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顶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163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顶升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分别插接有顶升杆。通过在底座底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稳定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在固定横板底部的移动轮可方便工作人员转运顶升系统至指定位置,提高顶升系统的使用便捷性,并且将顶升系统移动定位后转动调节螺套通过螺纹连接向下调节升降螺杆即可推动稳定底板抵住地面,以此来对顶升系统进行稳定,确保顶升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顶升系统工作时的安全性能,并通过穿接槽提高升降螺杆被带动下降调节时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可方便快捷的对顶升系统进行转运以及定位稳定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顶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顶升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U型顶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顶升是通过装置将建筑模块或设备逐步顶升至设计标高的施工方法,顶升系统即是完成这一步骤的系统装置,顶升系统根据其被应用在场所以及所要顶升的模块结构不同分为不同的种类;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712566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用于T型梁的顶升装置及顶升系统,包括支架和用于顶推所述支架的顶升组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的支座,所述支座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在所述支座上还铰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支撑杆均用于支撑T型梁。本申请的一种用于顶升T型梁的支架:整个安装顶升过程中,使用人工加小型顶升装置共同协作,在保证安全,防止T型梁侧翻的前提下,使得可以人工手动顶升,或利用小型机械顶升完成作业,以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隐患。然而该技术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具备移动功能,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其他机械设备将系统转运至指定顶升位置,存在着不能方便快捷的对系统进行移动转运以及转运后定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U型顶升系统,能解决不具备移动功能,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其他机械设备将系统转运至指定顶升位置,存在着不能方便快捷的对系统进行移动转运以及转运后定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顶升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分别插接有顶升杆,所述底座底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稳定结构,所述顶升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稳定承托结构。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横板底部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固定横板顶部一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调节螺套,所述固定横板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穿接槽,所述穿接槽的内部分别贯穿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稳定底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定承托结构包括托板,所述托板分别设置在顶升杆的顶部,所述顶升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定板,所述托板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顶升杆外部的顶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套,所述托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整体呈“U”字形,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四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轮分别在固定横板的底端呈对称设置,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分别贯穿调节螺套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分别套接在固定块的外部,所述连接套的内部侧壁分别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块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和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在底座底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稳定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在固定横板底部的移动轮可方便工作人员转运顶升系统至指定位置,提高顶升系统的使用便捷性,并且将顶升系统移动定位后转动调节螺套通过螺纹连接向下调节升降螺杆即可推动稳定底板抵住地面,以此来对顶升系统进行稳定,确保顶升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顶升系统工作时的安全性能,并通过穿接槽提高升降螺杆被带动下降调节时的稳定性,从而实现了可方便快捷的对顶升系统进行转运以及定位稳定的效果;
[0013]2、通过在顶升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稳定承托结构,在使用时将托板分别设置在顶升杆的顶部,随后将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套接在固定块的外部,并且通过限定板可将连接套限定在顶升杆的外部,以此达到了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托板安装在顶升杆顶部的目的,通过托板及其顶部设置的防滑垫提高顶升杆顶部与被顶升物体之间接触面的稳固性,从而确保顶升过程中被顶升物体的稳定性,并且还便于对托板进行拆卸更换以防其长时间使用损坏影响承托效果,或更换不同形状的托板以适用不同尺寸规格的被承托物体,使得顶升系统的可操作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横板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托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底座;2、支撑架;3、液压缸;4、固定横板;5、升降螺杆;6、顶升杆;7、托板;8、连接套;9、固定块;10、移动轮;11、穿接槽;12、调节螺套;13、稳定底板;14、限定板;1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照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U型顶升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U”字形的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液压缸3,液压缸3设置有四组,
液压缸3的顶部分别插接有顶升杆6,通过液压缸3驱动顶升杆6上升实现顶升作业;
[0022]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底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稳定结构,移动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横板4,固定横板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底部的两侧,固定横板4底部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轮10,通过移动轮10可方便工作人员转运移动顶升系统,提高顶升系统的使用便捷性,移动轮10分别在固定横板4的底端呈对称设置,固定横板4顶部一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调节螺套12,固定横板4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穿接槽11,穿接槽11的内部分别贯穿有升降螺杆5,升降螺杆5的顶端分别贯穿调节螺套12的内部,升降螺杆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稳定底板13,将顶升系统移动定位后转动调节螺套12通过螺纹连接向下调节升降螺杆5即可推动稳定底板13抵住地面,以此来对顶升系统进行稳定,确保顶升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顶升系统工作时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了可方便快捷的对顶升系统进行转运以及定位稳定的效果;
[0023]通过设置在固定横板4底部的移动轮10可方便工作人员转运顶升系统至指定位置,提高顶升系统的使用便捷性,并且将顶升系统移动定位后转动调节螺套12通过螺纹连接向下调节升降螺杆5即可推动稳定底板13抵住地面对顶升系统进行定位稳定,并通过穿接槽11提高升降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顶升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顶部分别插接有顶升杆(6),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稳定结构,所述顶升杆(6)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稳定承托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稳定结构包括固定横板(4),所述固定横板(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横板(4)底部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轮(10),所述固定横板(4)顶部一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调节螺套(12),所述固定横板(4)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穿接槽(11),所述穿接槽(11)的内部分别贯穿有升降螺杆(5),所述升降螺杆(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稳定底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洋李超黄士康王精忠李青春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辰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