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的底架及轨道车辆的端部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底架及轨道车辆的端部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轨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需求日益突出,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关注的技术话题。
[0003]车体为轨道车辆的主承载结构,也是质量占比最大部件之一,提高其轻量化性能更显得迫切。车体包括底架,底架包括端部架,端部架是车钩压缩、垂载、转向架冲击等载荷的核心传力部件,一般而言,为了保证端部架的结构刚度,需要采用增大结构断面、增加型材壁厚等方法实现,但这显然不利于结构轻量化。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利于实现端部架的轻量化设计,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底架及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中,该端部架的载荷传递路径得到改善,可具备较高的结构刚度,能够适当地降低梁体的断面尺寸以及壁厚等,以兼顾轻量化。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钩座(1);牵引梁组(2),安装于所述车钩座(1),包括第一牵引梁(21)、第二牵引梁(22)和两个第三牵引梁(23),所述第一牵引梁(21)和所述第二牵引梁(22)分别位于所述车钩座(1)的纵向两侧,两所述第三牵引梁(23)分别位于所述车钩座(1)的横向两侧;缓冲梁(3),所述第一牵引梁(21)在纵向上远离所述车钩座(1)的一端和所述缓冲梁(3)相连;两个边梁(4),两所述边梁(4)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缓冲梁(3)的横向两端分别和两所述边梁(4)相连,所述第三牵引梁(23)在横向上远离所述车钩座(1)的一端和对应所述边梁(4)相连;枕梁(5),所述枕梁(5)的横向两端分别和两所述边梁(4)相连,所述第二牵引梁(22)在纵向上远离所述车钩座(1)的一端和所述枕梁(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座(1)包括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12)以及在纵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所述第一板体(13)和所述第二板体(14)均与所述第一顶板(11)相连,所述第一板体(13)和所述第二板体(14)均与所述第一底板(12)相连,所述第一板体(13)和所述第二板体(14)均设置有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座(1)还包括加强结构(15),所述加强结构(15)连接所述第一板体(13)和所述第二板体(14),且所述加强结构(15)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1)和所述第一底板(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15)具有三角形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15)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和所述牵引梁组(2)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轨道车辆的端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梁(5)包括多个分梁(5a),各所述分梁(5a)在横向上依次排布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雷,于洋洋,孙现广,蔡军爽,户迎灿,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