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61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该泵体组件包括曲轴、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滚子、第二滚子和隔板,曲轴设置有中心油孔,第一偏心部沿径向设置有与中心油孔连通的第一侧油孔,第一滚子设置有对第一滚子与隔板的配合端面进行润滑的油路润滑结构,第一侧油孔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油路润滑结构;和/或,第二偏心部沿径向设置有与中心油孔连通的第二侧油孔,第二滚子设置有对第二滚子与隔板的配合端面进行润滑的油路润滑结构,第二侧油孔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油路润滑结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能够实现对滚子和隔板端面摩擦副间的主动供油,有效改善滚子端面摩擦副润滑效果,提高压缩机可靠性和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常规滚动转子式双缸压缩机泵体组件主要由曲轴、上消音器、上滚子、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滚子、上下法兰、下消音器等零部件组成,通过各泵体零件相互配合形成上下两个缸体,每个缸体分别由滑片分割成两个密闭的高压腔(排气腔)和低压腔(吸气腔),在曲轴旋转驱动下,滑片做往复运动,从而使高低压腔的容积周期变化,其中,上缸体内的气体由上法兰排气口流经上消音器排出至泵体外,下缸体内的气体由下法兰排气口流经下消音器,再通过下排气流通通道排至泵体上部,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周期性吸、排气过程。
[0003]常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曲轴上设置有中心油孔、径向侧油孔(长短轴根部及上下偏心部)和轴向油槽(上下偏心部)等油路结构,压缩机底部油池内的润滑油依次经由中心油孔、侧油孔、轴向油槽等泵入到泵体组件各摩擦副位置,以实现泵体摩擦副的润滑。
[0004]滚子与隔板、上下法兰端面之间的配合摩擦副主要由设置于曲轴上偏心部的侧油孔、轴向油槽及长短轴侧油孔提供润滑油路,依靠滚子

隔板、滚子

法兰的轴向间隙实现端面摩擦副间的润滑油供给及其润滑。这种方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滚子

