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20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工艺,应用在控制机箱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用于对结构进行安装和衔接,设置的预热箱用于作为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前预热的工序,通过对工件进行预热可以去除零件内部的孔隙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这些气体或夹杂物会对加热后的金属材料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硬度、影响表面质量等,通过预热可以使其挥发或减少,使材料内应力达到更稳定的状态,还可以保护工件表面,设置的导轨配合螺杆,在驱动电机启动的时候螺杆在导轨的内侧转动,以带动滑块在导轨内侧移动,并且对顶夹持片以及与之连接的结构沿着导轨移动,设置的调整柱可以控制顶夹持片和底夹持片打开或是关闭。控制顶夹持片和底夹持片打开或是关闭。控制顶夹持片和底夹持片打开或是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机箱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基于配电控制机箱的生产标准以及所需工序,在对配电控制机箱进行表面热处理的时候会遇到多种情况,但不限于以下提到的一种,在进行配电机箱表面热处理的时候,需要将配电控制机箱的成型部分放置在加热炉中机箱热处理以增强其物理性能。
[0003]中国专利CN112899611B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方法,包括:渗碳炉空炉预热,在空炉预热的同时将空气与甲醇通入,空炉预热后将经过渗碳炉外预热的工件放入渗碳炉的加热室中,持续通入空气,待加热室温度降低后提高加热室的温度,加热室的温度提高后停止向加热室内通入空气,同时通入富化气,通入富化气一段时间后降低富化气的通入量,并通入氨气并保持一段时间后,依次进行淬火、清洗、回火和冷却,工装冷却后完成热处理,此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热处理过程中空炉阶段对渗碳炉的加热室进行气氛的置换,通过通入平衡空气将渗碳炉加热室炉内气氛中的碳势降低,减少炉内气氛中残留的活性炭含量,避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后侧栓接有预热箱(2),所述预热箱(2)的顶部栓接有导轨(3),所述导轨(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底部栓接有顶夹持片(6),所述顶夹持片(6)的底部栓接有调整柱(7),所述调整柱(7)的底部栓接有底夹持片(8),所述底板(1)的底部栓接有淋洗箱(9),所述淋洗箱(9)设置在底板(1)的外侧;调整柱(7)包括伸缩外筒(701),所述伸缩外筒(701)内壁的底部栓接有电动伸缩缸(702),所述伸缩外筒(701)内壁的底部栓接有复位弹簧(703),所述复位弹簧(703)的顶部与伸缩外筒(701)内壁的顶部栓接;所述导轨(3)的后侧栓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杆(4)栓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夹持片(6)的顶部和底夹持片(8)的底部均栓接有垫片(11),所述垫片(11)为橡胶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箱(2)的顶部和淋洗箱(9)内壁的顶部均栓接有辅助架(12),所述辅助架(12)靠近导轨(3)的一侧与导轨(3)栓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面热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箱(2)内壁的后侧栓接有副架(13),所述副架(13)的外侧和预热箱(2)的内壁均栓接有加热管(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控制机箱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波李明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