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419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基建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预制舱的建材运输、保存的成本,而且也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包括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以及舱顶模块,中部舱体模块的两端开放,从而形成两个开放端,中部舱体模块的顶部开放,底部具有中部通行板部;侧部舱体模块的一端开放,侧部舱体模块的底部具有侧部通行板部,侧部舱体模块对应设置在开放端,侧部舱体模块的数量为两个,舱顶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的顶部,从而两个侧部舱体模块、中部舱体模块以及舱顶模块拼接形成预制舱,且预制舱的侧部具有门框结构。制舱的侧部具有门框结构。制舱的侧部具有门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基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舱是国家电网基于“标准配送式”这一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推出了户外智能变电站,预制舱舱体结构的采用成为智能变电站建设二次设备载体的重要措施。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的加快,变电站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为了加快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周期,国网公司提出了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建设模式,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方案,实现智能变电站(预制舱)的迅速推广及实用。
[0003]但是针对于容纳设备较为庞大的情况,预制舱的相应容积也随之变大,这就使得对这种预制舱的建材运输、保存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后续建造的工作量也较大,导致人力作业成本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预制舱的建材运输、保存的成本,而且也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舱体模块,中空且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开放,从而形成两个开放端,中部舱体模块的顶部开放,底部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中部通行板部;侧部舱体模块,中空且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开放,侧部舱体模块的底部具有侧部通行板部,与长度方向对应的侧部通行板部沿宽度方向延伸,与宽度方向对应的侧部通行板部沿长度方向延伸;舱顶模块,其中,侧部舱体模块对应设置在开放端,侧部舱体模块的数量为两个,舱顶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的顶部,从而两个侧部舱体模块、中部舱体模块以及舱顶模块拼接形成预制舱,中部通行板部和侧部通行板部均位于预制舱的内部,且预制舱的侧部具有门框结构。
[0007]优选地,中部舱体模块和侧部舱体模块均包括沿高度方向朝向底部依次顺序叠设的顶部结构梁,上部围板、中部圈梁,下部围板以及底部圈梁,顶部结构梁和中部圈梁固设在上部围板上,底部圈梁固设在下部围板上,中部舱体模块的上部围板、下部围板均由两个平行的隔音板材构成,侧部舱体模块的上部围板、下部围板均由两个平行的隔音板材和一个通风板材构成,隔音板材和通风板材均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两个隔音板材的对应端部通过通风板材连接,中部舱体模块的顶部结构梁沿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设在中部舱体模块的两个上部围板的顶部,侧部舱体模块的顶部结构梁沿长度方向设置,且一端固设在上部围板的顶部,另一端设置在中部舱体模块的顶部结构梁上,中部圈梁和底部圈梁均具有位于预制舱的外部的起重吊环,并且中部通行板部、侧部通行板部分别对应设置在中部舱体模块的底部圈梁和侧部舱体模块的底部圈梁上。
[0008]进一步地,隔音板材包括瓦楞板层、消音棉层、吸音板层以及立柱骨架,瓦楞板层、消音棉层以及吸音板层自预制舱的外部朝向内部依次贴设,立柱骨架贯穿瓦楞板层、消音棉层以及吸音板层且立柱骨架沿高度方向延伸。
[0009]进一步地,通风板材包括多个百叶窗。
[0010]优选地,舱顶模块包括沿高度方向朝向预定舱内部依次叠设的顶部盖板和舱顶支撑框架。
[0011]进一步地,舱顶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分别与对应盖设在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的顶部。
