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20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包括加热炉体、预热炉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风机、第一炉门、第二炉门,所述加热炉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炉体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一炉门,预热炉体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炉门,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和预热炉体相连,第一连接管连通加热炉体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内部空间,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控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将加热炉体和预热炉体相连通,使得加热炉体进行炉冷时可将热量有效的传递到预热炉体内部及放置在预热炉体内部的待时效处理的物件,预热炉体内部的待时效处理的物件可得到有效的预热,热量得到了有效的利用,降低了能耗。降低了能耗。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时效的
,特别是人工时效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时效处理可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自然时效是将工件放在室外等自然条件下.使工件内部应力自然释放从而使残余应力消除或减少。人工时效是人为的方法,一般是加热或是冰冷处理消除或减小淬火后工件内的微观应力、机械加工残余应力,防止变形及开裂。稳定组织以稳定零件形状及尺寸。其方法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长时间保温后随炉冷却,或在空气中冷却。现有的人工时效装置其在炉冷时热量是白白损耗掉的,并不能够加以利用,导致整个人工时效过程损耗的热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能够使炉冷阶段的热量可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能耗较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包括加热炉体、预热炉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风机、第一炉门、第二炉门,所述加热炉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炉体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一炉门,预热炉体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炉门,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和预热炉体相连,第一连接管连通加热炉体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内部空间,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和预热炉体相连,第二连接管连通加热炉体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内部空间,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一个风机,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电控阀。
[0005]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体和预热炉体的炉壁内部均设有保温层,第一炉门和第二炉门内部均设有保温层,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外部均包覆有保温层。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管由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第一管体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和风机的出风端相连,第二管体两端分别与预热炉体和风机的进风端相连,第二电控阀安装在第一管体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的下部和预热炉体的下部相连,第二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的上部和预热炉体的上部相连。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将加热炉体和预热炉体相连通,使得加热炉体进行炉冷时可将热量有效的传递到预热炉体内部及放置在预热炉体内部的待时效处理的物件,预热炉体内部的待时效处理的物件可得到有效的预热,热量得到了有效的利用,降低了能耗。
[0009]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的主视图。
[0011]图中:1

加热炉体、2

预热炉体、3

第一连接管、4

第二连接管、21

第一炉门、20

第二炉门、30

第一电控阀、40

第二电控阀、41

第一管体、42

第二管体、45

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阅图1,本技术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包括加热炉体1、预热炉体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风机45、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0,所述加热炉体1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炉体1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一炉门21,预热炉体2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炉门20,所述第一连接管3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相连,第一连接管3连通加热炉体1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2内部空间,第一连接管3上设有第一电控阀30,所述第二连接管4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相连,第二连接管4连通加热炉体1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2内部空间,第二连接管4上安装有一个风机45,第二连接管4上设有第二电控阀40。
[0013]所述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的炉壁内部均设有保温层,第一炉门21和第二炉门20内部均设有保温层,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的外部均包覆有保温层。
[0014]所述第二连接管4由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组成,第一管体41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和风机45的出风端相连,第二管体42两端分别与预热炉体2和风机45的进风端相连,第二电控阀40安装在第一管体41上。
[0015]所述第一连接管3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的下部和预热炉体2的下部相连,第二连接管4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的上部和预热炉体2的上部相连。
[0016]所述加热炉体1内部设有温度感应装置,加热炉体1和加热炉体2均由一个控制装置所控制,控制装置还控制第一电控阀30、第二电控阀40、风机45。
[0017]本技术工作过程:
[0018]本技术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在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内均放入待时效处理的物件,加热炉体1对加热炉体1内的物件进行时效处理,当升温和保温结束进入炉冷阶段时,打开第一电控阀30和第二电控阀40,使得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之间可以进行空气的流通,然后启动风机45,风机45的功率最好逐步增大,使得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之间进行空气的流通,加热炉体1内部的热量会随着空气的流通传递到预热炉体2内部的空气中,预热炉体2内的热空气对其内部的待时效处理的物件进行预热,同时待时效处理的物件对预热炉2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使得预热炉2内部的空气可与加热炉体1内部的空气持续进行热交换,使得加热炉体1进行炉冷时热量可被预热炉体2和预热炉体2内部的物件所吸收,降低了热量损耗。在温度感应装置的反馈及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整个过程要保证加热炉体1内部的温度下降速度不会过快。当炉冷结束后,将加热炉体1内的物件去除进行空冷,然后将预热炉体2内物件转移到加热炉体1内,再在预热炉体2内放入新的物件。由于放入加热炉体1内的物件已经得到了预热,加热炉体1对物件进行升温时用时更少,耗能更少,使得整个装置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
[0019]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能耗人工时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体(1)、预热炉体(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风机(45)、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0),所述加热炉体(1)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炉体(1)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一炉门(21),预热炉体(2)一侧安装有一个第二炉门(20),所述第一连接管(3)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相连,第一连接管(3)连通加热炉体(1)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2)内部空间,第一连接管(3)上设有第一电控阀(30),所述第二连接管(4)两端分别与加热炉体(1)和预热炉体(2)相连,第二连接管(4)连通加热炉体(1)内部空间和预热炉体(2)内部空间,第二连接管(4)上安装有一个风机(45),第二连接管(4)上设有第二电控阀(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新大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