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31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生态修复;(2)池塘消杀;(3)投放鱼苗;(4)投放虾苗,投放饵料喂养,捕捞成品虾;(5)捕捞成品鱼;该养殖方法,日本沼虾的产量可达到150~300kg/亩,全年不间断出虾,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和出虾时长。团头鲂产量可达50~100kg/亩,规格0.8~1.5kg,鳙鱼产量可达100~200kg/亩,规格1.5~3.5kg,鳜鱼产量可达5~10kg/亩,规格0.5~2.0kg,极大地提高养殖效益;出产的日本沼虾、团头鲂、鳙鱼、鳜鱼肉质甘甜鲜美,无有毒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可建设水产高端品牌。可建设水产高端品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青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目前的养殖模式主要为青虾主养和青虾河蟹混养,养殖区域集中在江浙一带,其中江苏省主养面积近30万亩,混养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近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同时江浙地区也是主要的消费区域。由于日本沼虾的耐受性较差,对水质要求较高,溶氧要求在5mg/L以上,导致青虾的养殖推广受到极大限制,价格长期处于高位。
[0003]目前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等淡水虾蟹类养殖普遍使用轮叶黑藻和伊乐藻,这两种水草均属于冠层型水草,生长迅速,生物量较大,很容易覆盖水面,而且伊乐藻不耐高温,高温季节大量死亡,造成底部缺氧,导致水质急剧恶化,需要进行收割控制,而轮叶黑藻也在秋冬季节凋亡,导致冬季池塘中水草生物量较少,日本沼虾的躲避空间急剧减少,因此养殖户普遍在11月底进行清塘,导致冬春消费高峰期,日本沼虾供货量较少,价格较高。
[0004]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是近二十几年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前沿技术,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3年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之一,其中海水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模式相对成熟,应用较多,但在淡水生态养殖中应用较少。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02310185925.7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骤:S1:池塘生态修复;S2:池塘消杀;S3:投放鱼苗;S4:投放虾苗,投放饵料喂养,并捕捞规格以上成品虾;S5:捕捞成品鱼;由于日本沼虾耐受性较差,对水质要求较高,溶氧要求在5mg/L以上,因此该养殖方法不适用于日本沼虾。
[0006]中国专利文献CN107593546A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养殖池内投入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复合消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以及乳酸菌组成的复合菌种,所述复合菌种的投放量为0.5
×
109‑5×
109cfu/m3;2)待复合菌种激活形成生物絮团后,向养殖池内投放虾苗,其投放密度为4
×
105‑5×
105尾/m3;3)待虾苗生长PL18周期后添加助剂;4)待虾苗生长成为成虾后,根据养殖池内生物指标添加助剂,并投入步骤1)中所述复合菌种中的一种或几种;5)在虾苗和成虾生长的周期内,根据虾的平均体重添加饲料;该养殖方法的微生物处理效果欠佳,不适合日本沼虾的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可有效保证池塘水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日本沼虾病害较少,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出产的日本沼虾、团头鲂、鳙鱼、鳜鱼肉质甘甜鲜美,无有毒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可建设水产高端品牌。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池塘生态修复:清除塘泥,平整池塘,在池塘中种植密刺苦草;
[0011](2)池塘消杀:放水进入池塘,并进行消杀;
[0012](3)投放鱼苗:在池塘水草覆盖度达到80%以上,水草生物量达到2.0kg/m2以上,透明度达到1.0m以上时投放团头鲂、鳙鱼、鳜鱼鱼苗;
[0013](4)投放虾苗,投放饵料喂养,捕捞成品虾:分三批此投放日本沼虾虾苗,投放饵料进行喂养,期间对成体商品虾进行捕捞;投放饵料期间,每7天投撒一次碳源1~2kg/亩、生化黄腐酸钾1~2kg/亩和微生物调节剂0.1~0.2kg/亩;
[0014](5)捕捞成品鱼。
[0015]优选的,所述池塘设置为平底池塘,深度为1.0~1.5m,水体透明度达到1.0m以上,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水标准;
[0016]优选的,步骤(1)具体为:清除池塘中大部分淤泥,对池塘底部进行平整,对底质较硬的区域进行翻耕,保证池塘底部有10~20cm的松软泥层;将池塘水位补充到5~10cm,按50~100株/m2均匀扦插密刺苦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80%~100%;
