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辅助工装、转子组件及电机转子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9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40
本申请提供一种绕线辅助工装、转子组件及电机转子绕线方法,电机转子包括铁芯,铁芯由同轴的多个铁芯段堆叠形成,铁芯段包括内芯以及沿内芯周向均布的多个极身,极身远离内芯的一端固定有极靴;沿铁芯周向,多个极身和极靴分别成列设置;同列极靴中,相邻两个极靴之间沿铁芯周向错开设定角度β,且相邻两极靴沿铁芯轴向的投影部分重合。绕线辅助工装包括相固定的护板和紧固件,护板覆盖每列极靴背离极身的外侧面,护板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能够包覆每列极靴沿铁芯周向的两端,两个定位板的间距等于每列极靴的最大宽度。本申请利用绕线辅助工装对极靴沿铁芯周向的两端进行包覆,避免极靴尖端造成的绕线划伤和困难。避免极靴尖端造成的绕线划伤和困难。避免极靴尖端造成的绕线划伤和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辅助工装、转子组件及电机转子绕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辅助工装、转子组件及电机转子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驱动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转矩密度等特点。其中励磁驱动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处具有极身和极靴,极身处缠绕励磁绕组。在进行绕线过程中,由于极靴的存在,因而增加了绕线的难度,同时极靴容易划伤绕线。
[0003]另外,现有的励磁驱动电机的转子存在着齿槽转矩大,反电动势大、负载转矩波动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永磁电机中,永磁转子采用斜极方式,来加以解决。
[0004]而将转子斜极的技术应用到励磁电机领域时,极靴需要设置成分段斜极的结构,但此时同一列不同段的极靴沿轴向的投影只有部分重合,会造成嵌线机的绕线参考面不确定。另外,极靴和极身同时斜极的结构会造成相邻极身之间的绕线空间相对于铁芯的轴向倾斜,进一步增加了励磁绕组绕线的困难,绕线也更易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绕线辅助工装、转子组件及电机转子绕线方法,解决励磁转子电机绕线不便以及绕线易划伤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绕线辅助工装,用于辅助电机转子完成绕线,电机转子包括铁芯,铁芯由同轴的多个铁芯段堆叠形成,铁芯段包括内芯以及沿内芯周向均布的多个极身,极身远离内芯的一端固定有极靴;沿铁芯周向,多个极身和极靴均成列设置;绕线辅助工装包括相固定的护板和紧固件,护板用于覆盖每列极靴背离极身的外侧面,护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能够包覆每列极靴沿铁芯周向的两端,两个定位板的间距等于每列极靴的最大宽度,紧固件用于与铁芯可拆卸固定。
[0007]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护板为弧形板,弧形板覆盖于外侧面为弧面的极靴处,护板与定位板的外侧面之间平滑过渡。
[000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板的内表面上具有凸起,凸起远离护板的侧面为弧形定位面。
[000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板的内侧面具有平行铁芯轴向的凹槽,凹槽用于容纳极靴沿铁芯周向两端的极靴尖端。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包括上述的绕线辅助工装和电机转子,每列极靴处分别可拆卸的安装绕线辅助工装,同列极靴中,相邻两个极靴之间沿铁芯周向错开设定角度β,并且相邻两极靴沿铁芯轴向的投影部分重合。其中,每个铁芯段是由多叠硅钢片堆叠形成,在每个铁芯段内各个硅钢片的形状完全相同。
[0011]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每列极靴均呈V型分布。
[001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β=360/(a/2
×
b),a为铁芯段中极靴的数量,b为电机定子
中定子槽数量。以6极48槽电机为例,β=360
°
/[(6/2)*48]=2.5
°

[001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沿铁芯轴向,每列极身的投影相互重合。
[001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铁芯沿轴向的两端面处的每个极身或极靴处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可拆卸的固定绕线辅助工装。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每列极靴处安装一个绕线辅助工装,每列极靴中任一极靴沿铁芯周向的两端均处于两定位板之间;S2.利用紧固件将护板与铁芯固定;S3.利用嵌线机在每列极身处绕线;S4.绕线结束,拆除紧固件和护板。
