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21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主要用于:留置在胃排空障碍或不适合胃内喂养患者的体内;主要解决了:徒手盲插鼻肠管中,通过对磁性元件进行定位,以监测鼻肠管途径位置,提高鼻肠管插管成功率;通过:于鼻肠管上均匀设置用于被监测的磁性元件,设置覆膜层将鼻肠管的外壁部分或全部的包裹、以及设置穿戴于患者身上用于对被监测的磁性元件进行感知监测的穿戴设备;实现了在置管过程中,对鼻肠管末端的途径位置进行感知,并进行警示或者于外部终端进行显示。进行显示。进行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

技术介绍

[0002]肠内营养包括胃内置管喂养、十二指肠内置管喂养以及空肠内置管喂养三种方式。若患者有胃排空障碍或不适合胃内喂养,则需行鼻十二指肠置管喂养或鼻空肠置管喂养。而以往的床旁徒手置管存在诸多风险,威胁患者安全,主要包括:1、盲插导致的消化道穿孔,如下咽/食道/胃肠道穿孔,以及穿孔后继发的血胸、气胸和脓胸等机械设备相关不良事件;2、盲插误入气道导致患者剧烈呛咳、窒息、气胸、胸腔积液、肺不张甚至死亡;3、盲插安置误入气道或者留置期间由于鼻肠管尖端移位均可能出现支气管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尤其当患者处于重症监护和机械通气状态,大大增加了危重患者死亡率;因此管道位置和置管路径的准确判断是鼻肠管盲插成功和置管安全的关键因素;而判断置管位置的理想技术是无创的,并且无需昂贵的设备即可在床边由医护人员进行。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其包括:
[0006]鼻肠管,用于置入人体内;所述鼻肠管具有前端与末端,所述前端为开口端,所述末端为封闭端,并由所述前端为起点设置通道,且所述通道不贯穿所述末端,其中,于所述前端与所述末端之间设置若干个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通道相通;
[0007]覆膜层,用于将所述鼻肠管的外壁部分或全部的包裹,其中,所述腹膜层不会封堵所述开孔。
[0008]被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鼻肠管的外壁与所述覆膜层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被监测元件设置为至少一个,且所述被监测元件不与所述开孔重合。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鼻肠管的所述前端具有输送接头,所述输送接头与所述通道相通。
[0010]进一步,设置封闭组件活动的连接于所述输送接头的一端,所述封闭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的一端一体连接的密封塞,其中,所述输送接头具有连接段,连接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接于连接段,密封塞用于将通孔进行封闭。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鼻肠管具有胃管段与肠管段,其中,所述胃管段与所述肠管段上均设置有所述开孔,在所述鼻肠管置入人体后,所述胃管段位于人体胃部内,所述肠管段则置入十二指肠内。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被监测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被监测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二被监测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被监测元件固定的配置于胃管段的外壁,所述第二
被监测元件固定的配置于肠管段的外壁。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监测元件与所述第二被监测元件为构造相同的磁性元件。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被监测元件包括有: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二被监测元件包括:第二永磁体;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呈环状,所述第一永磁体套接于胃管段,所述第二永磁体套接于肠管段。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第二永磁体设置为两个;三个所述第一永磁体于所述胃管段的外壁均匀分布,两个所述第二永磁体于所述肠管段的外壁均匀分布。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于输送接头的外壁设置电源接头,所述第一被监测元件、所述第二被监测元件均与所述电源接头导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被监测元件为第一空心线圈;所述第二监测元件为第二空心线圈;所述第一空心线圈绕所述胃管段的外壁设置,所述第二空心线圈绕所述肠管段的外壁设置。
[0017]进一步,于胃管段的外壁设置第一绝缘套环,于肠管段的外壁设置第二绝缘套环;其中,第一空心线圈绕第一绝缘套环的外壁设置,第二空心线圈绕第二绝缘套环的外壁设置。
[0018]进一步,设置隔热套环将第一空心线圈与第二空心线圈分别套接,且隔热套环被覆膜层包裹。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于鼻肠管的外壁设置被监测元件以及设置能够佩戴于患者体外的监测设备,实现对鼻肠管末端途径位置进行监测,便于了置管方向出现偏差时的及时调整,提高了盲插鼻肠管置管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鼻肠管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鼻肠管前端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胃管段设置第一永磁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胃管段设置第一空心电感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胃管段与肠管段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鼻肠管末端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监测设备佩戴于人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多个监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监测设备与鼻肠管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颈带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磁敏感元件位置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腹带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磁敏感元件位置示意图;
[003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腹带示意图;
[0034]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磁敏感元件位置示意图;
[0035]图中,1、鼻肠管;11、覆膜层;12、开孔;13、输送接头;131、电源接头;14、封闭组件;
15、第一被监测元件;17、末端;2、颈带;21、第一外壳;22、第一磁敏感元件;23、第一魔术子贴;24、第一魔术母贴;3、第一腹带;31、第二外壳;32、第二磁敏感元件;33、第二魔术子贴;34、第二魔术母贴;4、第二腹带;41、第三外壳;42、第三磁敏感元件;43、第三魔术子贴;44、第三魔术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图1—4及图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基于无创实时磁定位的鼻肠管1装置,其包括:鼻肠管1,所述鼻肠管1具有前端与末端17,并由所述末端17置入使用者体内,其中,于所述鼻肠管1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被监测元件,所述被监测元件位于所述前端与所述末端17之间;
[0038]覆膜层11,所述覆膜层11将所述鼻肠管1部分或全部包裹,其中,所述被监测元件被所述覆膜层11包裹;
[0039]监测设备,所述监测设备设置为至少一个,并佩戴于使用者体外,其中,所述监测设备能够在所述鼻肠管1置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鼻肠管,用于置入人体内;所述鼻肠管具有前端与末端,所述前端为开口端,所述末端为封闭端,并由所述前端为起点设置通道,且所述通道不贯穿所述末端,其中,于所述前端与所述末端之间设置若干个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通道相通;覆膜层,用于将所述鼻肠管的外壁部分或全部的包裹,其中,所述覆膜层不会封堵所述开孔;被监测元件,设置于所述鼻肠管的外壁与所述覆膜层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被监测元件设置为至少一个,且所述被监测元件不与所述开孔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肠管的所述前端具有输送接头,所述输送接头与所述通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设置封闭组件活动的连接于所述输送接头的一端,所述封闭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的一端一体连接的密封塞,其中,所述输送接头具有连接段,连接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套接于连接段,密封塞用于将通孔进行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肠管具有胃管段与肠管段,其中,所述胃管段与所述肠管段上均设置有所述开孔,在所述鼻肠管置入人体后,所述胃管段位于人体胃部内,所述肠管段则置入十二指肠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磁性定位置入的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监测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被监测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二被监测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被监测元件固定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曦李卡刘雨薇洪瑞徐家壮王志国韩颜庭白梦涵卫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