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35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是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在池塘内搭建鱼苗繁殖培育网箱,将雌雄鱼苗分网箱养殖,进入繁殖期后,将雌雄沙塘鳢放入同一网箱养殖,并在池边布设棕片或者蚌壳。在沙塘鳢产卵阶段,对池塘的水温、PH值、溶氧量进行监测,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沙塘鳢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养殖过程中,沙塘鳢个体间的生长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个体偏大的沙塘鳢会捕食同类。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1846480A)及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此专利将亲鱼进行产前强化培育,使其性腺发育相对整齐,采取温度调控、流水刺激等方法,促进亲鱼群体同步产卵和受精,有效地提高了亲鱼群体同步产卵率和受精率。采用全人工控制水质和温度进行受精卵孵化、人工守护、剔除死卵等措施,结合药物消毒,有效防止受精卵霉烂死亡,显著提高了孵化率,整套技术在室内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操作方便可靠,能确保苗种的稳定生产,较好地解决了沙塘鳢苗种的规模化生产难题,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沙塘鳢卵的受精,孵化率85%,鱼苗成活率达80%,由于沙塘鳢的人工繁育和孵化都是为了养殖业服务,而上述方式针对池塘养殖难以普及推广,同时由于沙塘鳢的食性偏向动物食性,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同时雄沙塘鳢会吃卵,这些都是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造成沙塘鳢养殖产量无法上升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将沙塘鳢的不同生长阶段作分离养殖,避免沙塘鳢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同类相残现象而导致数量难以扩增的问题,同时在池边针对雄鱼体型特点搭建不同密度的鱼巢,避免雄鱼轻易接触到鱼巢内,避免雄鱼吃掉鱼卵,进而影响沙塘鳢的产量;此外,通过将雌雄沙塘鳢分网箱养殖,降低雄沙塘鳢的养殖密度,避免雄沙塘鳢同类相食的情况,并在进入繁殖期时,将雌雄沙塘鳢按照比例放入繁殖箱中,提高了亲鱼效率,也便于集中对繁殖期的雌沙塘鳢进行催产,显著提高培育效率,尽可能减少了优质鱼苗的死亡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其步骤如下:S1:选择水深1

1.5米,面积大于3亩的池塘,进行清理后,在池塘中搭建鱼苗繁殖培育网箱;S2:选择优质的鱼苗,并按照雌雄比例2:1,将雌雄鱼苗分网箱养殖;S3:在网箱中设置增氧设备,养殖过程中驯化投喂饲料,饲料需包含动物饲料;S4:进入繁殖期后,将雌雄沙塘鳢按照比例送入同一网箱,同时饲料中应添加动物内脏;S5:网箱中的沙塘鳢进入繁殖阶段时,池边布设若干棕片或者蚌壳,并启动水泵使池塘内水流呈微流状态,将该网箱中的沙塘鳢放入池塘中;
S6:在沙塘鳢的产卵阶段,对池塘的水温、PH值、溶氧量进行监测;S7:等待18

24天,池塘出现沙塘鳢幼苗后,开始驯化投喂饲料,同时结合投喂浮游生物,在15天后,饲料中添加动物内脏进行混合投喂。
[0006]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上述的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在养殖沙塘鳢前,池塘底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再根据池塘面积使用每亩生石灰60