[0016]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绕线辅助工装包括护板,护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板,护板覆盖极靴的外侧面,定位板包覆每列极靴沿铁芯周向的两端;即同一列不同铁芯段处极靴沿铁芯周向两端的极靴尖端不会超出两个定位板的包覆范围;在利用嵌线机进行绕线时,定位板能提供绕线参考平面并代替极靴尖端与线缆接触,以方便嵌线机绕线并避免线缆因极靴尖端错位而划伤。
[0017]本方案中,转子组件包括绕线辅助工装和电机转子,该电机转子中,沿铁芯轴向,每列极身的投影相互重合,而每列极靴沿铁芯周向错开以使得投影部分重合;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利用极靴处的斜极结构来解决励磁转子存在的齿槽转矩大,反电动势大、负载转矩波动大的问题;并且绕线辅助工装处的定位板能够包覆沿铁芯周向错位的每列极靴,避免极靴错位造成的绕线 参考面不确定以及绕线被划伤的问题。
[0018]本方案中,每列极身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转子轴向且不倾斜,避免缠绕在极身处的励磁绕组也为倾斜状态,减少绕线难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的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极靴所在对称线相对于极身对称线倾斜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辅助工装的轴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辅助工装另一视向的轴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护板和定位板的主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极靴的外侧面安装绕线辅助工装的轴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极靴的外侧面安装绕线辅助工装的主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铁芯段;101、第一铁芯段;102、第二铁芯段;103、第三铁芯段;104、第四铁芯段;105、第五铁芯段;11、极靴;111、极靴尖端;12、极身;13、内芯;14、绕线空间;15、安装孔;
2、护板组件;201、凸柱;2011、连接孔;202、护板;203、定位板;2031、弧形过渡面;204、凸起;2041、弧形定位面;3、紧固件;30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如图1

图5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方式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铁芯,铁芯由同轴的多个铁芯段1堆叠形成,铁芯段1包括内芯13以及沿内芯13周向均布的多个极身12,使用时,励磁绕组缠绕在极身12上,极身12远离内芯13的一端固定有极靴11。具体的,该电机转子为励磁转子,其内部没有永磁体且具有外凸的极身12和极靴11,以形成凸极转子结构。相邻极身12之间的空间形成绕线空间14;每列极身12作为一个整体,其外部缠绕励磁绕组,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现有的嵌线机实现极身12处的绕线工作。本实施例中,各铁芯段1是由多个硅钢片叠合形成,各铁芯段内的硅钢片形状相同,不同铁芯段的硅钢片之间形状存在差异,以使得铁芯具有较佳的导磁性,并能够减少电流的涡流损耗。在励磁结构的转子为斜极结构时,其能够解决电磁振动和齿槽转矩大等问题,但是需要考虑斜极状态下极身和极靴的位置和姿态。
[0023]为了在铁芯的极靴11处形成斜极效果,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辅助工装,用于辅助电机转子完成绕线,其特征在于,电机转子包括铁芯,铁芯由同轴的多个铁芯段堆叠形成,所述铁芯段包括内芯以及沿内芯周向均布的多个极身,所述极身远离内芯的一端固定有极靴;沿铁芯周向,所述多个极身和极靴均成列设置;所述绕线辅助工装包括相固定的护板和紧固件,所述护板用于覆盖每列极靴背离极身的外侧面,所述护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能够包覆每列极靴沿铁芯周向的两端,两个所述定位板的间距等于每列极靴的最大宽度,所述紧固件用于与铁芯可拆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能够覆盖于外侧面为弧面的极靴处,所述护板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面之间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内表面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远离所述护板的侧面为弧形定位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内侧面具有平行铁芯轴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极靴沿铁芯周向两端的极靴尖端。5.一种转子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绕线辅助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会杨丹张铃郑金泽郑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蔚蓝电驱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