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37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滑块结构,涉及模内转印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滑块,其设有凸起的导轨;第二滑块,其设有导槽,该第二滑块通过该导槽嵌合在所述第一滑块之导轨上,该第二滑块运动可拖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拨杆,其用于拨动第二滑块运动;滑块束块,其起到抵挡第二滑块回位和束紧第二滑块的作用;束紧块,其与第二滑块一起帮助第一滑块抵住射压,增加第一滑块在射压下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滑块结构,应用于模内转印模具中,不会与薄膜干涉,解决了由于产品的外观或功能要求,导致的模具结构不能满足产品注塑成型要求的问题。能满足产品注塑成型要求的问题。能满足产品注塑成型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内转印及模具
,尤其是一种滑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今注塑工艺讲求简单、低污染的时代下,IMR模内转印,为产业带来了绝佳的解决方案,许多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键盘,都大量采用此种工艺,此工艺事先将图案、颜色印刷在薄膜(Film)上,藉由送膜机将薄膜(Film)送入膜具中进行贴合、注塑,注塑完成后油墨与薄膜(Film)分离,得到有油墨停留在表面的成品,然而,现有的模内转印模具,在薄膜进出方向设有滑块时,通常仅在该滑块两端设置滑块束块抵挡射压,当加工尺寸比较大的产品时,由于滑块中部没有滑块束块束紧滑块,往往会造成产品产生段差及毛边,更严重的还会出现滑块抵不住射压发生变形,此类由于产品的外观或功能要求,导致的模具结构不能满足产品注塑成型要求的问题,提高了维修成本,降低了良品率。
[0003]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滑块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块结构,运用该滑块结构,即使是模内转印模具中薄膜进出方向的滑块,也不会与薄膜干涉,该滑块结构设有第二滑块和束紧块,由第二滑块拖动第一滑块运动,该第二滑块和束紧块可在合模注塑时更好的抵住和束紧第一滑块,增加第一滑块在射压下的稳定性,从而减少产品的段差及毛边,提高良品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滑块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成型产品,该模具包括母模板和公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结构包含:
[0007]第一滑块,其设于公模板中,其分为两侧和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倾斜面,该两倾斜面分别使两侧外缘向内缩合,使该第一滑块靠近中部截面积较大,两侧外缘截面积较小,该两倾斜面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台阶,该等台阶上设有凸起的导轨,该等导轨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面一致,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外缘还设有向外延伸的侧翼,该第一滑块通过滑块压块抵挡该等侧翼与公模板活动连接,该第一滑块可相对公模板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滑块的中部设有一延伸端,该延伸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另一端为成型产品部;
[0008]第二滑块,其设于公模板中,其分为头部、中部、尾部,该头部设有斜面A,该斜面A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倾斜面贴合,该斜面A的相对侧设有斜面B,该斜面A和斜面B使该第二滑块头部向内缩合,所述第二滑块之中部设有斜向通孔,所述第二滑块之尾部设有一斜面C,所述第二滑块之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侧翼,该第二滑块通过滑块压块抵挡该等侧翼与公模板活动连接,该第二滑块可相对公模板做往复运动,且往复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往复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二滑块设有两个,分别以所述第一滑块之延伸端为中心对称分部,使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至中部,均被所述第二滑块抵挡住;
[0009]所述第二滑块底面为靠近公模板,于该底面与所述斜面A相交处设有一导槽,该等
第二滑块通过该等导槽分别嵌合在所述第一滑块之导轨上,开合模过程中,该等第二滑块运动拖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
[0010]拨杆,其一端固定于母模板上,另一端倾斜贯穿第二滑块斜向通孔,用于拨动第二滑块运动;
[0011]滑块束块,其一端固定于母模板上,另一端设有斜面,该斜面使滑块束块向内缩合,开合模过程中,该斜面沿所述第二滑块之斜面C滑动,所述滑块束块起到抵挡第二滑块回位和束紧第二滑块的作用;
[0012]束紧块,其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之斜面B侧边,该束紧块固定在公模板上,该束紧块设有一斜面,模具合模状态下,该斜面抵挡所述第二滑块之斜面B。
[0013]优选地,所述滑块压块,其一端固定在公模板上,另一端抵挡所述侧翼,开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相对公模板往复运动,该滑块压块可起到导向和抵挡所述侧翼的作用。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块之斜面C上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设有一耐磨板,该耐磨板起到替代所述第二滑块之斜面C与所述滑块束块之间相互摩擦的作用,防止第二滑块受磨损,且所述滑块束块沿该耐磨板滑动更顺畅。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块之尾部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套设于一螺丝上,该螺丝贯穿该弹性元件,且贯穿一安装块后,锁附在第二滑块上,该安装块固定在公模板上,使该弹性元件被压缩设于该螺丝头与该安装块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滑块,由第二滑块拖动第一滑块运动,注塑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至中部,均被所述第二滑块抵挡住,且所述第二滑块之斜面B处设有一束紧块,该束紧块固定在公模板上,所述束紧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一起帮助所述第一滑块抵住射压,增加第一滑块在射压下的稳定性,从而减少产品的段差及毛边,提高良品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滑块结构,应用于模内转印模具中,不会与薄膜干涉,解决了由于产品的外观或功能要求,导致的模具结构不能满足产品注塑成型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在模具母模板与公模板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在模内转印模具中的位置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第一滑块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第二滑块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第二滑块另一方向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开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块结构30,应用于模具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为模内转
印模具,该模内转印模具包括母模板10和公模板20,注塑过程中,薄膜11穿过母模板10和公模板20之间,所述滑块结构30为该薄膜11进出方向上的滑块,所述一种滑块结构30包括:
[0027]第一滑块100,其设于公模板20中,其整体为“T”字形状,其分为两侧110和中部120,两侧110分别设有倾斜面111,该两倾斜面111分别使两侧110外缘向内缩合,使该第一滑块100靠近中部120截面积较大,两侧110外缘截面积较小,该两倾斜面111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台阶112,该等台阶112上设有凸起的导轨113,该等导轨113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面111一致,所述第一滑块100的两侧110外缘还设有向外延伸的侧翼610,该第一滑块100通过滑块压块600抵挡该等侧翼610与公模板20活动连接,该第一滑块100可相对公模板20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滑块100的中部120设有一延伸端121,该延伸端121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00的一端,另一端为成型产品部122;
[0028]第二滑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母模板和公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结构包括:第一滑块,其设于公模板中,其分为两侧和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倾斜面,该两倾斜面分别使两侧外缘向内缩合,使该第一滑块靠近中部截面积较大,两侧外缘截面积较小,该两倾斜面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台阶,该等台阶上设有凸起的导轨,该等导轨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面一致,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外缘还设有向外延伸的侧翼,该第一滑块通过滑块压块抵挡该等侧翼与公模板活动连接,该第一滑块可相对公模板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滑块的中部设有一延伸端,该延伸端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另一端为成型产品部;第二滑块,其设于公模板中,其分为头部、中部、尾部,该头部设有斜面A,该斜面A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倾斜面贴合,该斜面A的相对侧设有斜面B,该斜面A和斜面B使该第二滑块头部向内缩合,所述第二滑块之中部设有斜向通孔,所述第二滑块之尾部设有一斜面C,所述第二滑块之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侧翼,该第二滑块通过滑块压块抵挡该等侧翼与公模板活动连接,该第二滑块可相对公模板做往复运动,且往复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往复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二滑块设有两个,分别以所述第一滑块之延伸端为中心对称分部;所述第二滑块底面为靠近公模板,于该底面与所述斜面A相交处设有一导槽,该等第二滑块通过该等导槽分别嵌合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