[0017]优选的,步骤(2)具体为:初期进水至水深为0.5~1.0m,使用茶籽饼、鱼藤酮杀灭野杂鱼进行第一次消杀;投撒50kg/亩碳酸钙和50kg/亩白云石粉;水草生长一个月后,补水至水深为1.0~1.5m,使用茶籽饼、鱼藤酮杀灭野杂鱼进行第二次消杀;进水时使用80目滤网进行过滤防止野杂鱼和鱼卵进入池塘;
[0018]优选的,步骤(3)具体为:在当年6~11月之间投放团头鲂鱼苗,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规格为10~50g/尾,鳙鱼50~100尾/亩,规格为5~100g/尾,鳜鱼5~10尾/亩,规格10~100g/尾;
[0019]优选的,步骤(4)具体为:第二年1~2月,先投撒CaCl2,调节水体硬度,使水体硬度达到100mg/L CaCO3以上,然后投放第一批日本沼虾大规模虾苗,虾苗放养密度20000~30000尾/亩,规格为0.25~0.5g/尾,即为1000~2000尾/斤,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2~5%;第二年3月下旬后,利用2.0网目的地笼开始持续捕捞日本沼虾商品虾上市,捕大留小,持续到第二年5月下旬;第二年5月下旬~6月上旬投放第二批日本沼虾抱卵虾,抱卵虾放养密度为1~2kg/亩,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5%~6%;第二年7月上中旬根据池塘日本沼虾虾苗孵化情况,补投第三批日本沼虾虾苗,虾苗放养密度为20000~80000尾/亩,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5%~6%;第二年9月中下旬后,利用2.0网目的地笼开始持续捕捞日本沼虾商品虾上市,捕大留小;所述配合饲料为虾蟹膨化饲料,蛋白含量33~36%,鱼粉含量20%,总磷含量不超过1.0%,钙含量不超过1.0%;
[0020]优选的,步骤(5)具体为:第二年10~12月,起捕出售团头鲂、鳙鱼、鳜鱼。
[0021]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a、将膨润土煅烧,冷却后加入到γ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得到膨润土悬浮液;
[0023]b、将氨基酸水溶液滴加入膨润土悬浮液中,搅拌反应,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氨基酸改性膨润土;
[0024]c、将氨基酸改性膨润土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二乙醇胺,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搅拌反应,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改性载体;
[0025]d、将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聚磷菌分别配制成菌悬液,混合均匀,得到复合菌液;然后将改性载体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本沼虾主养的清水多营养层级综合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生态修复:清除塘泥,平整池塘,在池塘中种植密刺苦草;(2)池塘消杀:放水进入池塘,并进行消杀;(3)投放鱼苗:在池塘水草覆盖度达到80%以上,水草生物量达到2.0kg/m2以上,透明度达到1.0m以上时投放团头鲂、鳙鱼、鳜鱼鱼苗;(4)投放虾苗,投放饵料喂养,捕捞成品虾:分三批次投放日本沼虾虾苗,投放饵料进行喂养,期间对成体商品虾进行捕捞;投放饵料期间,每7天投撒一次碳源1~2kg/亩、生化黄腐酸钾1~2kg/亩和微生物调节剂0.1~0.2kg/亩;(5)捕捞成品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清除池塘中大部分淤泥,对池塘底部进行平整,对底质较硬的区域进行翻耕,保证池塘底部有10~20cm的松软泥层;将池塘水位补充到5~10cm,按50~100株/m2均匀扦插密刺苦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80%~100%;步骤(2)具体为:初期进水至水深为0.5~1.0m,使用茶籽饼、鱼藤酮杀灭野杂鱼进行第一次消杀;投撒50kg/亩碳酸钙和50kg/亩白云石粉;水草生长一个月后,补水至水深为1.0~1.5m,使用茶籽饼、鱼藤酮杀灭野杂鱼进行第二次消杀;进水时使用80目滤网进行过滤防止野杂鱼和鱼卵进入池塘;步骤(3)具体为:在当年6~11月之间投放团头鲂鱼苗,放养密度为50~100尾/亩,规格为10~50g/尾,鳙鱼50~100尾/亩,规格为5~100g/尾,鳜鱼5~10尾/亩,规格10~100g/尾;步骤(4)具体为:第二年1~2月,先投撒CaCl2,调节水体硬度,使水体硬度达到100mg/L CaCO3以上,然后投放第一批日本沼虾大规模虾苗,虾苗放养密度20000~30000尾/亩,规格为0.25~0.5g/尾,即为1000~2000尾/斤,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2~5%;第二年3月下旬后,利用2.0网目的地笼开始持续捕捞日本沼虾商品虾上市,捕大留小,持续到第二年5月下旬;第二年5月下旬~6月上旬投放第二批日本沼虾抱卵虾,抱卵虾放养密度为1~2kg/亩,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5%~6%;第二年7月上中旬根据池塘日本沼虾虾苗孵化情况,补投第三批日本沼虾虾苗,虾苗放养密度为20000~80000尾/亩,以配合饲料为饵料,日投量为虾苗存塘重量的5%~6%;第二年9月中下旬后,利用2.0网目的地笼开始持续捕捞日本沼虾商品虾上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梅甄伟杨睿于谨磊黄浩张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淞禄农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