隔板、滚子

法兰端面摩擦副的润滑需求,尤其是滚子

隔板摩擦副,仅由偏心部侧油孔和轴向油槽进行润滑油供给,供油能力更弱。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压缩机真空极限运转情形下,常常会出现隔板端面异常磨损的问题,当运行工况更恶劣时,会进一步引起法兰、滚子端面异常磨损,从而严重影响压缩机可靠性。另一方面,会导致滚子端面配合摩擦副间的摩擦较大,从而大大影响压缩机能效,不利于压缩机高效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实现对滚子和隔板端面摩擦副间的主动供油,有效改善转子压缩机滚子端面摩擦副润滑效果,提高压缩机可靠性和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曲轴、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滚子、第二滚子和隔板,曲轴包括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第一气缸套设在第一偏心部外,第一滚子与第一偏心部同轴配合,第二气缸套设在第二偏心部外,第二滚子与第二偏心部同轴配合,隔板位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位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曲轴设置有中心油孔,第一偏心部沿径向设置有与中心油孔连通的第一侧油孔,第一滚子设置有对第一滚子与隔板的配合端面进行润滑的油路润滑结构,第一侧油孔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油路润滑结构;和/或,第二偏心部沿径向设置有与中心油孔连通的第二侧油孔,第二滚子设置有对第二滚子与隔板的配合端面进行润滑的油路润滑结构,第二侧油孔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油路润滑结构。
[0007]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上的至少一个供油
凹槽,供油凹槽径向贯通第一滚子的内圆面,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第一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一侧油孔;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上的至少一个供油凹槽,供油凹槽径向贯通第二滚子的内圆面,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第二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二侧油孔。
[0008]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和至少一个供油通道,环槽设置在第一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一侧油孔连通,供油通道从环槽轴向延伸,并贯通第一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和至少一个供油通道,环槽设置在第二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二侧油孔连通,供油通道从环槽轴向延伸,并贯通第二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
[0009]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供油通道和供油凹槽,供油凹槽通过供油通道与环槽连通,环槽设置在第一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一侧油孔连通,供油通道从环槽轴向延伸至供油凹槽,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一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一滚子的内圆面,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第一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一侧油孔;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供油通道和供油凹槽,供油凹槽通过供油通道与环槽连通,环槽设置在第二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二侧油孔连通,供油通道从环槽轴向延伸至供油凹槽,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二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二滚子的内圆面,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第二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二侧油孔。
[0010]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上的供油凹槽,供油凹槽径向贯通第一滚子的内圆面,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第一轴向油槽连通第一滚子两端的供油凹槽和第一侧油孔;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滚子的两个端面上的供油凹槽,供油凹槽径向贯通第二滚子的内圆面,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第二轴向油槽连通第二滚子两端的供油凹槽和第二侧油孔。
[0011]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供油凹槽和供油通道,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一滚子朝向第一法兰的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一滚子的内圆面,供油通道沿轴向贯通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并与供油凹槽连通,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第一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一侧油孔;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供油凹槽和供油通道,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二滚子朝向隔板的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二滚子的内圆面,供油通道沿轴向贯通第二滚子的两个端面,并与供油凹槽连通,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第二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二侧油孔。
[0012]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供油凹槽和供油通道,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一滚子的内圆面,供油通道沿轴向贯通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并与供油凹槽连通,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第一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一侧油孔;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供油凹槽和供油通道,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二滚子的两个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二滚子的内圆面,供油通道沿轴向贯通第二滚子的两个端面,并与供油凹槽连通,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第二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二侧油孔。
[0013]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和至少一个供油通道,环槽设置在第一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一侧油孔连通,供油通道与环槽连通,并沿轴向贯通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和至少一个供油通道,环槽设置在第二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二侧油孔连通,供油通道与环槽连通,并贯通第二滚子的两个端面。
[0014]进一步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供油凹槽和供油通道,环槽设置在第一滚子的内圆面,并与第一侧油孔连通,供油凹槽设置在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第一滚子的内圆面,供油通道沿轴向贯通第一滚子的两个端面,并与供油凹槽和环槽连通,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第一轴向油槽连通供油凹槽和第一侧油孔;和/或,油路润滑结构包括供油凹槽和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1)、第一法兰(21)、第二法兰(22)、第一气缸(51)、第二气缸(52)、第一滚子(41)、第二滚子(42)和隔板(6),所述曲轴(1)包括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一气缸(51)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部外,所述第一滚子(41)与所述第一偏心部同轴配合,所述第二气缸(52)套设在所述第二偏心部外,所述第二滚子(42)与所述第二偏心部同轴配合,所述隔板(6)位于所述第一气缸(51)和所述第二气缸(52)之间,所述第一气缸(51)和所述第二气缸(52)位于所述第一法兰(21)和所述第二法兰(22)之间,所述曲轴(1)设置有中心油孔(10),所述第一偏心部沿径向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油孔(10)连通的第一侧油孔(11),所述第一滚子(41)设置有对所述第一滚子(41)与所述隔板(6)的配合端面进行润滑的油路润滑结构,所述第一侧油孔(11)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偏心部沿径向设置有与所述中心油孔(10)连通的第二侧油孔(13),所述第二滚子(42)设置有对所述第二滚子(42)与所述隔板(6)的配合端面进行润滑的油路润滑结构,所述第二侧油孔(13)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所述油路润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41)朝向所述隔板(6)的端面上的至少一个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径向贯通所述第一滚子(41)的内圆面,所述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12),所述第一轴向油槽(12)连通所述供油凹槽(401)和所述第一侧油孔(11);和/或,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42)朝向所述隔板(6)的端面上的至少一个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径向贯通所述第二滚子(42)的内圆面,所述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14),所述第二轴向油槽(14)连通所述供油凹槽(401)和所述第二侧油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402)和至少一个供油通道(403),所述环槽(402)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41)的内圆面,并与所述第一侧油孔(11)连通,所述供油通道(403)从所述环槽(402)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第一滚子(41)朝向所述隔板(6)的端面;和/或,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402)和至少一个供油通道(403),所述环槽(4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42)的内圆面,并与所述第二侧油孔(13)连通,所述供油通道(403)从所述环槽(402)轴向延伸,并贯通所述第二滚子(42)朝向所述隔板(6)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402)、供油通道(403)和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通过所述供油通道(403)与所述环槽(402)连通,所述环槽(402)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41)的内圆面,并与所述第一侧油孔(11)连通,所述供油通道(403)从所述环槽(402)轴向延伸至所述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41)朝向所述隔板(6)的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所述第一滚子(41)的内圆面,所述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12),所述第一轴向油槽(12)连通所述供油凹槽(401)和所述第一侧油孔(11);和/或,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环槽(402)、供油通道(403)和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通过所述供油通道(403)与所述环槽(402)连通,所述环槽(4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42)的内圆面,并与所述第二侧油孔(13)连通,所述供油通道(403)从所述环槽(402)轴向延伸至所述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42)朝向所述隔板(6)的端面上,并沿径向贯通所述第二滚子(42)的内圆面,所述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向油槽(14),所述第二轴向油
槽(14)连通所述供油凹槽(401)和所述第二侧油孔(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滚子(41)的两个端面上的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径向贯通所述第一滚子(41)的内圆面,所述第一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轴向油槽(12),所述第一轴向油槽(12)连通所述第一滚子(41)两端的所述供油凹槽(401)和所述第一侧油孔(11);和/或,所述油路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滚子(42)的两个端面上的供油凹槽(401),所述供油凹槽(401)径向贯通所述第二滚子(42)的内圆面,所述第二偏心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爱杨欧翔胡远培刘丹峰丁少鹏徐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