100公斤、漂白粉13.5公斤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清塘后10

15天,放入鱼苗,鱼苗入池时水温相差不宜超过2℃;网箱的水下深度约0.5

0.7m,鱼苗下塘后,间隔3

5天注入新水;将新鲜的动物内脏通过绞肉机混合面粉制成糊状混合饲料进行投喂;在产卵阶段,池塘边搭建产卵巢,布设若干棕片或者蚌壳,使池塘边有凸出阶梯状结构。
[0007]一种应用于上述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的孵化装置,包括雄沙塘鳢箱、雌沙塘鳢箱和繁殖箱,其中雄沙塘鳢箱包含有框架、浮力桶、网架和横板,所述框架顶面四边分别安装有横板,所述框架底部安装有网架,所述浮力桶悬浮于池塘的水面上,所述浮力桶安装于框架底部,所述雄沙塘鳢箱和雌沙塘鳢箱分别设置通道连通繁殖箱,繁殖箱前端开设有出鱼袋。
[0008]雄沙塘鳢箱的结构、雌沙塘鳢箱和繁殖箱的结构相同。
[0009]雄沙塘鳢箱,雌沙塘鳢箱和繁殖箱之间的通道在非繁殖期使用绳体捆扎封闭。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通过将沙塘鳢的不同生长阶段作分离养殖,避免沙塘鳢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同类相残现象而导致数量难以扩增的问题,同时在池边针对雄鱼体型特点搭建不同密度的鱼巢,避免雄鱼轻易接触到鱼巢内,避免雄鱼吃掉鱼卵,进而影响沙塘鳢的产量。
[0011]2)本专利技术的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通通过将雌雄沙塘鳢分网箱养殖,降低雄沙塘鳢的养殖密度,避免雄沙塘鳢同类相食的情况,并在进入繁殖期时,将雌雄沙塘鳢按照比例放入繁殖箱中,提高了亲鱼效率,也便于集中对繁殖期的雌沙塘鳢进行催产,显著提高培育效率,尽可能减少了优质鱼苗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孵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孵化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为:1、雄沙塘鳢箱;2、横板;3、出鱼袋;4、网架;5、浮力桶;6、框架;7、繁殖箱;8、雌沙塘鳢箱;9、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为例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5]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其步骤如下:S1:选择水深1

1.5米,池塘面积大于3亩的池塘,池塘面积越大越好。池塘进行清理后,池塘PH值控制为6.5

8.0,并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以水葫芦和水花生为主。水葫芦过多时,可以手动清理,缺点是气温过低,不能越冬,而水花生可以越冬,但不好清理,可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在池塘中搭建鱼苗繁殖培育网箱,并控制鱼苗数量,单一网箱内雌沙塘鳢放置2000尾,雄沙塘鳢放置1000尾;S2:选择优质的鱼苗,并根据雌雄鱼苗分网箱养殖,雌雄沙塘鳢形体相似,从外形很难鉴别,在生殖季节较易分辨,雄鱼个体比雌鱼稍大,腹部狭小,而雌鱼腹部膨大、柔软,雌鱼臀鳍上没有或很少有银灰色的斑点,雄鱼臀鳍上及泄殖孔周围都分布着密集的小斑点,雌雄沙塘鳢的比例参照2:1,同期可在池塘内投入抱卵青虾5

10公斤/亩左右,让其在池中自然繁殖;S3:网箱中需设置增氧设备,由于网箱内空间有限,鱼苗较多,需要对网箱进行增氧,避免鱼苗出现缺氧的情况,在网箱养殖过程中驯化投喂饲料,饲料需包含动物饲料,由于沙塘鱼食性偏向动物食性,如果一开始增加动物饲料,会导致沙塘鳢不吃饲料而导致生长缓慢,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S4:鱼苗进入繁殖期后,繁殖期一般选择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或者年后1、2个月,将雌雄沙塘鳢按照比例送入同一网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其步骤如下:S1:选择水深1

1.5米,面积大于3亩的池塘,进行清理后,在池塘中搭建鱼苗繁殖培育网箱;S2:选择优质的鱼苗,并按照雌雄比例2:1,将雌雄鱼苗分网箱养殖;S3:在网箱中设置增氧设备,养殖过程中驯化投喂饲料,饲料需包含动物饲料;S4:进入繁殖期后,将雌雄沙塘鳢按照比例送入同一网箱,同时饲料中应添加动物内脏;S5:网箱中的沙塘鳢进入繁殖阶段时,池边布设若干棕片或者蚌壳,并启动水泵使池塘内水流呈微流状态,将该网箱中的沙塘鳢放入池塘中;S6:在沙塘鳢的产卵阶段,对池塘的水温、PH值、溶氧量进行监测;S7:等待18

24天,池塘出现沙塘鳢幼苗后,开始驯化投喂饲料,同时结合投喂浮游生物,在15天后,饲料中添加动物内脏进行混合投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在养殖沙塘鳢前,池塘底部石砌塘基,塘底铺沙,再根据池塘面积使用每亩生石灰60

100公斤、漂白粉13.5公斤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清塘后10

15天,放入鱼苗,鱼苗入池时水温相差不宜超过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王曼李波任艳刘怡然谢德兵李礼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