、第一轨道(4)、第二轨道(5)、双中隔墙(7)和降压所(8),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1)的右段设置有盾构井段(2),且盾构井段(2)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盾构井中隔墙(3),而且盾构井段(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所述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之间设置有单中隔墙(6),且单中隔墙(6)与盾构井中隔墙(3)之间设置有双中隔墙(7),而且双中隔墙(7)的内部设置有降压所(8),所述降压所(8)的内部设置有填充隔墙(9),所述双中隔墙(7)的左侧设置有电缆穿墙管(10),所述降压所(8)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及开关柜机房(11)和排风室(13),且降压所(8)的右侧外部安装有隔墙侧立式射流风机(15),所述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的反向一侧墙壁安装有侧墙侧立式射流风机(16),且第一轨道(4)和第二轨道(5)的右端与U型槽段(17)相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地铁明挖隧道合设的降压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4)的中心线与第二轨道(5)的中心线沿盾构井中隔墙(3)相互对称,且第一轨道(4)与第二轨道(5)距离单中隔墙(6)的距离可根据列车的尺寸进行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刘茜冰陈相宇李芳宝伍伟林于清平龙喜安谢元发李嘉民郭桐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