[0012]再进一步地,多个舱顶模块上具有多个与预制舱内部相通的轴流风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因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组装式预制舱包括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以及舱顶模块,中部舱体模块的两端开放,从而形成两个开放端,中部舱体模块的顶部开放,底部具有中部通行板部;侧部舱体模块的一端开放,侧部舱体模块的底部具有侧部通行板部,侧部舱体模块对应设置在开放端,侧部舱体模块的数量为两个,舱顶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的顶部,从而两个侧部舱体模块、中部舱体模块以及舱顶模块拼接形成预制舱,且预制舱的侧部具有门框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预先批量制成的中部舱体模块、侧部舱体模块以及舱顶模块进行拼接安装,从而形成预制舱,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预制舱的建材运输、保存的成本,而且也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0015]2.因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部舱体模块和侧部舱体模块均包括顶部结构梁,上部围板、中部圈梁,下部围板以及底部圈梁,顶部结构梁和中部圈梁固设在上部围板上,底部圈梁固设在下部围板上,中部舱体模块的上部围板、下部围板均由两个平行的隔音板材构成,侧部舱体模块的上部围板、下部围板均由两个平行的隔音板材和一个通风板材构成,中部圈梁和底部圈梁均具有位于预制舱的外部的起重吊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模块更加小型化,从而更易于保存及运输,并且通过设置具有起重吊环的圈梁,从而预制舱不仅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而且起重吊环使得上部围板、下部围板的吊装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模块组装式预制舱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部舱体模块和舱顶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部舱体模块局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侧部舱体模块的局部示意图1;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侧部舱体模块的局部示意图2;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隔音板材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舱顶模块的示意图。
[0023]图中:100、模块组装式预制舱,D1、长度方向,D2、宽度方向,D3、高度方向,10、中部舱体模块,11、中部通行板部,20、侧部舱体模块,21、侧部通行板部,30、舱顶模块,31、顶部盖板,32、舱顶支撑框架,33、轴流风机,M1、顶部结构梁,M2、上部围板,M21、隔音板材,M211、瓦楞板层,M212、消音棉层,M213、吸音板层,M214、立柱骨架,M22、通风板材,M3、中部圈梁,M4、下部围板,M5、底部圈梁,R、起重吊环,G、门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组装式预制舱作具体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块组装式预制舱100,具有长度方向D1、宽度方向D2以及高度方向D3,包括中部舱体模块10、侧部舱体模块20以及舱顶模块30,具体地,中部舱体模块10、侧部舱体模块20均具有矩形体的轮廓。
[0026]如图2至图5所示,中部舱体模块10和侧部舱体模块20均包括沿高度方向D3朝向底部依次顺序叠设的顶部结构梁M1,上部围板M2、中部圈梁M3,下部围板M4以及底部圈梁M5。
[0027]顶部结构梁M1和中部圈梁M3分别固设在上部围板M2上,底部圈梁M5固设在下部围板M4的底部,具体地,顶部结构梁M1和中部圈梁M3预先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设置在上部围板M2上,底部圈梁M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组装式预制舱,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舱体模块,中空且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开放,从而形成两个开放端,所述中部舱体模块的顶部开放,底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中部通行板部;侧部舱体模块,中空且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开放,所述侧部舱体模块的底部具有侧部通行板部,与所述长度方向对应的所述侧部通行板部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与所述宽度方向对应的所述侧部通行板部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舱顶模块,其中,所述侧部舱体模块对应设置在所述开放端,所述侧部舱体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舱顶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中部舱体模块、所述侧部舱体模块的顶部,从而两个所述侧部舱体模块、所述中部舱体模块以及所述舱顶模块拼接形成预制舱,所述中部通行板部和所述侧部通行板部均位于所述预制舱的内部,且该预制舱的侧部具有门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组装式预制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部舱体模块和所述侧部舱体模块均包括沿所述高度方向朝向底部依次顺序叠设的顶部结构梁,上部围板、中部圈梁,下部围板以及底部圈梁,所述顶部结构梁和所述中部圈梁固设在所述上部围板上,所述底部圈梁固设在所述下部围板上,所述中部舱体模块的上部围板、下部围板均由两个平行的隔音板材构成,所述侧部舱体模块的上部围板、下部围板均由两个平行的隔音板材和一个通风板材构成,所述隔音板材和所述通风板材均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两个隔音板材的对应端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霞飞刘琳峰李璐虞云峰高泽周胜男姜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源输配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